漫话新时代师德建设问题

2019-10-24 05:41班华
中小学德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心育教育者师德

班华

当前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具有极其重要意義!作为一名教师,我能参与论坛,感到十分荣欣!

习近平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提出“要在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我理解这是习近平新时代对我们德育建设的总要求。这是我们当下办好师德论坛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作为一个普通教育人,我谈谈自己的认识与理解。

提高生命自觉,做自觉教育者

新时代需要自觉教育者!为此,需要提高生命自觉。生命自觉即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自觉教育者理解人的生命是精神的与生理的统一体,主要是精神生命;理解教育—社会—人的关系;理解教育本质,教育发生发展的规律,理解教育对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价值、意义,也即懂得教育原理和教育实施方式。自觉教育者也是自觉学习者,深知学习对社会、对个人成长发展的意义,从而时时、处处、事事都学习。

自觉教育者具有道德自觉,具有宝贵的教师道德,包括教育爱、教育使命感、教育责任感、教育能力。新时代需要这样的教育者!大湾区的教育建设需要这样的教育者!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这样的教育者!

师德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自觉教育者的道德自觉,非常清晰地理解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具有与其他行业职业道德不同的特殊性质和特点,能充分理解和运用师德这一最宝贵的教育资源。不论何种行业,其职业道德是很好地完成本行业使命的前提。医生必须掌握医学原理,但仅懂得医学原理还不够,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即医德,这是很好完成医疗任务的前提。机械工人,必须懂得机械原理和操作的方法、技能,但仅此还不够,要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还必须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这是前提条件。同样的道理,教师要完成教育使命,必须掌握教育原理、方法,同时必须具有自己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这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前提。

但是,师德与其他各个行业的职业道德性质特点不同。师德,作为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其特殊性质与功能。师德不仅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前提条件,而且师德本身就是一种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师德不仅是教育活动的条件,师德本身还是教育活动过程的构成部分。医生要懂医术,要使用医疗工具,医治病人;医德是做好医疗工作的必要条件、前提条件,但医德本身不是医疗工具,不参与医疗活动。工人掌握机械原理,其职业道德是很好完成生产任务的前提条件,但职业道德本身不是生产工具,不是生产活动的构成部分。与这些职业道德不同,教师职业道德的性质与特点在于,它不仅仅是实现教育任务的前提条件,而且师德本身就是直接参与教育活动的因素,教师的道德人格本身就起着直观榜样的教育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构成因素,教师的师德就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各种职业的劳动主体与劳动工具是分开的,师德的特殊性表现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工具一体化。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主体,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即一种直观教育作用。教师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工具,教育主体与教育工具一体化;师德是一种最重要、最宝贵的教育资源!

教师要注意培育人的创造精神

德育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适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就应当且必须具有新时代中国教育特色,培养人的创造性!中国教育特色概括地说,有几个方面:

1.悠久的文化传统,包括教育文化传统。从孔子启发式教学到陶行知解放儿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都是世界闻名的中国特有的教育文化财富,是我们当今培养创造性人才所必须的。

2.中国教育主要对象是农民。中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一定要重视对农民的教育。相信农民有自己的创造性。马云说:农民的创造力、创新力,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强大。

3.中国是56个民族的大国,各个民族有自己的文化、教育;吸取各个民族教育文化的优点、长处,融汇各个民族的教育智慧,极有利于培养创造性!

4.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其教育影响、教育思想理论,体现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要求。

新时代全球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需要修好品德,需要有大爱大情怀。这正是我们培养、发展新时代人的创造精神所需要的!为此现有的教育,包括德育要改革、要创新。教育,包括教育管理都应向着解放人、教育人、发展人的方向前进。特别要理解教育管理的目的在解放人、教育人、发展人。对此,我反复强调过。

2000年我主编的《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一书中提出“通过管理,力求建立一个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和完善学生个性的班级教育环境。简而言之,就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管理,可以称作发展性的班级管理。要充分发挥管理的育人功能,就要把管理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即在管理中育人,在规范管理中培育法纪观念,在民主管理中培育民主意识,在自我管理中发展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84页)

2012年,我在主编的《中学教育学》(第二版)又一次强调:“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解放人、教育人、发展人。”(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第302页)

2014年,我在班主任原理文集《享受和班主任朋友共同成长的快乐》中收录的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班级管理目的在解放人、教育人、发展人》。班级管理性质决定了班级管理目的,班级管理目的体现了班级管理性质。在管理中有约束、有规范、有控制,甚至有惩罚,但我们认为控制是手段,发展是目的。规范、约束、控制,最终是为了解放人、教育人、发展人。

2017年,我在《心育天地大有作为》一文中,提出“心理潜能无限,心育大有作为”。这就为解放人、教育人、发展人提供了心理学、心理教育学依据。

多年来,我们反复强调解放人、教育人、发展人,就是要培养人的创造性!

解放人,为生命潜能的发挥创造优越环境,让人的心、身自由发展;

教育人,引导人自觉学习,自己发展,做自觉学习者。

发展人,促进个体生命潜能自主地充分发挥,做最好的自己。

我们真正做到解放人、教育人、发展人,必然让人的创造精神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防治教育腐败,每个教师都有责任

培養新时代创造性人才,必须防治教育腐败,保证德育健康地发展!

教育腐败即某些地区某些人把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的神圣事业蜕变为谋取功利的手段;导致考试主义、分数主义、升学主义、锦标主义等诸多教育病症;其危害是折磨人、摧残人、误导人。

多数人较易感悟、识别这些病症及其危害。但对普遍存在的忽视体育和美育的问题,却不那么敏感,习以为常。这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体育和美育!人的生命是生理与心理、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人主要是精神生命,其发展有四个阶段或四个层次。不同阶段或不同层次表现出不同的境界,即哲学家张世英所说的欲求境界—求实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与其相应教育是体育—智育—德育—美育。各个境界及其相应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被忽视的体和体育是各项素质发展的生理基础或物质基础;智和智育则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基础;德和德育是各项素质的核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与动力;美和美育是精神生命发展的最高层次!体和体育,美和美育如此重要,却被普遍忽视,而且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可能被纠正过来。教育病症何等严重! 好在近来国家领导人重视这个问题,发了有关文件,强调了体育、美育!

防治教育腐败,我们每个老师都有责任。有些教育现象虽不属教育腐败,但很值得重视。如同学间竞争关系,可能导致某些不良人际关系。又如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无形中颠倒了教育理念与教育技能关系,甚至借此捞取名利等。

重视心理—道德教育   

心育与德育的关系,几年前,我在为扬州一所小学题写的几句话,作了如下概括:“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

心育宗旨,即心理—道德教育的宗旨是:优化心理机能,提高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

2016年,我《中小学德育》2016年第2期发的《试论“整体融合型心理教育” 》有所阐述。

2017年,我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23期上发的一篇文章《心育天地大有作为》

人的心理是无比浩瀚、无比广阔的!作为教育人,雨果的诗句使我自然地想到“心育天地,大有作为”!

心理无比浩瀚,心育大有作为。

人人都有心理,心育大有作为。

心理潜能无限,心育大有作为。

各育相互渗透,心育大有作为。

享受“无龄感”生活,心育大有作为。

实现人的现代化,心育大有作为。

全球化过程中,心育大有作为。

享受终身学习,心育大有作为。

提高生命自觉,做自觉学习者!

生命自觉是道德自觉的哲学基础;当然也是做自觉教育者、自觉学习者的哲学基础。师生互教互学。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感悟、相互激励、相互涌动、相互发现、相互创造、相互成就的过程。自觉教育者也是自觉学习者,终身的自己学习者。

我和微信群友们共享“16字诀”:“珍爱生命,快乐学习,天天向上,享受人生。” 珍爱生命是根本,快乐生活每一天,天天向上不停歇,享受人生为最美。生命自觉的教育者—自觉学习者,享受健康人生—快乐人生—美丽人生。

责任编辑   徐向阳

猜你喜欢
心育教育者师德
品读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致良知与师德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山区学校心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互联网+”背景下云南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路径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