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小学高年级“问题链”自主设计的研究

2019-10-26 01:19王薇
人物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问题链小学高年级

王薇

摘 要:文章首先提出了“问题链”基本概念并且阐述了其在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中的重要意义,其次,对“问题链”主鏈的具体设计进行了系统性的说明。并且就实际问题举例分析具体的设计步骤和在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何具体有效地分析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解题思路,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数学问题解决;小学高年级;“问题链”

众所周知,数学课程的特征是抽象、难懂。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于学习数学课程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一直以来,许多数学教师都在努力地研究和发现新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不过收效甚微。在小学数学的教育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链”的设计方法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提出问题。

一、“问题链”主链的设计步骤阐释

“问题链”主链,是提取出贯穿于整个问题中的主要内容,要求符合逻辑相关性。将全篇上下符合问题中心的相关内容进行一系列的归纳整合。从而产生相应的“问题链”。具体设计“问题链”主链流程如下:第一,引导学生加深对教材的了解与掌握,第二,要求学生提取出关键内容;第三,学生进行自主的独立思考,找到提取出的内容背后的数学规律。最后对规律与对其相关的内容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但提取出的内容总体要求是不偏离主要的思想内容和问题主干。

二、基于“数学问题解决”的小学高年级“问题链”

自主设计方法

1. 以掌握例题为目的“问题链”合理设计说明

(1)关于问题理解部分的“问题链”设计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应实现两个转化效果:第一个是在复杂的现实生活问题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展开相应的数学问题论述。第二个是面对提出的数学问题,应当系统性的梳理出相关的数据以及题目中潜在的解题规律,可以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一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事实上,对于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首先要做的是可以解决已有的数学问题,其次进行深入的拓展,发现新问题并独立完成问题的解决,最后便是自己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归纳。 换而言之,对于数学问题的理解部分,不能仅仅局限于审清题意方面。尽管数学教材内容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施方案,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在使用多媒体信息展示和创建情景使用启发式教学中,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2. 问题分析和解答部分的“问题链”设计方法。

(1)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在进行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分析的作用是极其必要的,首先要对“问题链”的数量关系进行分析整合,立足于问题,进行反向的推导,得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学生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可做到举一反三的思维拓展。以上提到“问题链”的设计方法,是数量关系在小学课堂中得到清晰的整合,而且学生对于问题的明确思路有了一个基本的导向,并且可以熟练掌握和充分运用。

(2)不同的数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对应关系。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我们可以对相应的数量进行一定的综合梳理,逐步的分析推理可以使问题的解决思路清晰条理化。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相关数学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可以利用所学的内容提出新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2. 基于例证丰富的“问题链”科学设计说明

为了在具体例子中抽象出更具有价值的数学模型,一般使用对比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掌握根本规律。最后进行抽象和归纳,来完成数学模型的建立任务,例如,教师就四年级上册的“速度、时间和路程”进行讲解时,首先通过三个变量的含义的介绍,使相关的概念在学生的脑中形成,便可以给学生布置以下的练习题。450km的路程一列火车行驶了3小时,那么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

随后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经过计算得出的答案是多少呢?”

此时学生回答:“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了150千米。”

紧接着教师提出:“同学们可以设计出自己的问题,并且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吗?”

在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和分析后,2A同学首先提出:“如果这列火车行驶了1.5小时,那么它行驶的路程是多少?”教师不应直接提问出解决得到的结果,而是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引导“同学们仔细分析比较,发现了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吗?”A同学通过仔细分析后回答说:“都提到了时间和路程。”“1.5小时行驶的路程是150×1.5=225千米。”B同学接着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得到的结果。受A同学的启发,3B同学“经过设计也提出了自己的问题:“这列火车行驶600千米,应花费多长时间?”基于前一个问题的解题思路,B同学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法“这列火车行驶600千米以后,需要的时间为600÷150=4小时。”在老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问题设计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就具体的问题展开拓展性的分析并且得出自己的问题思考方向和对应的解题方案,使学生形成了独立且正确的思维方式[3]。在小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链”的框架体系,不仅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教学相长,教师也有了明确具体的教学方向与目标,保障教学质量。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不同,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但通过“问题链”的解题思路,可以得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同类型的问题解决方法得以归结,教师进而可以得到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梳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教学的质量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4]。

三、总结

综合全文的论述,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的“问题链”对于学生关于信息的提取能力极其重要。对此论题的深入研究探讨或许可以使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得以强有力的辅助性。本文就“问题链”的设计方式在课堂上的实际运用进行了举例,并且对每一个步骤都有详细的介绍。以实际问题为例,进行深入分析,挖掘问题内部的规律来解决问题,举一反三。望此次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可以引起数学教师的关注。可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通过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探索,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使用“问题链”的设计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并为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应春. 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链”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分析[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 013(014):195-196.

猜你喜欢
问题链小学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中随文练笔的策略分析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