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园区土地规划思考

2019-10-26 15:31曹连云
人物画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土地规划园区农业

曹连云

摘 要:进入21世紀以来,休闲农业已是重要的娱乐产业,休闲农业园作为观光农业的主体必将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休闲农业园开发采用生态模式观赏园内农业的布局和生产,将农事活动、自然风光、科技示范、休闲娱乐、环境保护等融为一体,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关键词:农业;园区;土地规划

一、规划概述

1. 区位条件。武陟县休闲农业园地处武陟县嘉应观乡,规划园区包括小庄和秦厂两个自然村,规划总面积为5.3km2,除去自然村发展控制区实际规划总面积3.5km2。规划园区空间位置在御坝村以东,李庄以西,共产主义渠二指闸以南,黄河大堤以北,距郑州市区约54km,与云台山风景旅游区相距约60km。

2. 自然条件。地形方面,规划园区地处黄沁河冲积扇边缘,属于太行山南麓的褶裙斜坡与黄沁河冲积扇接触地带的凹地平原,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气候方面,园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温度适宜,无霜期长。

3. 资源条件。武陟县农耕业发达,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谷子、水稻、棉花、油菜、芝麻、向日葵、大豆、花生、西瓜等。林业发展迅速,果树品种繁多,主要有:苹果、梨、桃、油桃、草莓、枣、核桃、柿、杏、无花果、山楂等。畜牧业具有一定优势,饲养的动物主要有牛、马、羊、驴、猪、鸡、鸭、鹅、鹌鹑、兔、水貂、蜜蜂等。特色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鲜明,特色种植以药用植物和园艺花卉为主,如天麻、连翘、桔梗、柴胡、葛根、枸杞等。

4. 社会经济条件。园区治黄文化深厚。从清雍正元年兴建的淮黄诸河龙王庙(嘉应观)到建国初期修建的人民胜利渠,无不体现着华夏儿女的智慧与勤劳,武陟县人民秉承和弘扬黄河治理文化是武陟县精神和武陟县旅游业发展重大优势和关键所在。

二、园区规划中土地利用的问题

1. 园区用地区位选择

(1)接近主要客源地。客源是休闲农业园区存在的基础。因此,休闲农业园规划必须对客源进行分析,考虑旅游地和目的地文化的差异性和空间距离的可达性与可行性。城镇人口是在可支配消费和旅游动机上是休闲农业游的主要客源,同时武陟县地处中原城市群的西北方向,与郑州的交通距离仅为54km。

(2)农业资源和环境条件良好。农业资源和田园景观环境是休闲农业发展的基础。按照农业生产类型有农、林、牧、副、渔五大门类,多样的农业生产类型不仅能够让游客感受多种类型的观光农业,还可体验到大农业生产的乐趣。

(3)与周边旅游景点形成互动。集聚是人类活动场所的基本特性,旅游景点的建设便是如此。区域旅游规划强调在区域内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设计与组合,旅游景点在区域内集聚,在空间上应保有适当的距离,在项目安排上应注重彼此互动。武陟县休闲农业园在园址选择上注重与嘉应观、人民胜利渠渠首和黄河赛车场等旅游景点的集聚,形成以黄河文化为内涵,以田园风光为主的旅游地。

(4)与客源地交通便捷。旅游交通时间与旅游目的地游览时间的比值是游客衡量旅游活动的重要标尺。分值越小,游客发生旅游活动的动机越强烈。缩短旅游交通时间,一方面需要交通工具的转变,一方面需要交通线路的转变。

2. 园区用地规模的控制

依据游客量测算用地规模是园区规模确定的常用方法。根据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空间距离将客源市场确定为基础市场、目标市场和机会市场。其中,基础市场是游客预测的基本参照。依照《武陟县嘉应观黄河湿地旅游区控制性规划》中关于游客的预测,同时,考虑规划区周边旅游景点的发展和规划区环境容量的限制,现将游客预测分为三期,总趋势为近期快,远期慢的特点。

3. 园区农业用地的保护与利用

(1)耕地保护和利用。在园区建设中必须注重基本农田保护,在耕地利用中,主要采取三种措施。一是合理划定耕作田块规模,结合农事体验活动,田块规模相比机械耕作田块规模偏小,以便于游客步行从事农业体验。二是加强田间灌排渠配置,按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并结合本园区以平原为主的用地形态,以及水资源相对丰富的特点,合理进行农渠、农沟建设。

(2)园地保护和利用。瓜果采摘是休闲农业中开发最早的旅游项目。在园地利用中,一是根据瓜果采摘时节差异,尽量做到瓜果采摘活动的连续性。因此,在建设中采用分片原则,多样种植瓜果蔬菜。二是考虑到园地的景观效果,将其建设在共产主义渠旁,通过蓝线与绿线的搭配,提升景观价值。三是考虑园地现状和管理的方便,将其小庄附近的桃园进行改造,通过村民入股参与的方式进行果园的有效管理。

(3)林地的保护和利用。林地的环境效益仅次于湿地和水体,其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明显。林地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殊用途林。结合园区现状和规划,主要涉及防护林和景观林。防护林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和涵养水源。规划园区内一是沿公路交通建设的防护林,一是在黄河大堤一侧的护坡林。

(4)水产用地保护和利用。荷塘垂钓是游客最为喜爱的农事体验活动之一。水产用地保护主要体现在水质保护。水产养殖用水须为二类水质以上,为使水质达到放养要求,需进行水质监测。水产用地利用应因地制宜进行水产品养殖,园区地处温带,适养北方常见淡水鱼类,如鲤鱼、青鱼、草鱼、鲫鱼和鲢鱼等。

4. 园区旅游用地的建设和布局

(1)旅游交通用地。旅游交通是联系内外和景区各功能区之间的重要方式。旅游交通按其功能可分为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动态交通指旅游线路,静态交通指停车场所或交通广场。旅游线路设计中应根据功能的差异,将其分为主景观路和次景观路。主景观路联系园区各功能区,在规划设计中尽量做到循环闭合。

(2)旅游接待娱乐用地。餐饮、住宿和娱乐是旅游的六大构成要素之三。休闲农业园在建设初期,考虑到资金问题,可再用以农家乐为主的方式将餐饮和住宿由当地农民居住用地所承担。在建设后期,可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实施建设较高标准的餐饮、住宿场所,但要注意其用地不能破坏已有农业用地,同时,在建设上应注意保持乡土文化特色。娱乐用地布局应结合农产品项目建设,均衡园区的体验活动。

猜你喜欢
土地规划园区农业
整合后开发区(园区)名单“3+17”
待疫散云开,来园区赴一场春的修行
河北邯郸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67个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基于四象限分析理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方法研究
探讨基于经跻转型背景土地利用的规划筐理
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
新时期乡镇土地规划管理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