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治疗联合四子散热敷对心脏介入术后综合征的影响

2019-10-28 07:19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下肢心脏病人

心脏介入术在心血管科是一种微创性手术,目前广泛运用于诊断及治疗心脏病。在经股动、静脉介入治疗中,穿刺部位容易出血,常规处理是砂袋压迫患处6 h,穿刺侧肢体制动并加压包扎12 h,卧床6~24 h[1],但是会引发病人的腰背部疼痛[2],可进一步引起病人失眠或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病人舒适度,甚至可能增加腹胀、尿路感染、尿潴留、排尿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3],此类症状统称为心脏介入术后综合征。针对此类术后综合征,临床上多采取抬臀、按摩腰背部,口服或肌肉注射止痛药物等方式对症治疗,但缓解不明显,而过多使用止痛药物还容易产生戒断反应、成瘾性等问题,严重影响病人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本研究通过运用病人报告结局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中频电治疗联合四子散热敷干预心脏介入术后综合征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入住心血管科行心脏介入术的100例病人。纳入标准:①年龄19~80岁;②经股动脉、股静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病人;③病人认知力正常;④病人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腰部皮肤有溃疡、结节、疤痕病人;②平素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病变者;③对四子散或粗盐过敏的病人;④痛觉缺失或痛觉异常病人;⑤合并有其他重大器官疾病或精神疾病病人;⑥不能配合治疗者;⑦冠心病三支病变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制备随机卡,并装入连续编号的、不透明的、密封的信封当中。纳入研究者按编号顺序打开信封。无退出及失访病例。治疗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3.84±17.97)岁。对照组,男21例,女29 例;年龄(55.96±13.4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①持续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注意心率、心律的变化,及时发现有无心律失常;②严密观察术口有无出血及血肿等并发症,发现出血后及时手法压迫止血;③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肤温、肤色;④遵医嘱给予抗炎、抗凝、补液治疗;⑤加强生活护理,协助病人床上进餐及大小便;⑥术后鼓励并督促病人多饮水,必要时24 h饮水量>1 500 mL;⑦术后24 h内咳嗽、打喷嚏时应轻轻压住腿部术口,以免震动引起疼痛或出血;⑧长时间卧床活动指导,即健侧肢体屈膝运动,幅度宜小,指导家属双手按摩病人腰背部,每次10~15 min,腰背部注意保暖,可适当加垫软枕、水垫等柔软舒适之物,疼痛时转移注意力。

1.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频、四子散热敷配合治疗。中频电治疗:将电脑中频治疗仪的电极根据病人症状放置于腰部及其邻近部位,若病人诉腰背部或下肢酸痛不适,则将电极片放置于腰背部或下肢。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病人对电流的耐受性,从低到高依次调整电流,直到病人最大耐受为限,选取适宜的处方,治疗时间每次20 min,疗程3 d。四子散热敷治疗:四子散成分有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吴茱萸,将粗盐与四子散一起用微波炉高火加热,使其温度达到60~70 ℃,装入热敷袋中进行热熨,待温度下降适宜时,将其热敷于腰背部或腹部,注意避免烫伤病人皮肤,术后当天执行,每日1次,疗程3 d。

1.3 观察指标 ①腰背部及下肢疼痛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在标尺的两端标有从0到10的数字,数字越大,表示不适越难耐受。使用时先向病人解释,0代表无任何不适,1代表最轻微的不适,10代表最严重的不适,请病人自己评分,在直尺上指出刻度,记录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6 h、12 h疼痛评分及症状完全缓解时间。②睡眠情况。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每个项目分5级评分(1~5分),评分越高说明问题愈严重,在术前1 d、术日、术后1 d对病人进行测评,病人根据前一日睡眠情况自行填写。③焦虑情况。采用状态焦虑量表(S-AI),S-AI由20个问题组成,分值20~80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水平越高。在术前1 d、术日、术后1 d对病人进行测评。④排尿困难情况。5分表示排尿无不适,整个排尿过程顺利;4分表示排尿过程轻微不适,但排尿过程尚算顺利;3分表示排尿不畅、无力感或尿不尽感;2分表示需导尿,拔管后可自然排尿;1分表示需导尿,拔管后仍再次留置尿管。统计两组病人术后排尿困难得分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VAS评分比较(见表1)

组别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即刻6 h12 h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治疗组503.20±1.462.52±1.542.48±2.041.08±1.99F=12.57F=35.75F=3.270对照组504.68±2.294.22±2.093.06±2.101.26±2.18P=0.001P<0.001P=0.025

2.2 两组SRSS评分比较(见表2)

组别例数术前1 d术日术后1 d治疗组5022.54±1.0025.98±0.881)22.94±0.88对照组5022.92±0.8529.32±0.831)25.96±0.861)t值-0.28-20.50-14.46P>0.05<0.001<0.001

与本组术前1 d比较,1)P<0.01

2.3 两组S-AI评分比较(见表3)

组别例数术前1 d术日术后1 d治疗组5044.54±14.1647.12±15.7136.94±10.12对照组5044.32±11.6945.86±12.8237.96±12.44t值0.0070.173-0.177P>0.05>0.05>0.05

2.4 两组术后排尿困难得分比较(见表4)

组别例数排尿困难得分治疗组504.62±0.78对照组504.82±0.60P>0.05

3 讨 论

腰背部及下肢疼痛、失眠、焦虑、排尿困难及腹胀是经股动脉、静脉心脏介入术后常见不适症状,定义为心脏介入术后综合征,究其原因主要为术后病人长时间处于被动体位,临床上主要的治疗方案是对症治疗,采用口服或肌注止痛药、安眠药、抗焦虑药等,但其药物依赖性和白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

中频电治疗及四子散热敷疗法是康复及传统医学的特色疗法,在临床上常用于缓解痛症、促进机体功能恢复及改善生活质量[4-5],且疗效确切。腰背部、下肢疼痛在中医对应“腰痛”病症,《金匮翼》言:“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为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经脉不通,气血不行,心神失养,故见失眠、焦虑;气机不畅,肝失条达,三焦水道不利,则见腹胀及排尿困难。本研究显示应用中频电治疗可使血管扩张,有效改善周围组织血循环;降低肌张力,解除肌紧张;可提高脑及周围组织细胞有氧氧化能力,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有效激活神经元细胞,缓解疼痛[6]。临床研究表明,中频电治疗对肩周炎、颈肩腰腿痛、失眠等多种病症均有较好疗效[7-9]。而四子散成分有白芥子、苏子、莱菔子、吴茱萸,粗盐跟四子散加热后,通过熨敷的疗法,能温经通络、止痛,活血化瘀、行气消胀[10],其与中频配合治疗能起到协同作用,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疼痛、安神及减轻病人焦虑状态等不适症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中频电治疗合并四子散热敷可改善心脏介入手术病人腰背部及下肢疼痛情况,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人的症状可逐渐缓解;同时,中频电治疗合并四子散热敷可有效改善病人术后1 d的睡眠情况,表明中频电治疗联合四子散热敷能够有效缓解心脏介入术后疼痛及睡眠差等多种不适症状,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康复进程。治疗组S-AI评分与排尿困难分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①手术病人焦虑原因可能涵盖多种因素,除术后长期卧床、疼痛,还可能与医患之间的沟通、手术的复杂程度、手术的效果及病人本身的性格特质有关;②除精神因素外,排尿困难可能与病人的基础病,如前列腺增生程度有关;③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小,干预时间及疗程较短有关。经股动脉、静脉心脏介入入路相比较经桡动脉入路的心脏介入手术更为复杂,术后卧床时间长,并发症更多,常为病人带来更明显的身心影响,因此,对于此类病人有更高的要求,提示医务人员应当关注病人的生命体征、术口及术肢情况,加强生活护理及指导,也应当注重病人诉求及心理评估,加强沟通以安慰和鼓励病人,并合理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和康复治疗,最大程度上预防和缓解病人的不良反应。

中频电治疗联合四子散热敷能显著改善心脏介入病人术后综合征,且副作用少,可行性高,可作为心脏介入术后早期康复的一种较为理想的选择。本研究由于住院时间限制,追踪观察时间较短及研究经费有限,样本量偏少,观察周期短,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扩大样本含量,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其疗效。

猜你喜欢
下肢心脏病人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谁是病人
病人膏育
了解心脏
还能活多久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心脏移植小史等3篇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