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基本要义和现实意义浅析

2019-10-31 08:57徐献杰
世纪桥 2019年7期
关键词:生成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现实意义

徐献杰

【摘 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进行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外在的实践逻辑,并在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輯的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完善。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珍惜民力、汇聚民智、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新时代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行动指南,有利于继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生成逻辑;基本要义;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D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7-0009-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践行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群众路线,紧紧围绕人民搞发展,形成了一系列“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引。

一、“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生成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形成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和外在的实践逻辑,并在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完善。

(一)理论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经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奠基、列宁继承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断丰富创新的长期发展过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无论唯心主义还是旧唯物主义,都没有看到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人的核心价值。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P.310),阐明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

列宁在十月革命的过程中广泛发动人民群众,依靠巩固的工农联盟,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列宁在1917年11月17日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中指出:“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2](P.53)他在国内战争结束时就形成了反对官僚主义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主张建立民主的国家管理制度,预防和清除官僚主义,高效率、高质量地为基层事业服务。列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关键,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以来就高扬“人民”旗帜,接续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在领导中国革命胜利和初创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转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探索出了一条群众路线,让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理想变为现实。人民需要政治民主,也需要经济自主。经济自主权是政治民主权利的基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克服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通过在农村确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在城市扩大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凸显了人民的主体性。人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20世纪80年代末,人民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在改革开放中奔向小康的新征程。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奋勇前进。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更是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

(二)实践逻辑

实现人民主体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条件、实践要求和实现形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尚存,新保守主义日渐抬头,能源资源、气候变化、网络安全等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尽管成就显著,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依然存在。我国面临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等艰巨任务,改革开放进入了攻坚期、深水区。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以及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一切伟大事业,都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我国当前面临的发展难题,也只有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加以解决。

(三)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融合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就开宗明义地宣示了新一届党中央领导机构的人民立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P.4)同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3](P.5)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3](P.154)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价值追求从理念进入到实践层面。随着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治国理政新实践蓬勃开展,促进了这一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化。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全面而深入地阐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丰富内涵。在纪念改革40周年的讲话中习近平又一次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造福人民,”[4]“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4]。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贯穿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全过程,并在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完善。

二、“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基本要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珍惜民力、汇聚民智、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不断厚植黨执政的群众基础;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P.21)要求发挥人民主体作用,真正做到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首先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致力于调动和依靠全体中国人民的力量,举全民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习近平在2019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我们都是追梦人。”[6]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重重挑战,愈加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创造活力。其次,党和国家注重培养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在经历了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资本优势之后,当今世界无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最大的优势都是技术创新优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关键也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总书记主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7](P.18)就是为了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创新活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再次,党和国家坚定不移地施行教育强国战略,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通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劳动者的创新能力。这一举措有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二)加强同人民的血肉联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珍惜民力、汇聚民智、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成果,主张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将群众在实践中探索的成果总结提高为全国指导的过程。遵循这一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国广泛汇聚民智,在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除了珍惜民力、汇聚民智,习近平总书记也注重体察民情、倾听民意。他曾经在农村度过了七年的知青岁月,并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在基层工作期间,他不仅关心群众生活,问需于民;更听取群众意见,问政于民。人民群众特别基层群众对生活变化有着极强的感知力,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党和政府工作成绩的根本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光荣传统,“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8](P.12),力求决策符合人民群众所想所需、所急所盼。党和政府在保持并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增强了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人民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彰显,党的执政基础也更加巩固。

(三)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人民群众的一部分,秉承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促进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主体力量的发挥,并将人民群众视作发展成果的当然获得者。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和国家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努力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大阻力是我国社会中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我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与此同时,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以及产业、技术等领域都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特别我国国民之间贫富差距较大,并且还存在着3 000多万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越来越意识到财富分配的重要性,持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此外,党和政府加大力度解决扶贫开发问题,因地制宜发掘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努力通过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形式,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计划到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

三、“以人民为中心”重要论述的现实意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人民”这个中心,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伟大成就。在新时代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论述的精神,有利于继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推动社会全面发展,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一)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但同时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共产党只有在充分发挥人民创造历史的作用中才能更好地体现自身的领导核心地位;只有得到人民的充分信赖和拥护,才能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以人民为中心一方面能够最广泛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凝聚起强大力量、提供根本政治保证。另一方面有利于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从人民中汲取智慧的同时接受群众的广泛监督。而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有利于倒逼党内监督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科学的防错纠错机制,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有利于推动社会全面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内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因此,满足人民这种需要的前提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9]。在这之前,从列宁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都对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做了相关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深化,先后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人与自然等方面的关系,推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平衡、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助力中国梦早日实现

我们党最终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和“一切人的自由發展”,即共产主义社会,在新时代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因此,中国梦作为实现共产主义的阶段性目标,既是一个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目标,也是更切实际、更具可操作性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自信来源于群众自信,即相信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形成和实现。随着人类劳动能力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尽管会受到某些偶然性因素的影响,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螺旋式上升的,表现为物质财富不断增加、精神文明愈发繁荣等等。因此,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2.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新华网[EB/OL].2018-12-18/2019-01-09.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    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7.

[6]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九年新年贺词 我     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N].新华每日     电讯,2019-01-01.

[7]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     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8]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   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9]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     主持.人民网-人民日报[EB/OL].2012-11-19/

2019-01-09.

[责任编辑:马雅兰]

猜你喜欢
生成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现实意义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逻辑理路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儒家廉政思想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及其现代境遇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心灵的旅程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论职业教育的生成逻辑
美国政治极化的层次界定与生成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