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身

2019-11-01 02:30安是
少年博览·初中版 2019年9期
关键词:吕不韦赵王燕国

安是

从上学开始,我们的父母就用各种方式督促我们学习:规划学习生活,布置学习任务,设置奖惩制度……而在同一片天空下,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儿童贾黄中,也曾经历同样的过程。

贾黄中的父亲贾玭对他的管教非常严格。从五岁开始,贾黄中每天早晨都要端正地站着,由父亲取与他的身高一样长的书卷,督促他在一天之内诵读完。此外,贾黄中常常只能以蔬菜为食,因为他的父亲说:“等你以后学业有成,才能吃肉。”

在这样严格的管教下,贾黄中表现出不凡的才华,很小就参加了童子科考试。这个考试可不简单,当时的统治者主要通过童子科选拔神童。

汉朝,丞相萧何建议,学童能够背诵九千字以上的六经经文,就可以做史官,成绩优异者甚至可以任尚书、御史等官职。唐朝,科举考试兴起,特设童子举,十岁以下能习《礼记》《春秋左氏传》《诗》等九经中的任何一经,兼《论语》《孝经》者,就可以参加考试。宋朝初期,十五岁以下能通经文、作诗赋的学童,只要在童子科的考试中表现出色,便可予以相应身份,并授以官职。

贾黄中七岁时就能写诗赋文章,在童子科考试中成绩优异,十五岁时,他又考中了进士,入朝為官。

父亲的严格教导虽然让贾黄中早早走上仕途,但也培养出他谨小慎微的性格,致使他在政务上虽然勤勉,却没有表现出出类拔萃的能力,还因为过于谨慎受到皇帝的告诫。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的另一个神童,则是通过超凡的胆识走上政治舞台,成为有名的少年官员。

战国末期,有一个少年叫甘罗。他聪明过人,小小年纪就拜入吕不韦门下。当时,吕不韦已经掌握了秦国朝政,并想联合燕国攻打赵国,扩张自己在河间的土地。为此,他打算派张唐去燕国为相,却遭到张唐的拒绝。张唐的理由很充分:他曾经替秦昭襄王攻打赵国,被赵国记恨,并悬赏土地来捉拿他。如果他现在前往燕国,必然要经过赵国,此行将凶多吉少。

吕不韦正为此焦虑时,甘罗上前,说:“我有办法让张唐去。”

当时的甘罗只有十二岁,吕不韦并不信他,只是大声斥道:“走开!我亲自出马他都无动于衷,你还能有什么办法?”甘罗说:“古有项橐七岁做孔子老师,如今我已经十二岁了,您为何不由分说地呵斥我,而不让我试一试呢?”吕不韦听了,觉得还算有点道理,就同意了。

甘罗拜见张唐,问:“您与武安君白起相比,谁的功劳更大?”张唐答:“武安君在南面挫败强大的楚国,北面震慑燕、赵两国,战则胜,攻必克,夺城取邑不计其数,我的功劳比不上他。”甘罗又问:“当年执掌政权的应侯范雎与现在的文信侯吕不韦相比,谁的权势更大?”张唐答:“应侯不如文信侯。”甘罗立刻正色道:“应侯曾打算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让他为难,不久后武安君便死在了杜邮。如今文信侯亲自请您去燕国,您却执意不肯……如此下去,我不知您要死在什么地方了!”张唐听后,便说:“那我就依你这个童子所言,前往燕国吧。”

甘罗随后拜见吕不韦,请求先去赵国替张唐扫除障碍。

赵王到郊外迎接甘罗,甘罗问赵王:“您听说燕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的事吗?”赵王回答:“听说了。”甘罗接着问:“您听说张唐要到燕国任相的事了吗?”赵王回答:“也有所耳闻。”甘罗向赵王分析道:“燕太子丹到秦国来,说明燕国不敢背叛秦国;张唐去燕国任相,说明秦国不会欺辱燕国。燕秦两国互不相欺,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想攻打赵国来扩大秦国在河间一带的土地。大王不如先送我五座城邑,我就可以请求秦王送回燕太子丹,再帮助强大的赵国攻打弱小的燕国。”

甘罗的一番话说动了赵王,赵王划出五座城邑给秦国,秦国也送回了燕太子丹。自此,赵国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入侵燕国,夺得了很多城邑,秦国也从中获利,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其中的十一座城邑。

甘罗回到秦国后,受到秦王的嘉奖,担任上卿之职。可无论是甘罗还是贾黄中,这些少年英才都不曾在政治生涯中作出更多不凡的贡献,这背后也许有历史的因素,也许有自身的限制。但不可否认,滚滚浪淘沙,这些以“神童”之名著称的人物,终究泯然于众人了。

——整理自《宋史》《史记》

猜你喜欢
吕不韦赵王燕国
苏春燕国画作品选登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
——首届“赵王杯”全国小小说征文启事
掬一捧光阴,握一份当下
助燕伐戎
赵王骨折
靠投机发达亦靠投机败亡的吕不韦
箪食壶浆
吕不韦之死
《将相和》缩写
吕不韦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