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教学不等于“零准备”

2019-11-03 12:46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9期
关键词:零起点入学人工智能

边玉芳在2019年8月17日《中国妇女报》撰文指出:目前,人们已认识到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科学育儿,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提倡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但“零起点教学”并不意味“零准备”,入学准备需重视。入学准备状态,即儿童在进入学校时应当达到的,能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任务要求的身心发展的水平与状态。

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入学准备水平对后期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具有预测作用,入学准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但入学准备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入学准备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算数。

有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技能(如字母识别能力和语音敏感性)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因此,在孩子0至6岁,培养孩子语音敏感性很重要,但不是指让孩子多识字、写字,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各种语言,鼓励孩子唱诵歌谣、复述故事,培养孩子对语言理解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方面的能力。从数学学习的角度,不是要求孩子会算多难的加减法,而是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让孩子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量、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儿童在进入学校时,除了以上方面做好准备,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准备。孩子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学习生活,其中的学习目的不同,教育方式和要求不同,生活方式不同。

因此,入学前,孩子需要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一定的独立意识和任务意识——听得懂任务要求,能自始至终完成一项任务,会遵守规则等。

“人工智能+”正引起一场教育革命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顾明远在2019年8月1日举行的“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峰会·2019”活动上的发言指出:“人工智能+教育”正在引起教育的一场革命。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教育管理的模式、师生关系,等等。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重要挑战。

“人工智能+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改变教学方式,要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或者与同伴合作,互相探讨。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科学的、合适的学习方案。人工智能、大数据,还可以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大数据可以帮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教师批改作业,替代教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沟通。总之,“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使教育发生重大的变革。但是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

溺亡频发警示农村文化生活需“补课”

叶志伟在2019年8月2日《新华每日电讯》撰文指出:每年夏天,青少年溺水事件總是难以避免的“夏暑之痛”,时不时都有悲剧事件见诸报端。据媒体报道,溺水已成我国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头号死因,全国每年约有5.7万人溺亡,其中14岁以下的占比高达56.58%。从近几年的数据看,溺亡事件在农村地区呈多发趋势。农村中小学生溺亡事故多发,背后固然有农村地区水网密布、学校安全教育相对不足、留守儿童缺少管束等因素,但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深层次原因,是农村学生的暑期生活非常单调。暑假期间,很多农村学生把玩水、野泳、摘莲蓬等当作一大乐趣,增加了溺水隐患。

要改变农村青少年溺亡事件频发的现状,除了媒体呼吁较多的加强安全警示教育、地方政府系统性排查隐患点、强化家校互动等常规的手段之外,还必须想办法丰富农村中小学生的文化生活,填补暑期空白,让农村青少年们找到玩水、野泳之外的其他乐趣。具体来说,一是要增加公共服务投入,解决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二是要把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有关的政策落实到位。此外,加强城乡资源统筹也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解决二孩入园难应强化政府“兜底”

常德安在2019年8月12日《北京青年报》撰文指出:今年9月,“全面二孩政策”后出生的首批适龄儿童陆续开始进入幼儿园。“全面二孩政策”确实带来了一波婴儿潮,增加了适龄幼儿数量,从而加剧了幼儿园入园难问题。

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在解决“入园难”难题时积极作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随着适龄儿童的增长,缺口仍然很大。要能破解这些难题,需要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做大学前教育资源这块“蛋糕”,要担起学前教育兜底责任。

猜你喜欢
零起点入学人工智能
入学通知书
2019:人工智能
小学一年级实现“零起点”教学意义重大
人工智能与就业
五行真经
入学面试
数读人工智能
浅谈零基础留学生的汉字教学
对多媒体辅助零起点日语专业教学的再思索
入学第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