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困难家庭子女教育与引导

2019-11-03 12:46曹志红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9期
关键词:贫困家庭救助困难

曹志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公平公正,这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的基本内容。当前,基层社区出现了一些困难家庭,而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所以对于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基层社区困难家庭的数量还不小。面对着如此多的困难家庭,其子女的教育问题俨然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这不仅关系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关系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对于解决基层社区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从多个方面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强对该群体的相关救助,解决基层社区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与引导问题。

基层困难家庭子女教育现状

教育资源 一个人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其中包括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良好的校园环境。社会就业率以及对于人才的定义都是从文化程度、个人素养、个人能力整体来决定的。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困难家庭的孩子就读学校的综合质量明显低于条件优越家庭的孩子。很多家庭为了孩子能够在未来拥有竞争条件和良好的个人资质,往往会在子女的教育上加大投资,在校园教育之余还会选择各种兴趣班、补课班等。这些对于困难家庭来说,都是一种不可得的教育资源。因此,可以看出基层社区的困难家庭子女与普通家庭子女所能够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是不均等的。这也就从侧面反映了困难家庭的子女很难获得优质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他们的发展造成影响。

升学影响 对于基层社区困难家庭的子女来说,想要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就是接受教育,同时教育也是提升与更换人力资本的主要途径。但是,良好的教育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支撑,所以对于困难家庭这无疑是一种经济负担。很多家庭只能支付子女义务教育的费用,大部分都只能选择让子女就读职高或者走向社会。这就反映出困难家庭相比较于普通家庭对于子女的学业期望值要低很多。

教育本身是改变现状的最佳途径,但是由于经济的问题致使部分困难家庭子女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最佳机会,而由于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等因素,升学率也相对不高,这对基层社区困难家庭的子女升学继续接受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

解决策略

和谐社会的发展就是要维护其公平性,而解决困难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就是维护公平的一种体现。

社会保障制度要进一步完善 政府对于城市居民设有最低的生活保障线,对于低于人均收入的居民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资金,对困难家庭进行救助;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一些困难家庭的重要经济来源,只有改善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才能让此部分家庭子女接受到正常的教育。当前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于救助的标准不是十分规范,并且救助的范围也不够全面,致使一部分居民得不到救助机会。并且,在管理上也不够透明化,没有相关的约束机制。由于面向的群体是社会当中的弱势群体,没有相关的保障和监督约束的机制,就很容易发生不良事件。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资金以及需要救助的信息公开透明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困难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 教育的回报率是相对较高的,其中基础教育的回报率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回报率最高的部分。我们要加强对基础教育的救助,对于教育所需要的资金,最低生活保障金是微薄的,很难维持他们享受完整的教育。

所以,应该针对困难家庭设定相应的免费政策,或是在非义务教育的时期实行减收杂费或是免受杂费的政策。根据贫困家庭的贫困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进行不同等级的优先照顾。作为教育的主体,学校可在学生生活、学习和心理上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教育的分流 很多困难家庭的子女在完成国家义务教育后因无法继续接受教育,只能辍学走向社会。但是,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根据个人的能力而定。对于不能接受教育的困难家庭子女,应该采取职业技能培训,增加自身的技能;而对于技能的培训,也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采取相对的定向培训,解决基层社区困难家庭子女的就业问题。

结束语

对于基层社区困难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解决,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需要长期的规划和对教育体系的协调。虽然一直以来的救助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有不足之处,在解决的过程中也要关注这个群体的心理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让其了解到相关政策的详细内容,在得到国家的帮助之余,也要注重社会的力量,做好教育分流,不仅针对基础教育,还要加强职业技能的相关培训,让基层社区困难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并且进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唐玉凤,黄如兰,赵本纲.我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現状与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3):337-339.

[2]孙莹,周晓春.我国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23(3):24-30.

[3]陈全功,程蹊.子女教育、代际支持与家庭贫困的变动——基于14省区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4):86-90.

[4]王芳.城市新贫困家庭子女教育的社会排斥——基于长沙的个案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丁堰镇社区教育中心)

猜你喜欢
贫困家庭救助困难
Challenges Build the Team困难中遇见团队
将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纳入就业帮扶
惠州惠东:多措并举提升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实效
长治市沁源县:打好脱贫攻坚战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善意施救者如何才能豁免责任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
选择困难症
召开“两后生”职业培训推进会
上蔡县多举措助推计生贫困家庭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