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足”教学是教师的永恒追求

2019-11-03 12:46潘丽萍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9期
关键词:化学实验同学

潘丽萍

基于学校磨炼教育下的“三思”课堂教学,我对自己多年来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实践经验进行了反思,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平行的班级名列前茅,从而提炼出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四足”行。足者,行步之器。行步,必留痕迹(教学素材)。从痕迹看足行(教学分析),从足行看师行(教学认知)。纵观自己的教学,我就是按照“四足”行展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来说,“亲近足”是开展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互进的基础;“组合足”是提升知识结构,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的保障;“用活足”是提高教学效率,增進深度理解的诀窍;“札记足”是教学认知及技能实现质变的途径。

亲近足:实现教学互进的基础

大家都知道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尽管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可能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40分钟内完全接受所有的教学内容。因此,课后与学生的情感交流、适当的点拨、课后对作业的及时反馈和辅导,就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延续。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要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与学生真心进行情感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

教师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学生就会敞开心胸接纳教师,这样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2008届(9)班学生,由于学校调整并入我原来的相关班。他们的化学基础比较弱,且并班后不太适应。怎样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他们尽快适应、尽快赶上原来的相关班同学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我从情感上入手,与每位同学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学习上存在的困难,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另一方面,我利用业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将前面高二后阶段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消除了学生的顾虑。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他们有点滴的进步就给予表扬,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先订正、后问老师或同学。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这些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组合足:拓展思维深度的保障

化学学科教学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一般学校安排的教学课时又少,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抓住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通过恰当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原电池》一课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明晰化学反应产生电流的事实,激发学生思考“电流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让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中展开后续教学。此时运用信息技术,教师演示Flash动画,把用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电极反应这一微观变化模拟出来,进而弥补化学实验难以展现的微观世界的动态变化,形象、直观,学生容易理解。逼真的动画效果、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相互融合,学生通过调动眼、耳、脑等感官体验,学习经历得以丰富,学习时空得以拓展,再加上动画的运用可以随机地穿插在学生实验以及教师讲解之间,教学手段得以优化,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用活足:增进深度理解的诀窍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教学法是化学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不是所有内容都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的,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肢体语言来启发学生,或者请学生上台演示。如在学习“烯加聚反应”时,两位同学面对面双手牵在一起,当反应时,将连接的各自一只手打开伸出来,然后把伸出来的手再互相进行连接形成聚合物。在学习《化学平衡》中“勒夏特列原理”时,其中的“削弱”学生较难理解,这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讲授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同学理解。比如可以这样说:“夏天由于天气炎热,同学们在走路、做操时总是尽量往阴凉而没有太阳晒的地方走、站;而冬天正好相反,同学们走路、做操时总是尽可能往温暖有太阳晒的地方走、站;另外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大部分的人总是往不太拥挤的地方移动。这可以类比为化学平衡的移动总是向着‘削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像这样借助肢体语言,或者以某种比喻、生活中的事例融入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某些抽象的知识。

札记足:技能实现质变的途径

课后反思有利于教师实践知能的提升。反思之法,总结下来大致有以下三点:一是总结成功的经验,将好的案例、教学方法随时记录下来,并迁移到以后的教学中。如高一教材“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的教学,初次上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室制氯化氢气体”的装置图,教师点拨,然后学生动手搭建装置,教师分析组建此装置的原理及注意点。应该说教学内容也能基本完成,学生也能掌握,但是总觉得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欠缺的。所以,后来尝试小组合作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的内容,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合作,制订方案,然后请小组代表作交流发言,对交流过程中好的方案进行表扬,不足的进行修正,学生学习的气氛浓厚,参与面广,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二是记录教学中的不足或失误,通过分析失误的原因,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修正。三是搜集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学生的困惑一般是教学的难点。只有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适切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当然,随时记录课堂上的灵感也很重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这些灵感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足”教学是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只有对合理的科学做法及时总结,对无效的做法及时反思改进,才能不断前进,这既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必由之路,也应该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作者单位: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化学实验同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最酷的太空实验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