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儿在歌唱

2019-11-03 12:46曾轶
教育·综合视线 2019年9期
关键词:木棉读书笔记鸟儿

曾轶

我们的校园有四棵木棉,与楼齐高。每年二月至四月,木棉花开,仿佛向大自然发出了邀请,鸟儿们奔走相告、长途跋涉赶来赴约。

最早报到的是暗绿绣眼。木棉刚刚结出花蕾,这些鸟儿就急匆匆地飞来,像赶早自习的孩子,生怕迟到。绣眼是我国四大鸣禽之一,生性活泼,叽叽喳喳地唱个不停,藏不住满心的欢喜;接踵而至的是红耳鹎,它们更是兴高采烈,呼朋唤友,上下翻飞,一点也不担心其他鸟儿会打扰到它们。

随后大部队从天而降,噪鹃、八哥、椋鸟、鹊鸲、斑鸠等,还有几种叫不出名字的鸟儿。它们从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啄食花蜜,有的寻找叶缝中的小虫子……

上午九、十点钟,是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校园里就像在开演唱会,鸟儿们你方唱罢我登场,大显身手。暗绿绣眼算是通俗歌手,使劲炫技卖弄歌喉,歌声华丽且矫情,很想在大家面前亮嗓子;红耳鹎是民歌小妞,有点儿扭捏,但还算婉转悠扬;噪鹃像極了一身黑衣的摇滚歌手,扯着嗓子,嗓音高亢而又矫情。我倒喜欢听红耳鹎的抒情小调,也喜欢听噪鹃此起彼伏的大嗓门;虽然前者悦耳,后者闹心。

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忍不住停下手头的活儿,侧耳细听,好奇地想,鸟儿在唱些什么呢?

嗓门最大的噪鹃,为杜鹃科噪鹃属,又名哥好雀、嫂鸟、婆好、鬼郭公。主要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南太平洋诸岛以及我国台湾及华中、华南、海南等地;活动于丘陵、森林、村落以及居民区附近树木茂盛的地方。噪鹃生性警觉、害羞,平时难得见其踪影。只有在每年的春末,繁殖期至,雄性噪鹃求偶,放声高歌,摇身一变,成了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歌唱家,人们才得以惊鸿一瞥。

它们时而声音悠长,时而高亢、刺耳;自然有人不乐意,觉得太吵。在有些人看来,噪鹃是扰乱校园宁静的罪魁祸首,最好能请人把它们赶走!

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一个人来。

前段时间,我们班上一高个子男孩,写了一篇《一到冬天就想谈恋爱》的读书笔记,里面有一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句子:“好想谈恋爱啊;与喜欢的人相依取暖,把双手伸进她的口袋,再大的风也不害怕;尽管我很想去尝试,但我还是抑制住自己,不是不行,只是未到时候……”

面对这篇读书笔记,作为老师,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毕竟只是14岁的孩子,是找他来批评几句?还是装傻充愣视而不见?还是……因为我在班上宣布过,写得好的读书笔记,要以手抄报的形式“公之于众”。 老实说,文章内容并无不妥。行文流畅、活泼,无论怎么挑毛病,我得承认,文章写得棒极了!可是不知咋的,在心里为孩子的才情喝彩的时候,又隐隐不安。

我决定,先找孩子聊聊。

“老师觉得你的文章写得很好。想在班上读你的文章,并在习作栏张贴。你看行吗?”

“没问题啊!谢谢老师。”孩子先是紧张,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听我一说,咧开嘴笑了。

面对孩子的坦然,我突然觉得有些担忧,如同木棉开花,鸟儿唱歌,再正常不过了。有时候,真的是我们想得多了。 我当即决定,给孩子作文A+,在班上表扬,并张贴在班级优秀习作栏里。

点评课上,当听我点评这篇文章,同学们最初有些新奇,有些兴奋,接着很快陷入沉思。这节课,格外安静。我清楚记得,当我表扬这位同学时,窗外的玉兰树上,一群鸟儿正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我一下子内心敞亮,所有的担忧一扫而空。

不是吗?这是生命在萌发,在涌动,在歌唱;为什么要赶走这些会唱歌的鸟儿呢?我们老师的职责,不就是要努力去发现,去倾听,去赞美这些春天的声音吗?

有人说,鸟是树的花朵,树是鸟的知音。每年花儿与鸟儿相约,也是孩子们与春天的约会;作为教师,应该正确引导他们,并发自内心地为他们祈祷与祝福。

(作者系深圳市罗湖翠园中学初中部副校长)

猜你喜欢
木棉读书笔记鸟儿
爱读书与读书笔记
容时哥哥
南疆木棉红似火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最暖的春风
“四招”记好读书笔记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南国丝木棉
鸟儿排排站
嘘——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