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服饰结构与纹样工艺研究

2019-11-04 07:17北京服装学院北京100029
流行色 2019年8期
关键词:马尾侗族纹样

仇 欣(北京服装学院,北京 100029)

我国有着较为久远的服饰历史,衣食住行,“衣”排在首位,说明“衣”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生活要素。服饰的存在不只是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它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化价值。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不同的服饰文化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价值和民族传承。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民族历史悠久,因其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特征,形成了独有的地域服饰特征。侗族服饰在2014年列入第四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侗族服饰特征

据史料记载,侗族的先民越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会种植葛麻和苎麻,利用其纤维织成麻布来制作衣服。随着社会进步和社会变革,大部分地区侗族男子服饰逐渐汉化,头部包长头帕,身穿对襟短衣,下穿大管便裤。中国传统服装按照形制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一部式和二部式两个大的类型,一部式即上下连属的服装样式,二部式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分制的服装样式,侗族女性服饰的主体部分大多属于二部式,即上衣下裳的样式,下装有裙装和裤装两种形式。

二、侗族服饰结构与纹样工艺特征

1.侗族服饰裁剪方式与服饰种类

中国传统服饰的裁剪方式主要是平面的直线裁剪方式,服饰呈现“十”字平面裁剪结构。侗族服饰也不例外,构成衣服的裁片以直线为主,造型简洁朴实,在结构上较为简单,没有过于复杂的服装样式。虽然侗族服饰结构简单,但是有着丰富多彩的纹样和装饰艺术。侗族服饰将花纹立体设计,与平面纹样和谐统一,相互呼应,三维空间的纹样设计弥补了平面结构的单调感,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侗族服饰种类繁多,款式和纹样也独具特色。据不完全统计,侗族共有二十六种服饰、十五种绣法的装饰图案、八种纺织工艺,配饰和图案种类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审美特征,侗族服饰崇尚素雅的深色底色,搭配颜色鲜艳的装饰,既显示出质朴、沉着和纯真的自然状态,又体现了侗族人民审美情趣。

2.侗族女子服饰分析

(1)侗族女子服饰结构特征

侗族人民在节日或重大活动时穿盛装,日常服饰为便装。侗族女子日常服装为对襟、斜襟或大襟,清末和民国之前侗族大襟为左衽,解放后考虑是受汉族文化影响逐渐变为了右衽。这是一件侗族黑地马尾绣女服(图1),为寨嵩地区侗族的冬季女式外套,通常穿在长袖长衫以外。整件上衣表布为黑色库缎,里布为蓝染平纹棉布,袖口另附艳绿色绸里。形制为右衽,左前片从中线延长出宽搭门为门襟,上至衣领,下至衣摆以上约十厘米处,形似“凸”字,这种门襟形式称为“琵琶襟”,是侗族盛装独有的门襟样式,所以琵琶襟和纹样装饰必是一同出现,没有无装饰的琵琶襟便装。门襟及袖口镶拼了多层彩条、织带及马尾绣宽饰边,搭配有五枚錾花铜扣,一字直扣袢。领口为平面圆领连袖,连体中分袖,袖口多层翻折,穿着时会露出内套长衫的长袖。袖口和下摆呈微喇叭状。衣长至臀部,收腰设计,左右侧缝开衩,袖子中间和门襟处均有拼接,考虑是由于布幅的宽度限制进行的拼接,袖子和门襟这两处的拼接都是直线裁剪,这种裁剪方式可以提高面料的使用率,减少浪费。穿着盛装时,除上衣外,下身为代表性的侗族女子下装百褶短裙,裙子长度一般及膝,下配绑腿包裹小腿。图1这件为单片围合式百褶短裙,蓝黑色单层棉麻面料,另搭配菱形肚兜,腰部前后均系五彩围腰,再配上各种银质头饰颈饰等。

图1 侗族黑地马尾绣女服

图2 尚重侗族马尾绣女服

图2 是尚重地区侗族马尾绣女子服饰,与图1侗族黑地马尾绣女服同样属于侗族女子盛装,形制十分相似。青色底布右衽琵琶襟,袖长较图1款略短,袖口与门襟绣有花袖围。下装青色为底的细褶短裙,整套服装造型种类多,配饰精致华美,整体穿着时腰间系宽大的方形围腰,百褶裙里搭绣花长裤,装饰精致华丽。这两件侗族女子盛装虽属于不同地区,但服饰形制、装饰手法和服饰功能基本相同。

(2)侗族女子服饰纹样特征

侗族服饰纹样多由侗族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和神话传说衍生而来,结合大自然的花、鸟、草等素材通过刺绣的手法表达出来,应用在侗族服饰上,是侗族的文化传承在服饰上的表现形式,记录了侗族历史变迁,表达了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对幸福生活的期盼。侗族的服饰纹样品种丰富,大致可以从题材、造型风格上进行分类。按照题材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器物类、抽象几何类。按照造型风格可分为具象或抽象的纹样。植物纹中的树纹、竹纹、蕨芨纹比较有代表性,动物纹中的龙凤纹、蛇纹、鱼纹、蜘蛛纹,应用广泛,器物类中的井纹、葫芦纹等在织锦上有所应用。侗族服饰在装饰手法上采用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或者对称装饰艺术,独具韵味。

图1这件侗族黑地马尾绣女服中运用了题材里动物类纹样中的龙纹和蝴蝶纹,搭配花草纹。侗族崇龙的历史悠久、造型各异,有独自为画面主角的,也有与凤纹相搭配设计的,也有以对龙造型出现的。侗族的龙纹造型分为团龙、曲体龙、抽象龙。这件侗族马尾绣服饰纹样就是以对龙造型出现的,是一个三节曲体龙组成的双龙抢宝纹样(图3)。衣襟转角处装饰有蝴蝶纹样(图4),边缘处装饰有花草纹制成的条状图案。

图3 双龙抢宝

图4 蝴蝶纹样

(3)侗族女子服饰工艺特征

侗族黑地马尾绣女服(图1)领襟和袖口装饰了精美的刺绣和织锦,细节如图5所示,门襟的刺绣色彩丰富,配色和谐俏丽,纹样华美,装饰手法运用了贴绣、皱绣、马尾绣等刺绣手法。贴绣,就是将绣好的有外观造型的绣片贴在需要装饰的部位,服饰的颜色作为底色,边缘用窄窄的金边作为装饰,作为绣片和服饰之间的缓冲,增加整体色彩的丰富性,增强立体感。当绣片往服饰上贴时,首先用线钉将其一节节地固定在衣片上,使边缘更加光滑,同时用彩色的丝线锁绣,固定边缘。如图5所示,门襟和袖口处的绣花都是采用贴绣的装饰手法。

皱绣用各式花辫作为基础,依照设计的纹样,用单针穿线将花辫从外向里折成小折按层次堆叠整齐,堆叠之后的纹样脱离了平面造型,呈现出立体效果。如图6所示,图中龙纹的躯干部分就是运用了皱绣法装饰在服饰中。

除了皱绣和贴绣,在这件服饰上还采用了马尾绣的刺绣工艺。制作马尾绣需要用特别的技艺和办法制作。首先先取三至四根马尾作为马尾绣的芯,把白色丝线手工紧密地缠绕包裹在马尾上,成为预制绣花线,然后将这种包裹马尾的白丝预制绣线作为纹样的轮廓盘绣在勾画好的刺绣纹样上。最后在盘绣好的马尾绣轮廓中央填绣运用其他刺绣工艺绣制的纹样。马尾绣和皱绣是侗族服饰刺绣工艺中的立体构成,与二维平面的平绣、贴绣等刺绣工艺创造出侗族服饰的立体景观,这件服饰的空余部分还缝制了亮片作为装饰。

图5 贴绣

图6 皱绣

三、侗族服饰应用方法探析

侗族服饰装饰复杂,服饰工艺精湛,配饰精美。经过历史的洗礼留存至今,形成了侗族独特的意识形态和审美特征,是民族文化中一颗灿烂的明珠,是中华民族珍贵的宝藏,需要我们保护、发扬、学习和借鉴。侗族服饰产生于特定的生活环境、历史环境和社会条件下,服饰作为侗族人民表达理想追求和表达世界观的载体被赋予了新的寓意。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侗族服饰变化具有传承性,在各时期都没对传统形式进行彻底否定,而是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加入时代特征和新的审美元素,发展和创新原有的服饰形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国家文化自信理念的提出,传统民族文化得到了振兴,越来越多的民族服饰元素登上了国际舞台,民族元素服饰发展空间广阔。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对服装的要求不仅停留在个性和美观性上,而是更加注重服饰的功能性和文化内涵。流行趋势的快速更迭对服装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服饰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依然存活在现代服饰环境中,必然有其优越性,在新的时尚环境下,侗族服饰应结合流行趋势和现代审美从服饰结构、纹样、工艺等方面研究传统服饰特征与现代服饰特征各自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进行传承创新。侗族服饰种类繁多,服饰结构和纹样独具特色。在服饰结构方面,可以使传统服饰结构与现代服饰结构相融合,改善传统服饰不贴体的平面裁剪方式,运用人体工学原理,使其满足当下人类生活服饰需求,做到既保留传统结构特征又符合现代审美理念。在纹样方面,可以将侗族服饰传统纹样元素进行提取、整合,将构成纹样的元素打散重新排列组合或是添加现代符号元素的方式进行创新设计,保留侗族服饰纹样的文化内涵。将侗族传统服饰元素结合现代经济、社会、文化需求,打破单一的应用方式,使其与时尚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符合现代审美,使民族服饰文化合理地应用于现代设计之中。

结论

侗族服饰凝结了上千年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侗族几千年来民族文明、宗教信仰和审美的表现形式,记载和见证了侗族的发展演变,侗族服饰作为侗族历史文化变迁和发展的载体,具有深刻的社会性和种族印记。本文通过一件侗族黑地马尾绣女服,分析其裁剪方式、结构、纹样及工艺特征,见微知著,分析了侗族精美的服饰纹样和服饰工艺。并且通过服饰表面构成元素,了解了纹样、工艺背后蕴涵的侗族的传统民族文化内涵。侗族服饰结构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和功能性,承载着民族文明内涵与吉祥寓意,是设计中宝贵的灵感来源,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服饰元素将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

猜你喜欢
马尾侗族纹样
藏族传统纹样中几何纹样的类型及其文化解读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扎马尾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袁飞纹样设计
经典的艺术几何纹样
马尾朝哪等
贴近大地:侗族栖居之所的智慧之思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神经损伤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