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绘本发展低年级聋生语言思维能力的方法

2019-11-04 12:39张彩霞
读与写 2019年31期
关键词:聋生金鱼图画

张彩霞

(广东省惠州市特殊学校 广东 惠州 516001)

绘本是指以手绘图画来讲故事的儿童读物。绘本以画为主,字少而画面丰富,以画传达故事情节,很符合定年级聋生早期阅读的特点和习惯。专家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

一项研究表明,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70%来自听觉,30%来自视觉,在日常生活中,聋生要靠视觉来获取全部信息是非常困难的,这也就造成了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句子颠三倒四,语义表达不清,用词不准等现象的存在。而绘本是以图画为主导,配合简短的文字,这样的方式非常符合聋生的认知规律,为此我们学校选用了绘本作为低年级聋生发展语言思维的辅助材料。在绘本的运用中,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做到层层递进地应用绘本,发展聋生语言思维。

1.看画学话

在聋校,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汉字以后,灵活运用对学生来说就很难,因为他们实践语言的机会很少,我们就运用绘本来学习语言。因为绘本给了聋生的阅读一个轻松的起点。

比如学习绘本《我爸爸》,出示第一页,学生观察、叙述图片内容以后,我们就出示句子:这就是我爸爸,他真的很酷!“酷”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他们没学过,也不懂是什么意思,这时候,我不进行指导讲解,会读就行。依照相同的方法学习下面的绘本。(1)我爸爸什么都不怕,连坏蛋大野狼都不怕。(2)他一跳可以跳过月亮。(3)还会走绳索,而且不会掉下来。(4)他敢跟巨人摔跤。(5)在运动会比赛中,他轻轻松松地就跑了第一名。在聋生熟读记忆这些句子的基础上,自然地就理解了“酷”的意思。

2.忆画背话

聋生的视觉优势,让他们养成记忆画面的能力强,但是背诵的能力差。我们就借着绘本的图画,训练学生背诵的思维。还是以绘本《我爸爸》为例。学完绘本的第一部分,我就跟学生一起回忆,这一部分有几幅画,第一幅是什么?第二幅是什么?一幅一幅的画面经过学生的思考展现出来,第一幅画用哪句话来说?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遵循画面的内容,逐步生成语言,图面与语言结合起来,解决了学生只能比划不能背出具体句子的现象。这样的一些练习,还能进一步训练聋生的逻辑思维,养成背诵的习惯。

3.画外说话

有些绘本的设计会出乎大家的意料,我们就借助这样的绘本拓展聋生的想象力。如《小金鱼逃走了》我跟学生一起讨论:小金鱼还会逃到哪里去?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小金鱼逃到树上去了,有的说小金鱼逃到马路上去了,不管他们说得怎样,只要句式对就行。《好饿好饿的毛毛虫》中“星期一,它吃了一个苹果”,运用这一句式,让学生想:星期二、星期三……充分利用翻页功能让学生猜测,开放学生的发散思维。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借助语言材料并以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有了一定的思维方式做支撑,能更快更好的促进聋生语言的补偿。

4.仿画写话

在学习完一本绘本后,我都会根据这本绘本的特色,跟学生一起画编相似的绘本,如学完《我爸爸》后,我把绘本中爸爸的头像换成班级里某一个孩子爸爸的头像,让他说说他爸爸能干什么,师生一起动手画出相关的图片,选取相关的照片,拼拼、贴贴、画画,并说出相关的句子,写下来成为自己的绘本作品。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方式,绘本站在儿童的角度描摹日常生活,表达方式灵活,这样的形式是聋生学习语言,灵活运用语言最好的蓝本。

绘本图画与句子紧密结合的表达方式,对聋生学习语言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从绘本开始,他们爱上了阅读,并且对背诵与表达不再畏难,灵活用语言的能力逐步提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绘本的引领下,聋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语感已初步养成,为更好的学习语言打下了基础。

猜你喜欢
聋生金鱼图画
可爱的小金鱼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美术,让聋生就业多一些可能
小金鱼
小金鱼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
图画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