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前牙骨量不足GBR+个性基台美学修复1例报告

2019-11-05 12:50石前会廖健伍超周倩李芳
贵州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二氧化锆基台全瓷

石前会 廖健 伍超 周倩 李芳

(贵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种植科,贵州 贵阳 550004)

上颌前牙美学区因外伤而导致恒牙缺失的病例较为常见,缺牙区因长时间缺少功能性刺激而发生牙槽骨的吸收,造成缺牙区牙槽骨唇舌向宽度缩窄,软组织塌陷,严重的软硬组织量不足使种植美学修复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临床中已有多种修复技术用以改善前牙区软硬组织不足造成的美学缺陷,包括引导骨再生技术[1]、使用牙龈颜色的丙烯酸树脂、在修复体颈部加龈瓷[2]等。现将1例上颌中切牙缺失通过种植体植入术同期GBR后利用个性化全瓷基台修复病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患者赵某,女,38岁,因上颌前牙外伤缺失1年,于2018年2月7日就诊于我院。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外伤致21缺失,未曾修复,现自觉影响美观及发音,遂就诊于我科。口腔检查:颜面部基本对称,张口度张口型可,颞下颌关节无弹响,全口口腔卫生尚可,牙列中部分牙面见色素沉着,牙龈无红肿、溢脓。21缺失,缺牙间隙可,缺牙区牙龈唇侧形态凹陷、颜色粉红、质韧。锥形束CT结果显示:21缺失,缺牙区牙槽骨吸收明显,测量唇舌向宽度为4.55 mm,垂直高度为11 mm。初步诊断:(1)上颌牙列缺损;(2)21缺失。

1.2治疗设计 21种植体植入术+同期GBR技术,术后3~6个月临时基台和修复体行牙龈轮廓塑形,术后6个月行二氧化锆全瓷个性化基台和全瓷冠最终修复。

1.3治疗方法 术前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碘伏消毒术区、铺巾, 按常规种植步骤于21处植入Astra系统3.5 mm×11 mm种植体,种植体平台位于骨下1~2 mm,唇侧骨壁缺损区域可见到部分种植体表面暴露,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 ,放置0.25 g Bio-Oss骨粉覆盖骨缺损区 ,表面覆盖大小为13 mm×25 mm Bio-Gide膜,一期非嵌入式愈合,放置高度为4.5 mm×4 mm的愈合基台,6个月后待种植体周围骨结合完成后复诊完成二氧化锆全瓷个性化基台+全瓷冠修复。

2 结 果

本病例最终完成修复后软硬组织形态良好,牙龈颜色自然美观,修复体形态与邻牙协调一致,牙颈部丰满自然,邻面接触关系良好,但有部分黑三角存在。修复后1个月复查种植体无松动,全瓷冠在位良好,未见破损,边缘密合性良好,拍平行投照X线片示植体周围未见明显骨吸收,无牙龈退缩及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牙龈颜色粉红,质韧,牙龈乳头充满于邻牙间隙内,黑三角基本消失。患者对修复效果表示非常满意。见图1~2。

图1术后X线片图2全瓷冠修复体戴入1个月后复诊X线片

3 讨 论

个性化基台,即定制基台,是指根据种植体植入的三维位置、缺牙间隙的三维空间制作的基台[3],可弥补当种植体长轴方向或穿龈高度不甚理想时最大程度的美观、功能和稳定。个性化全瓷基台因其半透明性而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能,其中应用得最多的是二氧化锆全瓷基台,缺牙区修复后周围软组织与邻牙周围软组织颜色能达到较好的匹配性[4]。此外,其机械强度超过前牙的最大咬合力,可安全用于前牙区的美学修复[5],还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细菌附着率低,不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以及密合性较好等优势[6]。冼逢珠[7]等研究报道,个性化全瓷基台与钛金属基台相比,不仅在红白美学修复效果方面,而且在种植体周围牙周健康方面也优势明显[8]。针对本病例中缺牙区为前牙美学区,且唇舌向骨量不足,传统的成品金属基台因形态单一,在前牙区软硬组织不足或种植体肩部位置过高时会有不同程度金属颜色的暴露[9],修复后常常出现黑三角[10],牙龈颜色 “返青”现象。本病例患者因时间及经济方面的原因拒绝临时冠对牙龈塑形,进一步增加了最终美学修复效果风险。因此考虑到诸多因素对最终修复体美观性的影响,我们根据患者的个性化需求选择了二氧化锆全瓷个性化基台修复。修复后未出现明显的黑三角,牙龈颜色未出现“返青”现象,形成了良好的软硬组织形态,患者对最终的修复效果表示非常满意,但由于随访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综上,个性化全瓷基台较之传统的成品基台,更加符合“个性化治疗”的理念 ,满足不同的患者条件和需求,弥补软硬组织不足造成的美学缺陷,兼顾生物机械和美学性能。

猜你喜欢
二氧化锆基台全瓷
不同修复基台经循环加载后的扭矩丧失和基台沉降
45例种植体基台螺丝失能情况回顾分析*
纳米t-ZrO2的制备及交联胍胶压裂液的研究
种植固定修复中基台机械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种植修复基台的选择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效果观察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