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评价的“史、思、似、诗”标准

2019-11-05 05:32尹才干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评价标准小说

摘要:从宏观角度关照,尹才干首次提出了当代小说评价的“史实性、思想性、似非性、诗意性”标准。这是小说创作成功必备的显著的文本特征,也是评价当代小说艺术质地的四大主要指标。

关键词:小说;史思似诗;评价标准

关于小说是否有评价标准,众说纷纭。笔者肯定认为,大家只要承认小说是一种具有品格独立的文学样式,就应该承认它具有独立的标准。它不仅有微观评价标准,而且还有宏观的评价标准。这是因为,小说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艺术概括,通过叙述人的语言来描绘生活事件,塑造人物形象,展开作品主题,表达作者思想感情,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换句话说,叙说而呈现的是人物文学化的生活故事,彰显的是人物间的价值关系,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等故事和关系。对于这些故事和关系,是可以也应该能够进行艺术评价的,其多少、虚实、优劣也是可以比较地模糊性地进行量化的。

从宏观角度关照,当代小说评价标准,主要是指对小说反映的内容(包含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现实、未来等内容)的评定的量标,具体表现在“史实性、思想性、似非性、诗意性”(简称“四性标准”或“史、思、似、诗”标准)四个方面。至于情节、环境,描写(正面、侧面,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身份、相貌、体型、穿着等)、叙述(顺叙、倒叙、插叙)、抒情(直接、间接)、矛盾、配角、修辞等形式、技巧都是服从、服务于内容的,都属于小说的细小构件,属于微观角度的写作要素。

“史实性、思想性、似非性、诗意性”是小说创作成功必备的显著的文本特征,也是评价当代小说艺术质地的四大主要指标。

史实性:这里的“史实性”,不是历史本来面目的真实性,而是通过艺术处理的艺术化的“历史事实面目”。小说的内容总是艺术地反映某一段时期(一个或几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环境,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的及其相关群体的性格和命运,表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冲突。其不断生长的多重思想主题与故事,不断叠加着人物经历的历史,成为某一特定阶段的历史与社会的缩影。

思想性:小说隐藏的深层次的理性内涵,小说中人物、现象、环境与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人物、现象、环境的理性显影,是用精神营造的广阔空间。小说的人物和故事,毋容置疑,隐含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和对生活的认识,这就给读者带去了“思”与“想”的精神空间和余地,让读者在阅读小说文本过程中感悟到面对世界时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获得心灵的震撼或温润,心智的某种暗示或启迪。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思想性,大多体现在小说为我们开拓了什么样的新颖的精神空间——小说面对世界时,发现了新的什么,说出了新的什么,作品最终的精神向度是否深刻揭示出了人类生存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困境和希望。

似非性:指新创作的小说作品呈现出与已面世的作品(自己的或别人的)的不相同性、非雷同性,换句话说就是小说作品的创新性。小说作品的创新度越高,小说作品的成功率就越高;反之,则相反。创新是超越前人,以独立的、别具一格的、创造性的姿态发展艺术表现内容、方式、方法和艺术理念。小说的创新性是小说作家艺术功底之最高体现,也是小说艺术水准之重要评价标准,小说生命力的关键之关键。要发展小说的艺术性,要使小说的艺术魅力充分显示出来,就必须不断地否定再否定,突破再突破,创新再创新。唯有如此,小说才能因其独特的创新性而赋予的永恒魅力,永存于文学史灿烂的星空中。

诗意性:小说是语言的艺术,无论是“生活纪实”的作品,还是“艺术虚构”的作品,它的语言都必须有“文(文采)”。古人云,“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古今中外的文艺创作实践表明,有文采的文本,是容易流传久远的。因此,文本語言的“弦外之音”、“隐忍意义”、“发散张力”,都属于“文”,都会产生吸引读者阅读欣赏之引力的,都会带给读者“诗意”之审美的。

有了“史实性、思想性、似非性、诗意性”的小说评价标准,可以减少新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复杂因素对评价的影响,如西方后现代解构思潮成为评价标准的影响;商业文化使文学严重边缘化而倾斜评价标准的影响;游戏文学和消费文学成为创作主流,从而产生的对文学评价标准的影响;看重票房收入、销售数量的评价标准的影响等等;可以杜绝简单化学术风气盛行,个人意气和意识形态姿态盛行于小说评价中;可以杜绝“经典”、“杰作”、“大著”、“大师”、“宗师” 等各种不负责任的溢美之词泛滥成灾,完全情绪化的、极端化的“酷评”见诸于各级大小报端、电台、电视台、网络。

总而言之,小说具备了“史实性、思想性、似非性、诗意性”的特质,便有了浓郁而厚重的历史感、深刻而广泛的思考点,匠心而独具的新颖性,诗意而生动的欣赏性,入世而流传的可能性。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的观点,从“史实性、思想性、似非性、诗意性”的特质入手,评价小说艺术质地的优劣,可以更准确地认识我们的小说创作传统,判别和鉴赏其中真正的经典,把握小说创作的规范和方向,同时也更能准确地给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解读小说的钥匙。

2019年6月21日于重庆北碚西南大学

作者简介

尹才干(1962— ),四川 武胜人。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四川格律体新诗创研会副会长。被誉为:“中国当代图像诗歌第一人”“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

发表作品100余万字,入选《中外图像诗选集》《2014年中国歌词精选》《中国散文大系》等数十种选本。10余篇(首)诗歌、歌词、散文、论文被选入《汉语写作》《文学概论》《文学理论新编》《文化创意与文案写作》《广告创意与表现》《大学语文与应用》等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为国内外数百所高校使用。《火车》《伞》《鱼》《电线杆》等被选作中、小学实验教材。

图像诗被列入2014年全国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研究内容,收入多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

猜你喜欢
评价标准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报刊小说选目
倾斜(小说)
现行研究生教育评价体制下的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策略思考
小学英语教学的普遍现状及对策
浅谈广告摄影的创意与发展
高职软件技术实训考核评价标准构建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指标体系评价标准的研究
文学小说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