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平片与CT影像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比较分析

2019-11-07 07:08谢景桂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平片符合率椎体

谢景桂

(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苏州 215128)

脊柱爆裂型骨折是一种不稳定型脊柱骨折类型,一般是由暴力导致,椎骨呈现粉碎状,伴有碎骨块移位或者进入椎管的现象,压迫了神经与脊髓,造成椎体横径与前后径增大,同时也减小了椎体高度,增宽了椎弓根距[1]。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后突形状改变、局部疼痛等症状,对患者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临床中,因为脊柱爆裂型骨折的临床表现与椎间盘突出症及神经血管损伤非常相似,所以,经常结合影像学检查予以鉴别诊断,从而确定疾病类型,给予对症治疗。为此,本文现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X线平片与CT影像诊断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6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患者12例,男性患者24例;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68岁,平均为(45.81±4.67)岁;骨折原因:交通事故15例,高空坠落14例,跌倒7例。本次研究得到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知晓研究目的,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X线平片诊断:采用飞利浦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仰卧位,对前后位进行拍摄;之后取患者侧卧位,对腰椎侧位进行正位片拍摄。倘若患者为复杂骨折,应补拍双侧斜位平片。

CT影像诊断:采用西门子16排螺旋CT系统对患者进行检查,平扫加三维重建。具体操作如下:取患者仰卧位,沿着椎管垂直面进行扫查,上下扫查范围超出1节椎体即可,完成检查后,详细记录相关数据。检查参数设计如下:电压120kV,电流250mA,矩阵350×350,层厚5mm,层距5mm,重建层厚1mm。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检出时间及检出费用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数据录入专业处理软件SPSS20.0中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值检验数据差异性,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值检验数据差异性,P<0.05表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符合率

X线平片诊断检出符合率为80.56%(29/36),CT影像诊断检出符合率为97.22%(35/36),X线平片诊断低于CT影像诊断,比较差异显著(χ2=4.34,P<0.05)。

2.2 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时间及检出费用

X线平片诊断检出时间显著短于CT影像诊断,检出费用显著少于CT影像诊断(P<0.05),见表。

表 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时间及检出费用(±s)

表 对比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时间及检出费用(±s)

诊断方法 检出时间(min) 检出费用(元)X线平片 2.54±0.73 109.36±19.47 CT 影像 9.47±1.32 317.32±34.10 t 10.56 12.61 P<0.05 <0.05

3 讨论

脊柱爆裂型骨折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脊柱骨折类型,属于高能量创伤性骨折,非常不稳定,会对神经根与脊髓产生压迫,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与身心健康。一般而言,脊柱爆裂型骨折均是由外界垂直型暴力导致,呈现粉碎性骨折状态,致使椎间盘被挤入椎体夹板中,并不断向松质骨内部渗透,造成椎体表面呈现爆裂样形态[2]。在临床中,尽早确定骨折位置、椎管受损程度、移位程度等情况,有利于为后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目前,X线平片与CT影像检查是诊断脊柱爆裂型骨折的常用方法,且均具有一定的效果。

在脊柱爆裂型骨折临床诊断中,X线平片可显示胸腰椎异常改变、椎体脱位、骨折、椎弓根间异常等情况,但因为清晰度不高,导致一些轻微骨折显示效果不佳;同时,因为人体脊椎是由多种骨质重合构成,致使X线平片在椎体后缘骨折、椎间盘突入椎管等方面的显示不够清晰,易出现漏诊、误诊情况[3]。而对于CT影像检查而言,其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显示椎体受损程度,椎管变窄情况,后突畸形状态,可对脊髓狭窄、微小骨折变化予以清晰显示,临床诊断准确性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平片诊断检出符合率为80.56%,CT影像诊断检出符合率为97.22%,比较差异显著(P<0.05);X线平片诊断检出时间、检出费用分别为(2.54±0.73)min、(109.36±19.47)元,CT影像诊断分别为(9.47±1.32)min、(317.32±34.10)元,比较差异显著(P<0.05)。此研究结果与方艳琼、张政强[4]的研究报道十分相似,数据如下:X线组检出率为68.96%,CT影像组为96.55%,CT影像诊断高于X线平片诊断,对比差异显著(P<0.05);X线组检出时间、检出费用分别为(2.45±0.82)min、(110.25±21.25)元,CT影像组分别为(9.58±1.21)min、(328.21±35.21)元,比较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X线平片与CT影像诊断各具优劣势,即X线平片检查操作更加简单、易行,能够全方位拍摄患者腰椎骨折情况,且耗时较短,费用花费较低,但诊断准确性不高;CT影像检查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操作较为复杂,耗时较长,且费用花费也比较高,所以,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检查方式[5]。

综上所述,在脊柱爆裂型骨折诊断中,CT影像诊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但检出时间、检出费用也多于X线平片。所以,临床应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检查方法,以此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平片符合率椎体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