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县域民营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浅谈

2019-11-07 05:08刘爱华
经营者 2019年17期
关键词:民营经济问题对策

刘爱华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重组改革、民营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县城经济中民营经济的主导地位越来越稳定,很大程度上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左右并支撑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对县域民营经济的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予以足够的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

关键词 民营经济 问题 对策

根据多年来在县级市民营经济、中小企业部门的工作经验和调研分析,笔者对县域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方向和对策进行了总结并有一定看法,在此与大家分享,以供参考。

一、县域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关注和指导下,县域民营经济工作注重项目建设,扩大了企业规模,中小企业发展总体呈上长态势。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增长。但发展中仍存在问题和差距:一是缺乏辐射带动作用强大的企业集团;二是缺乏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的好项目、大项目,企业普遍研发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较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够;三是缺乏在国际、国内都叫得响且影响力大的名牌产品;四是产业化优势不突出,没有形成产业链,一些传统优势产业规模膨胀缓慢,至今没有真正做大做强。

究其原因,主要是魄力不足、活力不足、人力不足。

二、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思路

坚持一个统领,依托两个优势,培育三个一批,提升四个水平。即坚持以项目建设为统领,依托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重点培育一批支柱产业、培育一批骨干企业、培育一批名牌产品,大力提升民营经济的结构水平、中小企业的规模水平、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的质量水平,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重点突出、整体发展可持续的县域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

三、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举措

(一)调整思路,制定優惠政策

对传统产业分专题进行调研,通过对现状的了解,形成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按照“依托传统和自然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召集各有关部门进行专题座谈研究,出台发展意见,对各镇(街道、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发展民营经济的职责进行详细分工,制定明确的考核、奖惩政策,进一步调动镇(街道、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合力,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

(二)提高站位,优化工作作风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结合效能建设,针对存在的环保、安全等问题,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确立“四克服、四树立、四下功夫”的活动重点:一是克服“小富满”思想,树立积极谋划意识,在当好参谋上下功夫;二是克服“软职能”思想,树立各部门责任意识,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三是克服“不作为”思想,树立拼搏进取意识,在勤政实干上下功夫;四是克服因循守旧思想,树立开拓创新意识,在找准差距、自我加压、实现突破发展上下功夫。通过开展“重定位、新服务”活动,为中小企业做好政策引导;为民营经济打造“服务高地”、创优“政策洼地”。

(三)争取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一是抽出专业人员服务企业,申报“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瞪羚企业”“准独角兽”“独角兽企业”等国家、省、市级评优项目,建立“高质量高成长企业档案库”,为企业争取各种扶持政策,提升企业层次,创优品牌,做大规模。

(四)强化服务,促进企业发展

一是行业服务。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行业服务机构的公共服务作用。二是平台服务。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全方位为中小企业服务。三是展洽服务。组织企业参加“中国食品博览会”“中小企业国际博览会”等各种展洽会,为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积极搭建平台。四是培训服务。抓好民营企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型、管理型人才队伍。

(五)宣传推广,打造信息平台

通过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便捷地宣传各级政策、工作动态和行业信息,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开拓企业眼界的同时,推介宣传本地企业,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宣介平台。

(六)积极筹措,突破资金瓶颈

通过深入推进银企项目对接,最大限度启动民间资本,激活投资主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等,帮助企业缓解项目建设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通过网络纽带,第一时间让银企双方获取有价值信息,更快更优地为企业融资服务。

(七)腾笼换鸟,充分利用土地

现阶段,县域经济对土地的利用方式仍然是以粗放型为主,由于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或有意规避投资风险等因素,一些地区大量建设用地被企业囤而不建,土地处于长期闲置状态,“僵尸土地”亟待清理。另外,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土地资源越发紧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也日趋收紧。在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只有在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盘活闲置土地,提升土地利用效率,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八)保驾护航,监督维权投诉

设置中小企业服务热线,认真对待来自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关心民营经济的热心群众对各部门的投诉,及时处理答复,其结果可直接与年底责任制考核挂钩,为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为招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 梁惠清.县域经济发展对农民企业家成长培育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2] 梁惠清.县域经济发展对农民企业家的培育[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3] 钟大辉.用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02).

[4] 张骁勇,景喆.以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吉林农业科学,2008(02).

猜你喜欢
民营经济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探析民营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东辽县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考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