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核载”系统在自动化码头的应用初探

2019-11-11 09:07刘小燕徐春晖梁跃王骏张晓龙
航海 2019年5期

刘小燕 徐春晖 梁跃 王骏 张晓龙

摘  要:国内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继投产运行,集装箱码头作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显著提高。为顺应港口发展趋势,提高集装箱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管工作的效率,洋山港海事局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依托上海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的技术特点,研发了具有智能化积载隔离监管功能的“E核载”系统。本文对该系统的功能及特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自动化码头;智能化监管;积载隔离

0 引言

随着港口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相继投产运行。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动化码头于2017年12月10日正式开港,作为自动化技术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自主研发应用最广、绿色零排放的自动化码头,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港口行业在运行模式和技术应用上实现里程碑式跨越升级,对扩大上海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巩固提升上海港国际枢纽地位、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使海事安全监管服务与码头“无人”“自动化”特征深度契合,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同时确保“船畅其行,货畅其流”是海事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智能化监管服务理念,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开发了具备远程核查和实时监管功能的“E核载”监管系统,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远程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积载隔离核查,替代了人工登轮检查,初步实现了海事危险货物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1 “E核载”系统功能简介

上海港于2010年率先通过船载危险货物/污染危害性货物申报审批系统(EDI系统),实现了危险货物申报的无纸化,在推动海事智能化监管方向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本文中“E-核载”智能系统即是基于该EDI系统数据资源,集合自动化码头数据信息,以《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等基础数据库为支撑,通过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输出,从而实现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的实施实时监控和远程积载隔离核查。

1.1 “E-核载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根据积载隔离规则,将EDI申报系统中申报的危险货物集装箱贝位信息和码头实际的配载贝位信息结合,运用数据分析、图形展示的方法及时发现危险品作业、装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同时,通过系统实现危险品装载情况的远程监控,以此提高危险品码头作业监管效率,提升船舶、货物的通关速度,实现智能监管码头目标。

1.2 “E-核载”系统监管步骤

“E-核载”系统通过预配核载、实施核载及实配核载三步骤,实现自动化码头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的远程智能积载隔离监管。

(1)预配核载

预配核载是将自动化码头装船前的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配载数据与该轮在EDI系统中的危险货物申报信息、配载情况进行比对,如果出现箱数、类别、积载隔离位置等信息不一致的,依据积载隔离规则判断是否符合船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积载隔离要求;如果符合,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系统自动跳出“错误报告”,提醒核载人员错误详情,核载人员对相关申报情况、码头配载情况进行确认、核实,视情形决定是否重新配载。

(2)实时核载

实时核载是指将智能码头装船过程中的船舶配载情况定频次转播,系统对预配配载图、实时配载图、EDI申报的积载隔离图以及船舶的DOC证书附件进行核对,在免除执法人登轮环节给船方和码头装卸作业带来打扰的同时,强化装卸作业过程的事中监管。

(3)实配核载

实配核载是指将船舶装卸货作业结束后的实际配载图与EDI系统中申报的船舶积载隔离图进行对比,如果出现箱数、类别、积载隔离位置等信息不一致的,即自动弹出“错误报告”,提核载人员错误详情,核载人员对相关详情进行审核,对存在危险货物积载隔离不符合要求情形的,核载人员立即采取措施,通知码头、船方进行整改,确保船载危险货物安全运输积载隔离情况符合积载隔离要求。“E-核载”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2 “E-核载”系统的应用简介

2.1 船舶配载人工抽查

“E-核载”使用过程中,通过系统的“船舶配载信息”栏,随机搜索靠泊洋山四期码头的船舶配载信息,如图2、图3所示。随后,点击“船舶配载信息”按钮,出现该船舶所有装载危险货物集装箱的详细的贝位、类别及联合国编号信息,如图4所示。点击“船舶配载图”按钮,系统将给出该船危险货物积载图,再通过点击“积载隔离信息”按钮,弹出国际危规中的积载隔离规则,如图5所示。审核人员即可根据积载隔离规则,足不出户地对照船舶配载图是否符合要求,从而实现船载危险货物积载隔离的远程人工抽查。

2.2 船舶配载智能比对

此外,在系统审核界面上选择“船舶配载对比”,即可对船舶预配载的危险货物集装箱及实时或实际配载的危险货物集装箱配载情况实现智能化自动比对,如图6、图7所示。

如配载信息出现异常,则组件条目显示蓝色,说明预配载与实时配载发生矛盾,审核人员可通过核查EDI系统申报情况确定该危险货物集装箱是否按规定办理申报手续,同时,对照配载图核查船舶配载是否符合积载隔离要求。另外,还可与码头配载人员及时取得联系,确认该集装箱积载隔离位置的调整原因、积载安全的影响等情况,以确保系统提示可能存在的隐患在船舶离港前予以消除。

2.3 船舶配载信息的智能提示

在系统审核界面上选择“船舶配载信息提醒”,可借助系统提示选择范围内的船载危险货物积载隔离报错信息。审核人员可根据报错提示采取进一步核查,直至消除船載危险货物积载隔离的安全隐患。

自2018年10月投入运行以来,“E-核载”系统已实现对453艘次船舶35 842 TEU的智能监管核查,提示错误信息130次,经进一步核实,未发现不符合积载隔离要求情况。据统计,通过远程智能核载,共为到港船舶节省等候时间 500 h,在提升海事监管效能和码头通关营运效率的同时,初步实现了船载危险货物监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 展望

随着港口经济的不断发展,加强大数据的利用和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化监管服务将是海事部门实现转型升级的契机,“E-核载”系统应运而生,对洋山港四期智能码头初步实现了船载危险货物的“无人”“自动化”智能监管。

当然,“E-核载”系统尚处于发展初期,其积载隔离计算规则仅限于国际危规中积载隔离表的初步判断,对于特别的积载隔离要求还需人工处理。同时,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及软件友好界面等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研发空间。该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将进一步优化海事监管服务质量,助推智能化码头提升港口通关及营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