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竞技体育教育不足及完善方法探析

2019-11-11 14:14高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22期
关键词:高校

【摘 要】我国的高校教育中,体育教育是其中较为关键性的部分,能够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帮助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以来,国家体委和教委就李艾你和提出要从各高校选取优秀人才组成高水平运动队,这也引起高校体育教育体系的转型,使得竞技体育逐渐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本文基于此背景,谈论新形势下高校竞技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关完善方法,为我国的各高校培养更优秀更全面的体育人才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校;竞技体育教育;不足及完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45-01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高校方面对于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竞技体育的出现,也使得新形势对于竞技体育工作也提出更多的需求。各高校应该根据高校现状,根据大学生们的体育发展情况,去挖掘出高校竞技体育教育中存在的不足,big探索相关完善方法,为日后高校解决此问题提供更多的支持[1]。

一、竞技体育概述

以历史角度而言,竞技体育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着其内涵的,根据国外诸多学说和目前竞技体育发展现状来说,竞技体育是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挑战性、娱乐性、不确定性的身体性活动。随着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竞技体育的内涵已经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其已经不仅是游戏或娱乐活动本身的价值,而是更注重竞赛性、功利性和对抗性质方面,继而体现出更注重人体在最大限度内的潜在体能、心理及运动技能的发挥,目的即是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一种系统性的运动训练和竞赛活动[2]。

二、高校竞技体育教育存在不足

1.大学生竞技体育学习意识欠缺。

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竞技体育是没有正确认知的,这和高校没有正确性的将竞技体育相关内容普及有着莫大的关联,而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也较为复杂,如学生学习压力、科研压力大,学校没有竞技体育训练氛围或集体性活动等,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在竞技体育学校意识方面有所欠缺,自身对于竞技体育的意识也不够高。高校的竞技体育教育应该包括身体、心理及团队适应能力和协作能力,全面反映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实际训练中,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只要跟随教师的训练计划进行就完成竞技体育学习的目的,这种错误想法直接导致大学生们对于竞技体育的误解越来越深。

2.高校竞技体育项目单一、落后。

竞技体育本身具有项目繁多、娱乐性强、对抗性强等特点,但目前,许多高校都因为财政或地点等问题导致竞技体育项目单一或落后。经过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现在高校中最普遍的竞技体育项目就是“跑步”,因为“跑步”项目不存在任何经济性投入,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对学生们的身体素质、运动理论、技能知识都没有绝对限制,属于大众性的活动。还有一些诸如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篮球等传统型体育项目,也是一样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属于大众性活动。高校在为运动队设置项目时,会出现重叠或者盲目扩张现象,严重限制高校竞技体育教育的发展[3]。

三、新形势下高校竞技体育教育完善对策

1.强化大学生及教师竞技体育意识。

新形势下,想要完善高校竞技体育教育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大学生及教师竞技体育意识,提高双方对于竞技体育的认知度。为此,可以针对高校大学生设计更多的竞技体育课外活动,吸引大学生,使其产生主动学习或主动参与的意愿,继而实现自主训练的目的。同时也要转变学生们的固有竞技体育学习观念,并创建长期的阶梯型竞技体育教育目标和训练计划,引导大学生们自我监督,自我评估,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升自我,实现个人长远发展。同时,大学生要和教师共同配合强化竞技体育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继而提高其专业训练能力,利于日后的竞技训练和对抗性训练。

2.帮助大学生养成竞技体育的学习兴趣。

实际竞技体育教育中,教师可充分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点,组成自主学习小组,将动作训练设计的更具创新性,辅助调动小组内每位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兴趣要基于学生们个性化的特点,在了解学生们需求的基础上展开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教师可将难度大的动作分解示范,或者将动作以更加妙趣横生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监督学生们自主建立课外活动小组,自行开展活动,设计大型技术表演等,从活动中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要帮助高校学生们树立竞技体育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可先设立小目标或短期目标,逐步实现,实现过程中学生们的自信心会不断提高,继而更好的养成优秀的学习兴趣[4]。

3.帮助大学生制定合理的竞技体育学习计划。

体育教师要引导高校大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自我学习能力。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大学生们确定学习方向,并为之提供学习动力。学习计划的制定包括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指导,小组要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将学习计划更进一步精确,学生要根据自身能力范围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逐步完成一个个学习目标,直至完成学习计划,从强迫式学习转變为自主学习,实现竞技体育教育的目的[5]。

四、结语

基于传统的体育教育形式,大学生们已养成单一、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们对体育授课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没有独立性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而且,传统的教学形式中,要而不会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会让学生们对体育教育产生枯燥感和乏味感,进而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降低教学效果。而竞技体育却能够帮助大学生们发挥积极拼搏的精神,提升体育学习的热情,继而提高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连玉龙.新形势下我国高校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研究[J].文存阅刊,2018,000(04X):P.166-166.

[2]李昊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6(16):143-144.

[3]遆帅,徐继开.体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动[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40(5):126-128.

[4]范子哲.刍议高校竞技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协调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3):97-98.

[5]张选静,战国杰.新时期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困境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6):74,76.

作者简介:高锐(1980.03-),男,汉,研究生,体育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