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地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

2019-11-12 03:43范雅静何庆光黄祖丹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年17期
关键词:财政支出区域经济

范雅静 何庆光 黄祖丹

摘 要:本文利用广西地方财政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和农林水利事务支出的对数为自变量,地区生产总值的对数为因变量构建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广西各地区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计算空间权重矩阵和全局Moran指数,本研究发现地区经济发展确实存在空间依赖,适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模型结果表明财政支出对地区经济具有显著影响。为促进经济增长,政府应合理调度和优化财政支出,以协调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财政支出;空间计量

一、引言

政府对财政资源配置的偏好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结构来显示,同时也反映了政府在整个经济社会中承担的职能和充当的角色。伴随着广西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财政收入绝对额不断增加,来源途径不断拓宽,广西财政支出也出现较快的增长。庞大的财政支出规模,能否充分发挥财政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以更好服务全区经济,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过去,学者的主要从支出规模和结构两方面来研究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刘磁君(2010)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财政支出总量和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邹原(2012)使用广西壮族自治区 1978―2010 年的数据来对广西地区生产总值与财政支出之间的进行协整关联分析,并使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检验2007年以前各财政收支分类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表明,广西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但财政支出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基本支出、养老金和社会福利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然而科学和教育文化以及健康方面的支出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刘晓臻(2013)通过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以此来对内蒙古1978―2010年财政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内蒙古财政支出规模偏大,农业、林业、水利、国家管理支出及社会性支出均对内蒙古经济建设产生正向效应,然而经济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却没有产生较大的影响。

然而,过去许多研究忽略了空间关联对区域经济带来的影响。社会经济活动、人力资源的流动会受地理位置等因素影响,在空间上必然存在关联性,因此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有必要从空间的异质性角度来考虑财政支出空间效应的存在,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来研究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李晓欣(2014)对全国各省财政教育支出以及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分析,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地区经济发展确实存在空间依赖,证明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显著的,其拟合结果优于传统计量回归模型。

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研究财政支出对广西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空间权重矩阵,建立空间计量模型,旨在从经济和地理两个角度来研究地区公共财政支出对广西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采取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结合广西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空间区位因素对广西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克服仅仅以经济或时间因素分析财政支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不足。

二、模型理论

1.全局空间相关性

三、实证分析

1.全局空间相关性

由表1可以看出,仅有2016―2017年全局莫兰指数分别通过10%和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今年广西区内各市经济的增长确实存在空间相关性,否定了广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在地区空间分布上的随机性(传统计量模型中的假设),而且从数值上看,这种空间的差异正在逐渐扩大。

图1为利用GEODA绘制的2017年广西各城市地区生产总值的莫兰散点图。散点图的横轴代表归一化的地区生产总值,纵轴代表标准化地区生产总值的空间滞后值,散点图以平均值为中心,将图表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表示高――高正相关,位于这一区域的地区是经济增长的热点区域;第二象限表示为低――高负相关,第三象限表示为低――低正相关,这一象限为经济增长的死角区域;第四象限表示为高――低负相关。由图可以看出广西大多数地区属于第二、第四象限,比落在第一、第三象限的多,即形成高――低或低――高发展态势,这说明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布具有显著的聚集效应。由于全局莫兰指数表现出负相关,意味着一、三象限为非典型观察区域。

在图2中,位于第二象限的有崇左市、来宾市、钦州市、贵港市、河池市、防城港市、贺州市、百色市、北海市,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较高的是北海、钦州、百色;位于第四象限的有玉林、柳州、桂林和南宁;在非典型观测区域中,并没有城市位于第一象限;位于第三象限的有梧州。

2.局域空间相关性

图2为根据局域空间莫兰指数绘制的2017年广西各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局域聚集地图,由图可知除了南宁市聚集区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且莫兰系数为负。可见广西区只有一个高――低聚集区:南宁,即南宁这一高增长区域被其他低增长区域包围,说明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带头作用,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中心。但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是全区的政治中心,大部分资源、人口向此倾斜,在吸收了周边各城市的资源的同事,没能最大化发挥南宁应有的中心枢纽的带动作用来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从而造成南宁市一市独大的现象。

3.空间计量模型结果

本文以广西各市地区生产总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农林水利支出四项财政支出作为解释变量,建立空间回归模型。模型结果如表2。

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根据豪斯曼检验结果,应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而根据两个拉格朗日乘子检验,应选择空间滞后模型。根据模型结果,医疗卫生支出估计系数为0.3459,首先,从表2结果可以看出,医疗卫生支出对经济增长起正面作用,而教育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和农利水务支出的结果并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根据表3,空间自回归系数为0.4386,且通过1%的显著性检验检验,说明周边地區经济增长对本地区为正向影响,对本地区的经济有拉动作用。

四、结语

本文对广西各地区财政支出以及经济增长进行的分析,利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将周边地区生产总值 溢出效应以及当地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相结合,其结果更贴近现实。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周边地区经济对本地区经济产生正向影响。

通过对财政支出和空间区位对广西经济影响的分析,也为改善各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启示。首先,财政支出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确实存在着空間外溢效应,从这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有些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无法与财政支出增速相匹配,甚至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而有些地区财政增速低却有相对较高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所以政府应充分利用这一特性,合理的优化调度财政支出,以促进区内经济的增长。对于外溢效应较高,辐射强的地区应给予适当的补偿以此来弥补空间溢出效应带来的损失,促进正向溢出效应向外部充分发挥,这样既不会损失本地区的利益也可以协调区域的发展;对于财政增速相对较低的地区,区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以保证我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此外,经济聚集区过少,单靠南宁拉动全区经济动力不足,在这种情况下,高――低聚集的城市应积极寻求提高经济发展的机会,争取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通过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而周边的低-高聚集区的城市应积极配合相应的措施,共同发展。同时北海作为北部湾重要城市,柳州作为工业重镇,也可选择北海――南宁――柳州构成区域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带动桂南、桂中、桂东的经济,从而带动广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nselin L.Spatial econometrics.A companion to theoretical econometrics,2001.

2.刘晓臻.内蒙古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内蒙古财经大学,2013.

3.邹原.财政支出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金融经济(下半月), 2012(7).

4.郑华裔.我国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

5.刘磁君.广东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暨南大学,2010.

6.才国伟,钱金保.中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与财政效率竞争.统计研究,2011, 28(10).

7.李晓欣.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

8.彭锻炼.财政分权与地区社会保障服务绩效――基于空间计量的实证分析.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6(8).

9.汪柱旺,于瀚尧.财政支出与社会物质资本形成及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当代财经,2012(12).

10.马丽梅, 张晓.中国雾霾污染的空间效应及经济、能源结构影响.中国工业经济,2014(4).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财政支出区域经济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建议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监督的法律建议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