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行

2019-11-13 19:23
山东文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娄山关遵义会议红军

黑夜里的马灯

仲文娜

四月中下旬,我随单位组织的党性教育培训活动来到遵义行政学院学习。让我没想到的是,短短的几天学习,对我内心的触动竟如此大。在此之前,我从未到过遵义。我知道,遵义是一座红色革命城市。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中,我就学过闻名天下的遵义会议。但我对遵义这座城市,确实了解得不够多。

在这期间,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专题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听了专题教学课,让我对遵义会议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参观了遵义会议旧址、苟坝会议旧址,又前往娄山关重走长征路,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革命的艰辛和红军战士的牺牲精神;在枫香镇花茂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和湄潭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我们看到遵义市在乡村振兴和生态环保方面取得的惊人成绩。几天下来,我惊奇地发现,原来遵义是一座如此有魅力有活力的城市。它不仅是伟大的“转折之城”,还是一座全面发展着的现代化城市。

遵义富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的遵义会议、苟坝会议、长征途中征战娄山关、四渡赤水河等都发生在此。可以说,这是一片暴风雨洗礼过的土地,一片鲜血染红的土地。毛泽东当年在此写下著名词作《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在娄山关遗址,我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刻在巨石上的词作,内心激动不已。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战士们不畏牺牲、浴血奋战的情景,看到了苍茫大地上鲜血染红的夕阳……我们的双脚踏在这片土地上,怎能不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呢?

辽阔的天际,苍翠的山峦,蜿蜒的盘山路,高耸入云的杉树……我站在娄山关的栈桥上俯视远方,深深地被眼前的风景所震撼!遵义地处云贵高原,景色秀丽,风光旖旎,让人如痴如醉。所到之处,山峦苍翠,蓝天白云,宛若一幅幅山水画。徜徉于美景之间,让人流连忘返的同时,我想到那些为革命理想浴血奋战的红军战士,是他们用鲜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

学校给我们精心安排了现场教学,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苟坝会议旧址。不同于遵义会议的名气,很多人对苟坝会议可能比较陌生。事实上,苟坝会议在历史上同样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

苟坝会议旧址位于播洲区枫香镇苟坝村马鬃岭山脚,距遵义市50多公里。我们乘坐大巴,大约用了一个小时来到这里。司机把大巴停在了旧址北面的小路上,于是,我们沿着一条很窄的田间小径朝旧址走去。

现场教学老师介绍说,这里三面环山,东边是石牛山,西边是崖头山和银屏山,北边是马鬃岭,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坝子南北长约3公里,东西宽1公里,其坝子间有起伏状像睡葫芦小田坝,由马鬃岭脚渗出的二道地下水,汇成一道溪流自北向南流,称为白腊坎河。当时的会议地址选到这里召开,是因为敌机很难飞到这里来。即便是飞到这里,也是冒着巨大风险的,因为周围这三座山太高了。没想到,这连绵起伏的绿色山峦,成为会议召开的天然保障。我们一边慢慢走着,一边欣赏着苟坝的风景。不同于北方的山,这里的山上长满了高大茂密的植被,蓊蓊郁郁,苍翠欲滴。再往近处看,一片片绿油油的草地让人心旷神怡,一条丝带般的溪流缓缓流淌。小溪流隐藏在草丛间,不仔细看根本看不见。

走了没多远,一座木质结构有着典型的当地特色的四合院映入眼帘,当地人称为“新房子”。大门上方“苟坝会议旧址”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闪耀夺目。我们进入旧址内部进行参观。一张张雕塑铸成的桌椅粗粝而稳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栩栩如生,还原了当时的会议场景。毛泽东、张闻天等人当年睡过的床铺,用过的桌椅还摆在那里。几十年过去了,它们变得陈旧斑驳,却散发着一股潮润的香气。我情不自禁地伸手轻轻抚摸,仿佛回到了那段弥漫着硝烟的历史中……

边走边看,一盏陈旧的马灯忽然进入了我的视线!哦,莫不是那盏毛泽东当年提过的马灯?我心里默默地想到。果然,讲解老师介绍了它的来历,它正是那盏指引中国革命前程的马灯!

它看上去是那么普通,和所有的马灯别无二致。但是,恰恰是这盏马灯,照亮了那个漆黑的夜晚,改写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我久久地注视着它,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夜晚。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周围空无一人,一切都静悄悄的。毛泽东提着那盏马灯,踏上了去“长五间”的乡间小路。白天的会议决定让他焦虑万分,如果真的要进攻打鼓新场,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他决定要去找周恩来,说服他放弃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他一边走,一边思索着红军的命运和中国革命的前程。他想,遭受重创的红军才稍微恢复了一些元气,为了革命的发展壮大,决不能再有耗损……小路狭窄坎坷,马灯微弱的光亮不时地跳动着,却显示出巨大无比的坚韧。正是毛泽东的坚持,才避免了一场革命的重大损失。

从旧址出来,我们沿着另外一条蜿蜒的小径往外走。走着走着,我们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棵拔地而起的高大树木。它的树干粗壮,树枝繁密,树叶却少而稀疏,重要的是上面开满了鲜艳的红色花朵。在一片苍绿之中,朵朵红花显得格外耀眼。同事告诉我,它叫杜鹃树。我不禁感慨,原来杜鹃这么漂亮!远比我在家乡看到的杜鹃树要开得旺盛,开得鲜艳!同事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可是生长在鲜血染红的土地上,能不开得鲜艳吗?

我心里还想着那盏马灯。我想,难道不是那盏马灯的指引作用吗?它照亮所有一切大地万物,让它们向上、变美……

厚描往史 回访初心

刘洪浩

2019年4月18日-23日,如果不是参加省作协组织的党性教育培训,可能只是平淡无奇的六天,甚至中间因为是周末,会不会是在“睡到自然醒”之类的说辞中,消磨晨光,也未可知。幸运的是,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随着省作协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30名党员、干部的队伍,来到革命圣地、转折之城——遵义,走近党史、国史的第一现场,走近戎马峥嵘的万里长征,走近精诚

求真的遵义会议……

充实、深刻的外出学习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月,但是我依然觉得心得和收获是那么的浩瀚无际,遵义学习期间感触很深的伟人事迹、经典论述,不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齐整字符,而是具体为错落有致的蒙太奇镜头,一遍遍在脑海中回放,每一个镜头都仿佛是一条时空隧道,召唤着后人回溯光阴、重抵历史。

是的,这些细节镜头在我这样一名年青的文学研习者眼中,发散着丰富的灵韵光彩,历史不再仅能转述,而且可以“厚描”。

在查尔斯·E·布莱斯勒所著《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导论》中,“厚描”是一个引入注目的全新概念,文化诗学批评家专门把“厚描”从文化人类学引入到文学批评,通过“厚描”来集中呈现那些在任何文化实践中都会出现的、看上去无足轻重却又丰富的细节,来积极揭示在某种文化中正在起作用的内在力量。

借助“厚描”视角,我重新审视遵义学习期间的所见所闻,发现记忆中的每一个情节、场景,都像一颗钻石,完美折射着党史、国史丰富的历史蕴涵。

迈步从头越

1934年10月初的一天,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因为与军事顾问李德就第五次反围剿的作战方略发生分歧,被由瑞金红军总部下放到第五军团。虽然上级通知明确说刘伯承是来当军团参谋长的,但第五军团的军团长董振堂、政委李卓然仍然非常热情地欢迎刘伯承的到来,还直接安排他第二天下午,在军团驻地庙宇的大殿里为军团营以上干部作部队转移的动员报告。本来应该先跟大家介绍一下刘伯承新任军团参谋长的身份,可主持会议的董振堂却直接说:“现在请刘总参谋长讲话。”刘伯承听董振堂这样介绍,略一迟疑,本想把自己被贬职的经过跟大家说清楚,转念一想,红军一线指战员在枪林弹雨间,其实已经在教条主义和实事求是之间默默做出了选择,于是改了话题:“同志们,我们这次反‘围剿’,不叫打仗,叫‘挡仗’,敌人呢,也不叫打仗,叫‘滚仗’。敌人凭着他优势的兵力、现代化的装备,像个大石磙子滚过来,我们还硬用人去挡,当然要吃亏啰。”这一生动的比喻,形象而深刻地概括了第五次反“围剿”战略战术上的失策。大家频频点头,会场顿时活跃起来。他继续说:“任何军事家都懂得,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我们和蒋介石打仗,是弱军对强军的作战。蒋介石几乎控制了全国地盘,有几亿人口、几百万军队;而我们中央革命根据地只有300万人口、十几万红军。可是有的人就是不承认这个现实情况,不顾条件地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要和人家打正规化的阵地战,这样,实际上把主动权送给敌人,使自己置于被动挨打的地位。一年来的战争事实证明,我们红军的广大干部和战士是英勇善战的,但是我们的战略战术有问题,需要改变……”

前线指挥官对正确军事路线的默默支持,基层官兵对于正确战略判断的强烈认同,都是因为这些战略判断、军事路线是实事求是的,是从中国革命战争实际中总结出来,并且能正确地指导革命实际。

革命领袖确实是革命斗争的引路人。比刘伯承下放第五军团早一个月,在瑞金备受排挤、批判的毛泽东,来到中央苏区的南大门于都,实地察看地形,预先选择突围的路线。后来红军利用枯水期在选定的地点架了五座浮桥,安全地过了于都河,踏上长征的漫漫征途。走的正是毛泽东选定的路线。

本原,这个词在古希腊文中叫做arche,意思是开端,起源。值得注意的是:arche还有主宰、主导的含义。学者周濂在《打开:周濂的100堂西方哲学课》中说:“arche这个概念隐含了古希腊人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开端主宰一切。”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上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方面问题的会议,使红军和党中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得以保存下来。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我看来,遵义会议是一场伟大转折的公布和完成,这场军事路线、思想理论的伟大转折的真正起点不在洋顾问李德“详细标明机枪架设位置的军事地图”上,而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革命探索中,在千千万万红军战士用鲜血凝聚的火热斗争之中!

团结如一人

崇高一致的理想追求,亲密无间的同志关系,民主集中的组织制度在遵义会议上得到突出的展开。

作为历史的后来者,我们只能从遵义老城枇杷桥(现在的红旗路)国民党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公馆这个遵义会议的会址中捕捉依稀留存的历史讯息。

这是一座青砖黛瓦、中西合璧的两层洋楼。遵义会议就在二楼东厢小厅举行。房间不大,居中放一张栗色的柏香木长条桌,四周围着一些木椅、藤椅和长凳。博古坐在长条桌中间的位置,主持会议。其他人则不分座次,随意就座。根据历史记载,当时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脚伤未愈,每天坐着担架来开会。政治局候补委员王稼祥腹部伤口未愈,不能久坐,躺在藤榻上全程参加会议。开会时正是隆冬季节,会议每每开至深夜,屋里生了木炭火盆取暖。在依稀的炭火中,中国共产党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聚大义,谋大事,定大局,担当历史,改变历史,也开拓了历史!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正式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政治局常委中间再进行适当分工时,安排毛泽东帮助周恩来指挥军事。用邓小平的话讲:“尽管名义上毛泽东没有当总书记或军委主席,实际上他对军队的指挥以及重大问题上的决策,都为别的领导人所承认。朱德同志、周恩来同志、张闻天同志、王稼祥同志,他们这些同志确实照顾大局,确实有党性原则,只要毛泽东同志的意见是对的,都一致支持,坚决执行。”(《百年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78-79页)

当然,根据毛泽东本人的回忆,这种精诚团结也是需要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的。1959年初,毛泽东在讲到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时说:“大多数人也可以搞错的,而一两个人可能是正确的。列宁那个时候有这种情况。我也有许多经验。比如,苟坝会议,我先有三票,后头只有一票,就是我自己。我反对打打鼓新场;要到四川绕一圈,全场都反对我。那个时候我不动摇,我说要么听我的,我要求你们听我的,接受我的这个建议。如果你们不听,我服从,没有办法。散会之后,我同周恩来讲,我说,不行,危险,他就动摇了,睡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又开会,听了我的了。”(石仲泉:《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2页)

毛主席所回忆的苟坝会议,是在遵义会议之后的1935年3月召开的。我们在苟坝会议会址学习到了许多细节来补充毛主席的回忆。在苟坝会议第一天的争论中,毛泽东据理力争,略显激动地向大家说:既然大家把指挥权交付给他,就要相信他的判断,攻打打鼓新场只会让红军陷入国民党的包围圈。如果大家坚持攻打打鼓新场,他实在没法继续以红军最高军事指挥的身份开展工作,他宁愿辞去职务。当时会场争论气氛热烈,不知是谁接了一句:“不当就不当。”结果,在当时不甚成熟的表决程序下,参会的20多人决议攻打打鼓新场,同时撤销了毛泽东上任仅几天的红军总政委职务。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毛泽东此时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既然个人意见未被采纳,只需服从组织决定即可。如果换成一个精明自私的人物,甚至可能觉得自己现在是“无官一身轻”,大可作壁上观,但毛主席绝非平庸常人,他回到住处,心事重重、徘徊良久,反复梳理会议上方方面面的意见、信息,最终厘清思路,确认自己的战局判断没有错,红军进攻打鼓新场极其危险。此时已经是深夜,他顾不上休息,顾不上天黑路陡,叫上警卫员,提上一盏火光如豆的马灯,就沿着崎岖狭窄的山间小路,去找“受中央委托在军事下最后决心”的周恩来同志。通过详细分析和冷静思考,周恩来同志接受了毛泽东的观点,决定第二天重新开会,表决取消攻打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第二天,恰好截获了国民党军的电报,敌人果然在打鼓新场附近布下重兵,准备围歼红军。而红军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避免了巨大的损失。后来的党史、军史专家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当夜此行,历史的结局会改写成另外的样子。”(石仲泉:《从转折走向辉煌——苟坝会议研究文集》,4页)

苟坝会议后,经毛泽东提议,中央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军事三人团,进一步确立和巩固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了红军长征中集中统一、科学高效的指挥架构。革命的选择,历史的必然,都落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深刻结合起来的革命家肩头,从此以后,红军转败为胜,转危为安,胜利地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从民族到个体,对“长征精神”的最好传承方式,便是在不同时代节点和历史环境下,去践行信念坚定、实事求是、精诚团结、勇于担当的理想初心,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

娄山关印象

孙 涛

清明刚过,我随单位一行来到贵州省遵义市进行党性教育培训,一周的时间说长不长,然而行程安排得相当紧凑,听有针对性的专题教学课、参观大大小小的会议会址、亲身实践重走长征路、体验具有革命与文化双重底蕴与特色的黔地乡镇……总而言之,课程非常精彩,主题实践活动同样让我们得以获得了一次重返历史、融入历史的机会,真的是不虚此行,更不愧为一次宝贵而又难忘的人生经历。

几天的培训充实而短暂,值得存留与珍藏的记忆亦是太多。然而,倘若非要让我进行细数与捡选,那么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就当属那座峭拔秀丽、神秘威严、同时又因毛主席一首词而闻名于天下的娄山关了。或许是文学工作者的缘故吧,我总是更乐于去亲近那些带有鲜明文化印痕的古迹与风物,也不知为什么,当自然、历史、文化交汇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神圣而又略带激越的情绪不自觉地从内心深处升腾而起,而这一次,当我在心中默念着《忆秦娥·娄山关》中的词句,远眺着不远处巍峨雄峻的山势,这种情绪又一次地如期而至了。恍惚间,历史的影像在渐渐清晰、放大,而现实与自己,却慢慢地模糊了、变小了。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奇怪,这场著名的战役不是发生在冬季吗?但词中的景象却为何更像是深秋?想到这,我的脑中突然一顿,但旋即便恍然大悟:贵州地处中国南方,这里的冬季自然同我所熟悉的北方朔雪之冬大不相同,这里的冬天原来是下霜的!果然,纸上得来终觉浅,一个常识性错误居然让我对这首词所展现的时间误解了这么多年!然而,让我更感讶异的是,当一种认知被纠正,这种重新被调试的印象似乎并没有令我太过扫兴,恰恰相反,倒是平添了一种肃穆之情。是啊,当秋日的肃杀与冬日的萧条叠在了一起,这种重叠之后的感性,分明更配得上当年此地彼时的那份沉重与庄严。试想,一支历经征战、饱受挫折又疲惫不堪的红军队伍,在一个昏黑凝霜的黎明,顶着劲厉的西风,伴着嘶鸣的雁阵,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在这条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去迎接一场新的战斗,这份被逼迫到近乎决绝的情绪,今人究竟能体会到几分?这些战士,他们或许还很年轻吧,他们会想什么呢?想着仗能不能打赢,自己能不能活下来,或者,想着能够早点回到家乡,能够早点与每天都在为自己牵肠挂肚的家人团聚……思绪慢慢地涌了上来,凝立着,我仿佛穿越到了当年那个冷寂的黎明,耳边蓦地传来了马蹄与军号相混杂的声音,疲惫、不屈、愤怒、勇气、慷慨赴死的决绝、视死如归的凛然,这一切都在里面交织着,混杂着,发酵着。终于,战斗的枪声响起了,一个又一个战士冲了上去,又相继倒下,又冲了上去,又倒下了,他们已经来不及顾念自己,而是拼着一口气用自己的一命敌过了十倍于己的敌人,豁上了最后的一丝力气,洒下了最后的一滴热血,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成就了伟大的尊严。

听现场指导老师介绍,娄山关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这里长期以来享有“黔北第一关”的美誉。说来惭愧,在我几十年相当有限的经历中,所曾见识过的关隘可谓了了,因而,当我听到老师所称的娄山关这所谓“第一关”的称呼,获得的印象也只好是空泛。然而,当我们到达了观景平台,当我两只脚真切地站在了娄山关的关口,就在抬眼过去的那一刹那,我却猛然觉得自己能够真切地领会这个“第一”的含义了。夕阳尽染的天幕下,娄山关沉静又庄严,美得让人惊讶、崇仰甚至战栗,一瞬间,我感到它已不再是什么关口,而更像是一口巨大的乾坤袋,向下鸟瞰,一大片延绵深邃的植被铺满了深谷;向上仰视,寂寥又开阔的天空被笼上了炫美的霞光。多么壮观的乾坤袋!它张开口,仿佛准备好了将一切都吞进去,恰如当年的大捷,我们就是用这个乾坤袋,将数倍于己的敌人整个地吞没,连同一起吞没的,还有之前我军种种的错误、教训以及残酷的失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这是需要怎样的信念和魄力才能够成就的勇气与信心,同时又是怎样的智慧与坚定才能做出的谋略与抉择。谁能想到,本应一路向西进入四川的红军居然循原路反攻,出敌不意地打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消灭了敌人一个师,又消灭了一个师,最终重占遵义,并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扭转了整个战斗的乾坤!这难道不是奇迹吗?当年的红军,其境况早已是危如累卵、旦夕不保,他们反败为胜的机会是多么渺茫,然而他们却做到了,在汲取了无数次失败与错误的教训之后,最终在硝烟与战火中重生。“从头越”,这是多么洒脱而豪迈的大气魄,又凝结聚集了多少奋发突破的勇气与力量。

算一算,从娄山关大捷到现在,八十多年过去了,八十年岁月的洗礼,当年战斗的景象早已不可复原,偶见残存的战壕与碉堡,也无不是破败斑驳,成为了历史的遗迹。我随着队伍拾级而上,一边欣赏山道的美景,同时心中也不禁生发出无限的感慨。是啊,时间多么神奇,谁能想象,就在许多年前的这片土地上,就在我们的脚下,居然有过一场如此惊心动魄的战役,那么多的生命顷刻间死去,而历史,也随之改变了走向。谁能弄清,当年的这里,到底还有多少艰难的抉择、痛苦的挣扎以及无悔的牺牲还不为人们所知,又有多少种可能摆在面前,历史却最终选择了这一条路。的确,战场的硝烟已经远逝,但无论如何,这里曾经发生的战斗,曾经抛洒的鲜血都不会被历史抹去,它们会附身于这些斑驳而沧桑的印痕,低吟着那些庄严的故事,并永远宣示着,自己曾经的存在。

很快,一周的学习结束了,坐在返程的飞机上,想着娄山关离我越来越远了,不免有些沮丧。然而又一想,既然曾经去过,体验过,感悟过,那么娄山关的美景、故事、印象便会永远地烙刻在我的脑海中,那里曾经洒过的每一滴鲜血与打出的每一颗炮弹,都会成为一种精神的感召,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所崇仰与铭记。于是,便释怀了,望着窗外的云海,那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又一次涌上了心头。是的,苍山依旧,娄山关还会继续屹立在那片土地上,就像一个战士,忠诚无悔地守护着逝去在那里的英魂,威严肃穆,静默无言,直到永远。

遵义印象记

毕京贞

遵义,这座城市的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著名的遵义会议早已载入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的史册,这是我们党实现伟大转折的一次重要会议,所以遵义也有着“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的美称。暮春时节,借着参加单位党性教育培训的机会,我第一次走进了这座西南小城。

这次来遵义干部学院进行学习培训,课程安排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节奏紧凑。最吸引我的是,在课堂教学之余,还安排了很多现场参观和实地教学,让我们能够真正深入时间的褶皱,走进历史的现场,切身感受那段峥嵘岁月。

我们首先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会址坐落在遵义老城区,正门临街,一扇红漆木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黑色匾额,六个遒劲有力的大字金光灿灿地镌刻其上,这是毛泽东在1964年亲笔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走入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座熟悉的小楼了。这是一座建于上世纪30年代初砖木结构、具有中西合璧风格的两层小楼,是当时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就在这座楼上的小客厅举行。现在的小客厅依旧还原当年开会的情景,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木桌,周围摆放着几把木椅,桌角下还放了一个炭火炉。遥想当年,一场关乎红军生死和革命胜败的关键会议就这样召开了,毛泽东、周恩来等红军领袖认真反思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在与共产国际失去联系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为中国革命探寻一条正确道路,此情此景恍若就在眼前。在遵义会议陈列馆里,通过观看大量历史图片,聆听老师细致讲解,我们得以重温那段艰难曲折的革命岁月,深深感受到革命胜利的得来不易,对那些为了革命胜利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充满了崇敬之情。在小楼旁边有一棵枝叶繁茂的老槐树,据说它已有九十多年的树龄,它见证了遵义会议召开的全过程,也见证了中国革命实现伟大转折,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艰难历程。如今,这棵历经沧桑的老槐树,依旧葱茏高大、生机勃勃,它将继续见证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更加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

我们到凤凰山红军烈士陵园,向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表达深深的缅怀之情。面向纪念碑我们郑重地举起右手,重温入党誓词,把这份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时刻牢记心中,切实践行。在“红军坟”前我们听老师动情地讲述“红军菩萨”的故事,一位红军卫生员一直为老百姓治病送药,在一次出诊中,部队转移了,他为老百姓治好病就马上去追赶部队,然而在路上却被反动派杀害了,老百姓把他安葬并一直守护着他的坟墓。这份浓厚的军民鱼水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在娄山关重走长征路,望着这险峻的山势,踏着崎岖险要的山路,我们可以想见当年红军战士攻坚克难,付出了多少牺牲才换来了这次伟大的胜利。毛泽东写下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抒发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壮志豪情。在苟坝会议纪念馆,我们仿佛看到夜幕下毛泽东提着马灯行色匆匆地疾走在乡间小路上,他要赶去周恩来的住处说服他停止进攻打鼓新场的作战计划,也正是这一正确的战略决策又一次挽救了红军免遭全军覆没的险境。我们到枫香镇花茂村,在山峦叠嶂的背景下,只见一栋栋白色的农家小楼掩映在繁花绿树中,一派美丽和谐的田园风光。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昔日的小乡村摇身变成了风光秀丽的旅游景区,以田园风光、红色文化、陶艺文化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打造了一座村美民富、山清水秀的新农村。难怪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来这里视察时,不由得感叹“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这一路走来,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遵义厚重的红色历史底蕴,深深地感受到了遵义“红色圣地”的魅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都受到了洗礼。除此之外,遵义的秀美自然风光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遵义这“生态之城”的美誉果然名不虚传。

遵义号称“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也就是说遵义山多、雨多。在从重庆坐高铁到遵义的路上,我就深有感触。一路上火车如游龙般穿梭在重峦叠嶂的群山之间,经常是刚从一个隧道钻出,马上就又钻入另一个隧道,车内的光线也随之忽明忽暗,如同白天和黑夜的迅速切换,让人恍若见证着时间的飞速流逝。从车窗望出去,山上到处植被丰茂,草木畅茂,郁郁葱葱,山顶水汽氤氲,云雾缭绕。不时看到有山泉从山上直泻下来,划出一道瀑布,直接撞进山脚的湖里。相较于北方的山冷峻巍峨,有一股铮铮铁汉的气概,这里的山更像是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妙龄女子,多了一份灵秀之气。群山簇簇起伏连绵,远处的山渐渐隐入云雾之中,变得影影绰绰,晕染成了一幅天然水墨画。

雨是遵义的常客,经常是一觉醒来,发现地上湿漉漉的,方知是昨夜下了场雨。雨是这么细润轻悄,润物无声,竟然大家都毫无察觉。这里的雨有时是这样绵密柔和,像个娇柔的软萌妹子,可有时却变成了一个爽利泼辣的大姐,动作麻利,毫不拖泥带水。在凤凰山革命烈士陵园里,大家正在听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红军菩萨”的故事,这时候滴了几个雨点。若是在济南遇到这种情况,往往只是雨的前奏,还要酝酿上好一会儿才能下大起来,然而遵义这雨不一样,说下就下,几个雨点很快就变成了倾泻而下的大雨,不给你留一点反应和躲避的时间,真是让人措手不及。当我们狼狈地终于跑到避雨处,不过三五分钟,便又雨过天晴了。

遵义,一座历史底蕴深厚的红色圣地,一座山水秀美的生态之城,真是一个让人来一次就终生难忘的地方。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遵义。

和遵义有关的日子

许 平

遵义,是中国革命的红色圣地,也是每个党员向往的红色教育基地。今年,我有幸踏上这片革命圣地,探访革命遗迹,感受红色文化。

当车渐渐地驶进遵义的时候,我突然被公路两侧山头所吸引,山被浓密的森林覆盖,山凹里时不时飘过一朵朵薄雾云。车行驶着,山似乎多起来,一座连着一座。大巴不时上坡又下坡,让人感觉穿行在崇山峻岭怀抱之中。遵义城区也是散落在各山丘之间的平地中。

驶入遵义,曾在书本上见到过无数次的建筑物映入眼帘,那么突然,甚至还没有准备好要见它的神圣,它就那么轻易闯入视野。

“遵义会议会址”是毛泽东主席在所有红色纪念地唯一亲手题书的。

遵义会议会址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建筑为砖木结构,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煤油灯,屋子的东壁设置了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西壁是一排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周围着一圈折叠靠背椅,共20把,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由于游客众多,为了保护旧址,二楼的会议室已经禁止游客参观,但我们能从纪念馆看到会议室的视频资料。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遵义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有20人参会。中央红军从瑞金开始战略转移,经惨烈的湘江战役,从86000多人锐减到30000人,遵义会议在危急时刻,独立自主地纠正了错误领导,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张闻天为总书记,毛泽东协助周恩来指挥红军。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当然,了解历史必须从史实开始,在遵义会议会址旁边,有个面积比会址大几倍的纪念馆,里面翔翔实实记载了长征的那段岁月。

置身遵义会议旧址,时光仿佛又回到84年前的那间会议室,在那个风雨如晦、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一群衣衫破旧的中国共产党的骨干,冲破重重阻力,终于成功召开了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的会议。中央领导经过集体讨论为中国革命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新道路,选择了正确的领导人,开创了革命的新局面。

时至今日,遵义会议所体现的主要精神“理想坚定、实事求是、民主团结、独立自主”,对于现实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只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事业才能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在现代社会,要建设务实勤奋廉洁的集体,需要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中国要想富强民主,必须要走自己的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到了娄山关战斗遗址。我首先看到“娄山关”三个字,这是由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题写的,笔力雄浑遒劲,阴刻描红,辉映于雄关青松间格外醒目。

娄山关是遵义通向桐梓的大门,是贵州北方的要冲,若不占领娄山关,遵义城便无险可守,所以这里成了扼守遵义的兵家必争之地。

电视剧《亮剑》导演张前倾力打造大型实战演出《娄山关大捷》,真实再现了1935年娄山关战斗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剧情真实、感人、震撼,给现场观众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人们仿佛又回到了当年腥风血雨的战争中。

看到娄山关的险峻,不禁想起毛泽东的诗词《忆秦娥·娄山关》,也进一步品味到毛泽东主席在诗词中,通过描写猛烈的西风和凄厉的雁叫、细碎急促的马蹄和悲咽带涩的喇叭,所暗示战斗紧张激烈;通过描写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所借以表现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

一路走来,不难想象当年娄山关战役的激烈程度,红军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或许如今的娄山关正以它平静、冷峻的语汇述说红军铁血长征的那段峥嵘岁月。

前往凤凰山烈士陵园的那天,党校老师在山上给我们讲红军菩萨的故事,天上突然下起了雨。我恍惚觉得,红军小战士的义举也感动了上苍。遵义多雨,红军山上苍翠欲滴,一片肃穆,雨中静静矗立的红军菩萨塑像依旧在救治伤员,就像红军的精神依旧传承至今,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样。

雨停后,我们重温了入党誓词,我内心沉重又热血沸腾,同时有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和使命感: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这难得的和平是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在新时代我们或许无需流血牺牲,那我们更该珍惜现在的青春,多做贡献,乐于奉献。

参观毛泽东诗词馆让我领略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雄才伟略和革命豪情,他的词气势磅礴,豪情万丈。不同年龄段诗词都反映出他的一些思想状况,风格也略有差别,既有少年时代的远大理想——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又有爱情的甜蜜惆怅——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还有革命战争中的豪情万丈——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通过诗词看到一个多面的饱满的领袖形象。出了诗词馆,心中仍默默吟诵毛泽东诗词,心想今后真要多读读毛主席诗词。

在苟坝,毛主席在众人都赞成攻打打鼓新场作战计划的情况下,提出反对意见,没有得到一个人的支持,他并不气馁,而是理智地分析了情况,深夜提着马灯去找周恩来,寻求他的支持。他认真分析利害情况,最后中央采取他的建议,放弃攻打打鼓新场,跳出敌人包围圈。

这说明真理有时候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毛泽东能领导中国革命胜利,既靠他的雄才大略,又离不开他积极正确的抉择和敢为人先的性格。

今天的遵义,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参观了花茂村和田家洼,我感受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丽富饶,我觉得,遵义是个充满诗意的小城。

居民的住房背靠青山,门前清溪潺潺,山间的野花,石上的青苔,水中的游鱼……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木屋建筑打破了规规矩矩的排列,星罗棋布错落在夜晚的山间,看似漫不经心的散落山谷,彼此不紧凑、不疏远的守候一方宁静。一块块马蹄花石铺就的台阶穿织在各栋木屋之间,每一栋木屋造型都不同,都是精心设计,各具特色……

每一栋小楼、每一个场所的灯都独具特色,透过每一个窗口都有不同的风景,闲来可听风听雨。处处散发出浓郁的艺术气息。总有一种“人在景中,如画也入画”的感觉。

遵义有山有水有美景有革命传承,我认为,这是种有温度的革命传承,红色革命是一种记忆,鼓舞着后人,同样也警示着后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来之前,我以为遵义,只是红色的遵义。来到遵义之后,我发现这里不仅仅是红色的遵义,还是绿色发展的遵义。

红色基因在遵义流淌也在每个党员心中流淌。我们应发扬遵义精神,心存美丽的向往。

故 事

苏 敏

《说文解字》中解释“故”,称为“使为之也。从文古声。”在《说文解字注》中进一步阐释“凡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引伸之为故旧。故曰古、故也。”而“事,职也。从史,之省声。”由此而来,“故事”在古代最初指的是从前的职业,到了汉代,从《史记·太史公自序》:“余所谓述故事,整齐其世传,非所谓作也。”开始,逐渐赋予了“旧事”这一意义,也就渐渐具有了我们当下所了解的“故事”这两个字的含义。但是,在上千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故事的意义逐渐丰富起来,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也就是当下,它的名词解释成为“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对于故事是真实还是虚构的感触,更多的属于个人的自我体会,我从事的职业是文学编辑,接触了太多虚构的故事,所以,在我的认知上,故事更多的指涉是虚构。2019年4月18日至23日,在贵州学习培训期间,我们踏着先烈的足迹,行走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聆听了太多的真人真事,改变了我对故事的认知,当下或者未来,我更愿意用“旧事”去重新定义“故事”这两个字。

十三四岁的年纪,在广西家乡的龙思泉参加了邓小平、张云逸等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利用祖传的医术成为了红军的一名卫生员。随后几经辗转,跟随红军来到遵义,驻扎到城郊桑木垭,一来到当地便遇上大面积的伤寒病疫情,凭借着精湛的医术和细心的照料,一个个老百姓在他这里康复,经过百姓的口耳相传,他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神医。风雨交加晚上的那一次出诊,他本可以不去的,因为部队随时都会紧急转移,可看着孩子祈求的眼睛,他想起了父亲教他医术时的嘱托,想起了指导员告诉他的红军使命,毅然决然地去救助二十里地之外的乡亲。等到一夜奔波后回到营地,却发现营地内早人去楼空,原来连队接到命令连夜转移了,经过一番询问之后,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决然地向着部队驻扎的方向走去,可是当老百姓目送他走到村口时,被埋伏在村外的地主武装发现了,三颗子弹穿过了他的前胸,鲜血把地染红了。十八岁,他的名字变成了老百姓口中的“小红”,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灿烂的年华。

1935年的人们不会想到,苟坝村的一条绵延三公里的羊肠小道,会和中国革命的命运联结在一起。1935年3月10日夜晚,毛泽东同志在苟坝村里的小木屋里来回踱步,在白天召开的20多人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的反对攻打打鼓新场的提议被否决了。他看着眼前的作战图,反复盯着中央军周浑元、吴奇伟的8个师、滇军孙渡的4个旅,还有随时可以移动的川军,眉头紧皱,怎么办?还能有什么办法?白天会议少数服从多数通过了,反对的只有自己那一票,为此,刚上任一周的司令部政委职务自己也不干了,还要坚持么?想想湘江战役八万人的队伍只剩下三万余人,如果再硬拼,革命队伍还能剩下多少?肯定要再试一次,找谁?住在3里多地外的周恩来同志,他是在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领导者,又对中国革命有着深刻的经验,一定要说服他。就这样,在11日凌晨,踏着凌冽的春风,毛泽东提着马灯走在了通往周恩来住处的坎坷小路上。凌晨4点左右,军委截获了敌人电报,确认滇军和川军正秘密向打鼓新场集结,从而印证了毛泽东同志的判断,在随后一早举行的会议上,红军放弃了攻打打鼓新场的计划,在这之后红军部队四渡赤水、重渡乌江、巧渡金沙……彻底摆脱了蒋介石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取得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这一年在四十一岁安于现状、沉稳冷静的年纪,他呈现出了二十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状态。

遵义会议结束半个多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作为被撤职的博古,总是在行军中沉默寡言,吃饭时也会经常发呆,晚上大家都睡了,他的木屋依旧散发出摇曳的烛光,其他的同志看到后说,这种情况可以理解,作为曾经最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又是最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产阶级专家,一下子被撤职被批评,心理上肯定会受挫折的,有些自己的想法很正常,过段时间就好了。可只有博古自己心理清楚,他真正纠结的地方在哪里?苏联的革命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成功的,事实证明它也是正确的指导方法,为什么到了中国不灵了呢?难道真的是路线错误了?那它失败的点在哪里?这几天他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最后的结论是——毛泽东同志的看法是正确的,中国革命有着自己的国情和特点,必须要着眼现实,将理论方法和现实实际相结合,才能带领红军走出困境。当不当最高领导人?谁当最高领导人?这些都不是问题,不要忘记,我们这些人最先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了这个目标,个人的利益得失又算得了什么。等到6月16日,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红四方面军总负责人张国焘与陈昌浩分别来找博古,认为遵义会议的决定不合法,四方面军不同意,要重新选定最高领导人。二十八岁的博古驳斥了他们的建议,他的心中只有党的利益,党内的团结大局。在此后的长征途中,八次路线的改变和进行的多次战争,博古都与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的意见相一致,坚决地站在了真理一方。

十八岁、二十八岁、四十一岁,青春张扬、意气风发、沉着冷静,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人生选择,却蕴含着相同的人生信仰,为了这个执念,有的付出了年轻的生命,有的破釜沉舟,有的甘愿放弃自身利益,这就是革命时期每一位共产党员的故事。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少了腥风血雨的洗礼,更应该时刻回望过去,了解铭记那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故事,让前辈们的执着信仰引领着自己正确前行,不忘初心,不负嘱托,勇敢且善良地奉献自己的一生,为所有的一切。

忆娄山关

赵纪森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5周年之际,参加省作协组织的党性教育培训班学习,我第一次踏上了遵义这片红色的神奇土地。在遵义,我们重温了革命历史,瞻仰了革命先烈伟绩,体验了长征曲折艰辛,全身心地感受到红色文化的浸染,接受了思想洗礼和心灵碰撞,收获颇丰,感慨万分,也激励着我们发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基因,铭记革命精神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砥砺前行。

在学习期间,我们首先参观了确立毛泽东同志为党和红军领导地位的遵义会议会址。然后乘车前往开始跳出国民党四十万大军包围圈、开始扭转局面的圣地——娄山关。娄山关景色秀丽,峭壁绝立,给我的第一印象却是满眼的绿,千百种绿深浅交错,被云雾配合着形成了美妙的层峦叠嶂。娄山关不仅因为她的巍峨险峻以及翠绿秀美而出名,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她曾经见证过红军英勇善战的战斗历程,承载着红军长征途中一段光荣的历史,人们亲临她,瞻仰她,触摸她,就是为了回顾过去,追忆历史,再次分享红军战斗胜利后的喜悦,同时也缅怀革命英烈,学习他们不怕艰难、英勇无畏的崇高精神。

娄山关亦称娄关、太平关,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拔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位于汇川区与桐梓县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兵家必争之地,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娄山关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应龙曾激战于此。清咸丰、同治年间的黔北农民起义,都以全力占领此关为关键。1935年2月25日至26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与黔军大战娄山关前,经过反复争夺,歼灭黔军两个团。揭开了遵义战役的序幕。两次娄山关战役保证了遵义会议的顺利召开,也确立了娄山关是我国重要的“红色”基地。作为黔北第一要塞,娄山关景色秀丽,满眼翠绿,云遮雾蔽、层峦叠嶂,一派平和。如果没人说起,你根本无法想象,这块土地曾经发生过的战斗。

娄山关红军战斗纪念碑位于娄山关口西侧山垭。1966年建造,碑高11米,碑座宽6米,南侧为大理石贴面,横刻原国防部长张爱萍手书“遵义战役牺牲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15个行草大字,碑座北侧嵌5.4米长的汉白玉浮雕,雕刻娄山关战斗中红军将领、战士、游击队员跃马横枪,攻克天险的英雄群像;碑座东侧有“娄山关战斗简介”碑文一方;碑体为两根并立的文化石巨柱,顶削为斜尖,状若两把红军刺刀,又象征娄山关群峰刺天、中通一线的险峻形势;碑体二柱,蕴含红军“二渡赤水”、再克娄山、重占遵义的军事行动。碑体二柱的上方分别嵌黑色大理石,南侧雕一面红军战旗,标志红军攻克娄山关;北侧镌刻张爱萍将军长征时作于县境的《西江月·遵义大捷》手迹。

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我们先到红军纪念碑前献鲜花、默哀,然后,沿着山路来到红军战斗过的遗址参观。1935年1月初,中央红军由南向北分三路突破乌江天险。1月6日,红军先头部队进入遵义城。为了建立黔北防御,保证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新根据地”,中央军委决定派红一军团第二师四团追歼北窜之黔军侯之担部,攻克娄山关,占领桐梓县城。命令一下,红军总参谋长刘伯承和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即到遵义城北门四团驻地部署了战斗任务。四团团长耿飚、政委杨成武当即率部队北进。部队抵板桥,消灭敌人一个前哨排。同时对娄山关敌情进行侦察,决定采用一路正面强攻,一路绕关东小道抄袭的战术攻克娄山关。1月9日,四团由板桥分道出发。一营长李光顺率一营担任正面主攻,沿公路以梯队形式展开向关口推进。二营为二梯队集结山脚待命。侦察队长潘峰率侦察队和工兵连从关东侧小路向敌人侧后前进,意在截断敌后路,并袭扰桐梓县城。扼守在娄山关上的敌人,是从乌江防线溃退下来的黔军第三旅林秀生部两个团,面对红军的进攻,胆寒若惊弓之鸟。红军尚未攻关,敌军即用电话向其军部请求增援,敌军部电话命令守敌“不准后撤一步”,并命其注意警戒关口东边小路,提防红军从侧后袭击桐梓。时正下雨,红军通讯班战士搭电线于敌人电话线上,窃听敌人通话,知敌人东侧空虚。耿飚团长即命正面部队暂缓进攻,命令关东侧侦察队、工兵连迅速断敌退路。通讯班又窃听到敌人军部命关上守敌撤退的电话,知道守敌要弃关退守桐梓。正面强攻部队即以密集火力,从关南发动总攻,迅猛杀上娄山关。敌人利用有利地形,妄图死守关口,向北退却。红军冒着枪林弹雨,冲入敌阵,与敌人白刃肉搏,占领关口。敌人向北狼狈逃窜,沿途丢弃武器、烟枪和大量军用物资。四团乘胜追击下关,经南溪口、红花园直扑桐梓县城。潘峰率领的侧翼部队已克桐梓,俘敌数百,缴获大量物资。当天,红二师师部进占桐梓,娄山关战斗大获全胜。1月10日,红军追歼敌人,在新站与敌侯之玺部两个团激战一整天,并击退川敌廖海涛部,11日进占松坎。红一师与第十团亦从遵义赶到,进驻桐梓、新站、松坎、酒店垭与川军对峙,组成了遵义的北面防线。2月25日凌晨,红三军团在军团长彭德怀的率领下,采取正面攻击和两翼包围的迂回战术,再度向娄山关挺进,指挥红一、三军团,与敌军争夺关口,展开激战。敌人仓皇应战,凭险据守,红军向黑神庙猛烈攻击,并在点灯山急调部队从东侧迂回,歼灭敌军4个团。随后又乘胜追击,击败敌军2个师。攻占娄山关一战,歼灭黔军600余人,红军伤亡100余人,取得红军长征以来的首次大捷,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泽东同志在战斗结束后,爬上娄山关感慨万端,吟出了长征中最为悲壮的——《忆秦娥·娄山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描写了红军指战员英勇鏖战的壮烈情景,抒发了革命先烈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寄托了毛泽东同志对红军烈士的无限哀思和追忆。

娄山关激战与遵义战役的胜利,使红军摆脱了被动地位,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在川、滇、黔边区全歼红军的梦想。遵义会议后,红军又三渡、四渡赤水,兵临贵阳,西进云南,巧渡金沙江,冲出绝境,实现了北上抗日的伟大战略计划。

带着对红军将士的崇敬,我们登上小尖山山顶,那里还残存有当年激战遗留的战壕,满山葱葱郁郁的林木,已覆盖当年激战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已然褪尽当年战火的硝烟。极目远眺,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插云天,川黔公路盘旋而过,就像一条盘旋的蛇在蜿蜒前进。

娄山关,一座承载着战斗辉煌的胜利之山,一座寄托着红军英灵的英雄之山,你雄奇的风骨里,流动着温婉的柔情,你坚韧的眼神里,流露出伟岸的身姿,苍山如海,峰峦延绵,每座山峦都是一道绝美的风景,风轻云淡间,你会忘掉很多烦恼,找回失落已久的自己。

忆遵义

赵丽凤

一抬眼,雾气朦胧中各式各样的绿重叠辉映,满眼都是生机,满心都是欢喜;繁花绚丽,怒放着生命的丰美,花开的一瞬,诉说着一生的真淳;隐在树桠枝头的鸟儿,它们鸣叫的声音让人心醉,偶一振翅飞入空中,可是想偷花来吃?遵义,这片扭转中国历史命运的红色热土,曾见证过伟人在生死攸关时刻的力挽狂澜,如今正续写着新时代的传奇。

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小青瓦、坡屋面、转角楼、三合院、白灰墙、雕花窗、穿斗枋,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材料相结合的黔北民居,掩映在青山中,倒映在绿水间。夹杂着草秸的土院墙,似乎在诉说着花茂村的前世今生;不甚宽的石板小路上,曾蹒跚走过的小脚印如今已成长为稳健有力的足迹;老式的尖顶稻草垛,传递着祖辈对儿孙常回家看看的亲切呼唤;矮篱笆圈起来的菜园子,各色时鲜的菜蔬寄托着妈妈的殷殷期盼。漫步花茂,可曾忆起果树下徘徊寻觅的小小身影,可曾想起傍晚时分亲人的亲昵召唤,可曾对着当空明月心潮涌动?在花茂,在点滴的田园风光中,乡愁的炊烟袅袅升起,萦绕在游子的心头,氤氲成一首隽永的诗。

人世间有千万条路,最迷人的是回家的路。曾经的花茂村人,为了糊口,不得不离开生养他们的故乡,踏上陌生的打工之路。如今徜徉在山水田园画一般的花茂村,我们很难想象它曾经是出行难、饮水难、看病难的贫困村。花茂村原名“荒茅田”,鸡鸭满地跑、尘土漫天飞是“荒茅田”的日常写照。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支持下,花茂村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搞大拆大建,找准发展定位,依托传统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统筹发展生态旅游观光业和高效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农旅文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路。

在花茂,尝一口入味的老腊肉,熟悉的味道瞬间唤醒往昔的记忆;嗅一抷温热的泥土,周身都充盈着生命的热力;摸一摸传统技艺造出的纸张,感受千年文化传承的张力。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陶艺体验馆,洋溢着欢声笑语的“红色之家”农家乐,充满现代高科技设施的智能蔬菜基地,还有乡亲们忙碌的身影和怡然的神情,都无言地回答着昔日“荒茅田”而今“花茂村”的缘由。

岁月蹒跚了老人的步伐,光阴却不曾改变他的信念。“只要还活着,就不会放弃帮助孩子”,遵义籍老红军李光,一句承诺彰显一心为公的本色,一生的坚守,始终不忘共产党员的初心。不追求物欲的享受,用自己的大部分工资来圆孩子们的求学梦;哪怕是在病中,也要义务宣讲革命故事、长征精神;老红军李光在新时代走起捐资助学的新长征。为感谢老红军李光长期以来的无私捐助,纪念和弘扬他关心下一代成长的崇高精神,遵义市原桂花小学和原海龙中学分别改名为李光小学、李光中学。

革命是浴火重生的熔炉,革命理想高于天,因为理想信念的力量,老红军李光用手去堵枪眼,炸掉指头也无怨无悔。正因为无数革命志士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使得中国共产党一次又一次地攻克艰难险阻。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遵义会议前夕,党和红军正处于危急关头,湘江战役,红军同国民党军队鏖战五天五夜,据当时为红三军团政治部保卫局侦察部一员的梁思久回忆,“12月1日上午,界首渡口霜风趋紧,冷雨飘零,敌机轮番轰炸湘江上红军架设的浮桥。红军野战工兵连冒着敌人的弹雨,迅速跳进冰凉刺骨的江水中,抢修浮桥。可是桥刚修好,工兵们还没来得及上岸,敌机又来轰炸,将浮桥炸成数段。断裂的竹竿、木板等,在汹涌的江水中拥来挤去,混和着倒下的红军战士的尸体,湘江里泛起一缕缕血水!”湘江战役,红军的尸体遍布湘江,红军的鲜血染红了湘江水。由此,当地有“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的说法。湘江一战,红军从长征初期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余人,殿后的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师政委程翠林、政治部主任蔡中均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师长陈树湘身负重伤后扯断肠子英勇牺牲。战斗的激烈,伤亡的惨重可想而知。重兵的围追堵截,物质的极端匮乏,环境的艰难险恶,并没有吓倒信念坚定的共产党人,红军最终突破了国民党军的湘江封锁线,用血肉之躯铸起英勇抗战的丰碑,打破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东岸的企图,粉碎了蒋介石“务求全歼,毋容匪寇再度生根”的幻想。

回首那一段段惊心动魄的战争,红军的英勇彪炳史册。血肉之躯的红军将士,他们也曾是爹娘膝下嬉戏的孩娃;经历流血伤病,他们也会疼痛;硝烟战火中,他们并非刀枪不入。可是他们离开熟悉的父老乡亲,远离生养自己的故土家乡,他们舍小我为大我,他们强渡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他们历经一场场出生入死的革命战争,他们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他们相信革命终会胜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便是对红军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真实写照。

不管路走得再远,也不会忘记梦开始的地方。遵义,传承着红色革命基因,承载着崇文厚德的精神。当烽火硝烟渐渐淡去,当叱咤风云的英雄日渐远去,当鲜血凝结的记忆沉淀为历史的红色印记,老一辈革命伟人顾全大局的胸襟气度,革命先烈为人民为真理前仆后继的英勇坚毅,永不褪色。夜色漫起来,空濛、神秘、辽远。在一道道灯影的河上,鸣奏着新时代长征的永恒华章。

遵义的颜色

赵 峰

在到遵义之前,遵义在我的心目中只是红色的,因为我对她的了解仅仅源自著名的“遵义会议”,知道这是一座有着厚重革命历史底蕴的城市,是一座遍布着红色教育基地的城市,因而,我主观地认为,这座城市只是单调的红色,不像其他都市那样五彩斑斓。然而当我踏进这座端庄秀丽的城市时,当大巴车穿梭在葱郁环抱的公路时,当我漫步于诗意盎然的乡村时,我愈加感觉自己之前的判断是那么片面与浅薄,遵义原来是一座多彩绚丽的魅力城市。

红色,是遵义这座城市的底色,因为这里是革命圣地,著名的遵义会议、苟坝会议、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等重要的历史节点在这里孕育诞生,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被后世所铭记与歌颂。

提起遵义,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在中国革命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遵义会议会址坐落在遵义老城红旗路上,原为国民党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遵义会议就是在这座小楼的主客厅召开的。驻足在这座小楼面前,脑海中不断地还原出一帧帧历史画面,在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正确的实事求是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左”倾主义的博古等人据理力争,最终扭转乾坤,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坚实基础。

如今距离遵义会议的召开已经过去80多年了,但它一直没有被忘却,它的光芒依旧璀璨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所彰显的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民主团结的精神,引领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身体力行地为人民谋幸福,为后世造福祉。

在遵义诸多的红色教育基地中,无论是记录着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会址,还是铭刻着坚持真理信念的苟坝会议会址,抑或是记载着长征以来首次大捷的娄山关……这些虽然都足以令人感动和震撼,但其中最令我动容的却是那座隐在红军烈士陵园一隅的朴素的红军坟。

红军坟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1935年,离遵义城南七里远的桑木垭正遭遇鸡窝寒(伤寒),村民们备受煎熬。时值红军刚进入遵义,在得知这个消息后,红军方面马上派卫生员进驻桑木垭为村民治病。经过专业系统的治疗,村民们逐渐恢复了健康。但当他回到驻地时,发现部队已经离开,于是他急忙追赶部队。不料想在行至尹家层基时,被那里隐藏的地主武装枪杀。这位年仅18岁的红军卫生员,生命还未来得及完全绽放,就这样凋零了。噩耗传来,桑木垭村民们悲恸万分,他们自发地为卫生员修建了这座红军坟,将其妥善地安葬。后来,一代又一代,乡亲们每逢遇到疑难杂症求医无门,或是身患重疾无钱医治,甚至是家庭遭遇变故等,都会带着纸钱、香烛来到红军坟前焚香祈祷,希望红军“菩萨”能够保佑他们脱离困境,平安顺遂。虽然这只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但其折射出来的军民鱼水情深,足以让每个人为之动容。

当我们驻足在红军坟前,听讲解员娓娓讲述这个痛心又暖心的故事时,天空中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急忙跑到屋檐下避雨。透过雨帘,望着眼前这一棵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雨水的滋润下愈发绿得油亮,我不禁想,遵义的这片繁茂葱郁,大概就是被这方深沉厚重的红色土壤所沁润的吧。

绿色,是遵义鲜红底色上的一抹生机。在到遵义之前,我从未见过那么广袤的绿色植被。那铺天盖地、浓重而丰沛的绿大片大片地直直地闯进视野,虽然直接,却毫无攻击性与压迫感,反而让人觉得被注入了满满的活力,连带着呼吸都感觉到轻松畅快了不少。

遵义的绿很特别,虽然都是绿色,但却绿得各不相同。在我所到过的遵义的几个地方中,觉得当属娄山关和湄潭县田家沟的万亩茶园的绿最为惊艳。

娄山关的绿是豪迈庄重的。进入娄山关,顺着蜿蜒盘旋在山体间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越过连接两山的颤巍巍的铁索桥,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眼前是连绵起伏的苍翠群山巍峨耸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这片群山锻造得千峰万仞、峭壁绝立。看着这奇峰险壑,试想当年红军在这样的天险地理环境下,是怎样与敌军展开一场场殊死搏斗的;而毛主席那首《忆秦娥·娄山关》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在这身临其境的体验下再次被忆起,更感受到那份雄奇悲壮、气势如虹的情感。

几十年过去了,新中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知那些被深埋在这片茫茫绿色之中的为新中国英勇牺牲的壮士们,可曾想到我们的祖国能够有今天的卓越成就?好在这片群山知道,它们一直庄严地矗立在这里,俯瞰着这座热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

茶园的绿是清雅秀丽的。万亩茶园是湄潭县田家沟的名片,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我们到达湄潭县的那天,天公不作美,气温有些低,天气阴沉沉的,看起来随时会有一场疾雨来访。因着这样的天气,我对茶园没有一点期待,甚至没做过任何设想。但当亲眼看到那片绿海时,我一时有些失语。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养眼的绿,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饱满、鲜嫩的绿色海洋,与彼时阴云低垂的天空在遥远的尽头会合,那景色竟然有一种疗愈效果。我突然间就想永远地留在那里,看云卷云舒,闻阵阵茶香,也许隐匿在心中的愁绪就会消解在这片怡人的绿色之中吧。

棕色,是鲜红底色上的一份质朴。一路走过遵义的各个村落,发现村舍的建筑色调均以棕色系为主,配以灰色或白色,看起来沉稳和谐。棕色代表着自然、简朴,恰到好处地体现了贵州人民或者说中华儿女的性格底色。

在枫香镇有一个叫花茂村的地方,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花茂村最有情致之处,莫过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到此来视察时说过的一句话——“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顺着当地村民的指引,我们看到了习总书记所说的能感受到乡愁的地方——一座座朴素的村舍,错落有致地坐落在远方;村舍背后是一片墨绿色的远山,山顶上飘浮着浓得化不开的云朵……静静地欣赏着这能够触及心弦的景致,我这个不曾离开过家乡、不懂什么叫乡愁的人眼眶湿润了,也体会到了乡愁的滋味。乡愁,也许是内心渴望回归质朴的一种情感,是能够唤起本真的一种情愫。

短短几天的遵义之行,让我初步感受到这座多彩城市的魅力所在。之所以这么多人对遵义心向往之,是因为在这里能够寻到初心,能够涤荡心灵,能够回归本真,做一个内心纯真却也强大的人。

猜你喜欢
娄山关遵义会议红军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娄山关》
遵义会议精神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朱德在遵义会议前后
访娄山关感怀
十送红军
遵义会议前后的周恩来
解说娄山关
破解遵义会议日期人数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