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演变*
——基于90年前的怀庆话与今各地话的比较

2019-11-13 12:26史艳锋
语言科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沁阳博爱声母

史艳锋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提要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记录了20世纪初期怀庆方言的读音情况,这为我们了解近些年来怀庆故地方音的演变提供了绝佳参照。文章以洪音前精知庄章组声母读音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90年前怀庆方音与今怀庆故地孟州、武陟、济源、沁阳、博爱、修武方言异同,勾勒出精知庄章组声母在上述各自方言中相对于怀庆方音的一段演变历程。研究表明,孟武型处于怀庆型的前一阶段,其他济源、沁阳、博爱、修武读音类型均是在孟武型、怀庆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最后归纳出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近年来的整体演变链条。

1 引言

怀庆即怀庆路/府,是元明清时期的一级行政区域,其管辖范围为今河南省焦作、济源两个地级市及沁阳、孟州、博爱、温县、武陟、修武六个县(沁阳、孟州为县级市,方便起见均称为县),府治在今沁阳县城。怀庆故地方言是豫北晋语的一部分(详见下页图1),今属于晋语邯新片中的获济小片。(1)《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一版、第二版)把孟州方言归入中原官话,有些不妥。笔者调查,孟州方言保留了独立的入声调,与晋语关系更为密切,归入晋语邯新片中的获济小片更合适些(史艳锋2008)。不过孟州处于豫北晋语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地带,历史上曾长期作为守卫京畿洛阳北大门的军事要地,有军队驻扎,此外孟州到洛阳交通便利,孟津渡口一直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河渡口,历史上自西晋开始就有建桥的记载(宋志道和宋海燕2002:8-10、67-69)。因此,孟州方言在晋语底层基础上一定程度受到洛阳官话的影响,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型与洛阳话基本一致。

与豫北晋语区新乡、鹤壁、安阳等地区方言相比,怀庆故地方言内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例如:1)儿化时除孟州外都读平舌儿化韵(史艳锋2017);2)除孟州外,声调调型相似(见下页表1);3)古微母大部分读v;4)“怒=弄”读nu/nuo;5)“民=弥”读mi;6)“闰≠运”;7)表“看”义时多用“看”字,很少用“瞧”字等。更为重要的是,陈鹏飞(2004:117-129)论证指出中古知庄章组声母在早期豫北晋语中是二分的,即知二庄合并,知三章合并,两组不混。我们赞同陈先生的结论。这些使得我们把90年前的怀庆话与今怀庆故地各县市话中洪音前精知庄章组声母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进而揭示出其演变规律变得可行。

图1 怀庆故地区域分布图

表1 怀庆故地与新乡、鹤壁、安阳地区方言声调调值对比表(2)获嘉声调材料据贺巍(1989:8),其他地点声调系笔者田野调查所得。

地区方言点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怀庆故地孟州2452552122济源44315223ʔ4博爱444235113ʔ23沁阳443135113ʔ22武陟443125213ʔ4修武44315113ʔ33新乡地区 获嘉〔3〕33315313ʔ33新乡34525521ʔ33凤泉23525521ʔ23卫辉34534431ʔ23鹤壁地区淇县245155324ʔ34安阳地区汤阴23523321ʔ3安阳445254213ʔ43林州315132455ʔ3

〔3〕 获嘉话属于怀川话,怀川其实不仅限于当时的怀庆府,还应包括今天新乡市的获嘉县和辉县市一些地方(过去曾属修武管辖)。

本文以90年前的怀庆方言为参照来比较、讨论近年来怀庆府故地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微观演变情况。文中讨论的方言点主要包括济源、沁阳、孟州、博爱、武陟、修武,除修武外,上述各地调查点均为城关镇所在地。

2 怀庆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表现

高本汉先生《中国音韵学研究》(1994)中记录了20世纪初期怀庆方言的读音情况,并附有单字读音表。我们将其中涉及精知庄章组声母与洪音韵母相拼的情况摘录出来,整理如下,详见下页表2。

从表2可以看出,90年前怀庆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中,精组开口字、知组(除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除宕江摄)开口字和止摄开口三等章组字声母读舌尖前音hs;精组合口字、知组开口三等字、知组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宕江摄开口字、知庄组合口字、章组(除止开三)字读舌尖后音hʂ。开口呼字中组与组声母共存;合口呼字中仅有组,无组。这说明合口呼韵母前组与组的合流先于且快于开口呼字。

表2 高本汉先生记录的怀庆方言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读音状况(3)表中一般仅列舒声韵不列入声韵,臻开三、曾开三庄组字因高氏字表无舒声字之收录,故改列入声字,山开二缺少知组字“绽”。

精组知组庄组章组果开一左uo〔5〕〔6〕果合一剉huo座uo锁ʂuo假开二茶ʦha诈ʦa叉ʦha查ʦha乍ʦa纱sa假开三蔗ʅa车hʅa射ʂʅa社ʂʅa赦ʂʅa假合二遇合一租u粗hu苏ʂu遇合三猪u除hu箸u诛u厨hu住u阻u初hu锄hu助u梳ʂu雏hu数ʂu诸u处hu书ʂu署ʂu主u输ʂu殊hu竖ʂu蟹开一灾ʦai菜ʦhai材ʦhai在ʦai赛sai蟹开二斋ʦai豺ʦhai债ʦai钗ʦhai柴ʦhai晒sai蟹开三滞ʅ制ʅ世ʂʅ誓ʂʅ蟹合一催hui罪ui碎ʂui最ui蟹合三岁ʂui税ʂui止开三紫ʦɿ雌ʦhɿ斯sɿ资ʦɿ次ʦhɿ自ʦɿ私sɿ字ʦɿ司sɿ辞ʦhɿ祀sɿ池hʅ迟hʅ置ʅ痴hʅ持hʅ治ʅ致ʅ雉ʅ士sɿ使sɿ师sɿ支ʦɿ施sɿ匙sɿ侈ʦhɿ诗sɿ时sɿ止ʦɿ齿ʦhɿ旨ʦɿ示sɿ矢sɿ视sɿ止合三醉ui翠hui虽ʂui遂ʂui随ʂui髓ʂui追ui槌hui坠ui锥ui水ʂui吹hui垂hui睡ʂui效开一遭ʦau草ʦhau曹ʦhau早ʦau扫sau效开二棹ʦau爪ʦau抄ʦhau巢ʦhau稍sau效开三朝au超hau潮hau兆au昭au烧ʂau绍ʂau流开一走ʦou凑ʦhou叟sou〔5〕〔6〕 高本汉先生把舌尖后卷舌声母统一记作ʈʂ ʈʂh ʂ,对于 ʈʂ ʈʂh ʂ与h ʂ本文不作过细区分,认为二者一样。 “uo”类音高本汉先生一般记录为“o”类音,学界一般记作合口呼韵母,表中处理为合口呼韵母,高先生的这一记音特点在其调查的方言中(如北京、开封、大同、太原、太谷、凤台、兰州、平凉、西安、四川、南京等地)具有普遍性。

(续表2)

精组知组庄组章组流开三肘ou抽hou绉ʦou愁ʦhou瘦sou周ou丑hou守ʂou酬hou寿ʂou咸开一参ʦhaȵ蚕ʦhaȵ錾ʦaȵ三saȵ咸开二站ʦaȵ斩ʦaȵ谗ʦhaȵ搀haȵ〔7〕 衫saȵ咸开三沾aȵ占aȵ闪ʂaȵ深开三沉həȵ渗səȵ婶ʂəȵ甚ʂəȵ山开一赞ʦaȵ灿ʦhaȵ残ʦhaȵ山开二盏ʦaȵ栈ʦaȵ山saȵ删ʂaȵ山开三缠haȵ展haȵ战aȵ煽ʂaȵ禅haȵ善ʂaȵ山合一钻uaȵ汆huaȵ酸ʂuaȵ山合二撰uaȵ山合三转uaȵ传huaȵ篆uaȵ专uaȵ川huaȵ船huaȵ臻开三珍əȵ陈həȵ阵əȵ瑟sa真əȵ神ʂəȵ身ʂəȵ辰həȵ肾ʂəȵ臻合一尊ueȵ忖hueȵ存hueȵ孙ʂueȵ臻合三椿hueȵ准ueȵ春hueȵ唇hueȵ顺ʂueȵ醇hueȵ宕开一藏ʦa苍ʦha藏ʦha桑sa宕开三张a畅ha长ha丈a庄ua创hua床hua爽ʂua獐a昌ha赏ʂa常ha尚ʂa江开二撞ua桩ua窗hua双ʂua曾开一增ʦə曾ʦhə赠ʦə僧sə曾开三征ə惩hə测ʦha色sa蒸ə称hə乘hə剩ʂə升ʂə承hə梗开二撑ʦhə生sə争ʦə梗开三贞ə逞hə呈hə征ə声ʂə成hə盛ʂə〔7〕 “搀”咸开二庄组字,其读“haȵ”,可能正是下文6中提及的沁阳话中开口精知二庄ʦʦh s并入开口知三章h ʂ的起始。

(续表2)

精组知组庄组章组通合一鬃u聪hu送ʂu宗u宋ʂu通合三纵u中u虫hu仲u重u崇hu终u充hu冲hu钟u

3 今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表现

今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分布大致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精知庄章组声母合流,另一类为精组与知庄章组声母部分有条件相混。

3.1 精知庄章组声母合流

精知庄章组声母合流分布于济源、沁阳、博爱、修武,且四地情况各有区别。具体如下:

表3 济源等地精知庄章组塞擦音声母读音举例

精组知组庄组章组开口合口开口合口开口合口开口合口遭精粗清朝知厨澄笊庄初初招章处昌济源ɔhuɔhuɔhuɔhʯ沁阳ohuohuohuohu博爱ʦɔʊ/ʧɔʊʦhu/ʧhuʦɔʊ/ʧɔʊʦhu/ʧhuʦɔʊ/ʧɔʊʦhu/ʧhuʦɔʊ/ʧɔʊʦhu/ʧhu修武ʦɔhuʦɔhʯʦɔhuʦɔhʯ

表4 济源等地精知庄章组擦音声母读音举例

精组庄组章组开口合口开口合口开口合口扫心苏心梢生梳生绍禅树禅济源ʂɔʂuʂɔʂuʂɔʂʯ沁阳so/ʂoʂuso/ʂoʂuso/ʂoʂu博爱sɔʊ/ʃɔʊsu/ʃusɔʊ/ʃɔʊfʋsɔʊ/ʃɔʊfʋ修武sɔʂusɔʂusɔʂʯ

3.2 精组与知庄章组声母部分有条件相混

精组与知庄章组声母部分有条件相混,分布于孟州、武陟。两地情况基本一致,表现为:精组字、知组(除江摄(5)孟州、武陟、获嘉三地方言,江摄知组开口二等字、宕江摄庄组字今读合口呼韵母u/u。)开口二等字、庄组(除宕江摄)开口字、止摄开口三等章组字声母读作hs;知组开口三等字、知组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宕江摄开口字、知庄组合口字、章组(除止开三)字读舌尖后音hʂ。详见表5。

表5 孟州、武陟精知庄章组洪音字读音举例

例字孟州武陟精组遭精ʦɔoʦɔ粗清ʦhuʦhu知开二除江摄站知ʦæaʦɛ茶澄ʦhaʦh庄组开口字除宕江摄笊庄ʦɔoʦɔ杀生sasʔ止开三章支章ʦɿʦɿ诗书sɿsɿ知开三知知ʅʅ超彻hohɔ知开二江摄桩知uʌu戳彻huɣhuʔ庄组开口宕江摄庄庄uʌu床崇huʌhu知庄合口转知uɛuɛ椽澄huæahuɛ章组除止开三丑昌həuhəu扇书ʂæaʂɛ

单就知庄章组声母而言,这种类型“知二庄(包括止摄章组)”与“知三章(除止摄章组)”在开口呼韵母前读音有别,熊正辉先生(1990)称之为昌徐型。晋语中有许多方言,都是这种类型(王洪君2007)。

为方便下文表述,我们把精组开口字、知组(除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除宕江摄)开口字、止摄开口三等章组字,称“开口精知二庄”;把知组开口三等字、知组江摄开口二等字、庄组宕江摄开口字、章组开口字(除止开三),称“开口知三章”。

4 今孟州、武陟方言与90年前怀庆方言

孟州、武陟话与90年前的怀庆方言相比,相同之处是:1)开口精知二庄字都读舌尖前音hs;2)开口知三章、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后音hʂ。不同之处是:精组合口字在孟州、武陟今读舌尖前音hs,90年前怀庆方言读舌尖后音hʂ。把二者不同之处进行比较,也就看清了它们之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下同)。

孟州与怀庆(今沁阳)相邻,武陟与怀庆隔博爱相望,两地相距不远。我们把今孟州、武陟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读法称为孟武型,把90年前的怀庆类型称为怀庆型。孟武型开口与怀庆型开口一致。孟武型中精组合口字声母hs与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hʂ保持对立,而怀庆型中精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已经合流,读hʂ。由此推断,孟武型应该是怀庆型的早期形式。怀庆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读音虽然时间在前(怀庆读音早于今孟州、武陟读音90来年),但演变层次却处于孟武型之后。孟武型中精组合口字与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合流读hʂ,即变作怀庆型。图示如下:

图2 孟武型向怀庆型的演变

上述演变可更进一步简化为:

5 今济源方言与90年前怀庆方言

济源与怀庆相邻,贺巍先生(1981)曾调查过济源城关方言(发音人张宪时年60岁)。贺先生调查时,开口精知二庄、精组合口字声母读舌尖前音hs;开口知三章、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后音hʂ。规律与今孟武型一致。笔者的调查时间是2012年(发音人赵天中时年65岁),调查结果与贺先生有很大不同。我们的调查结果为,济源城关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韵母前读hʂ,/hʂ/包含两组变体[hʂ][hs]。hʂ与开口呼韵母相拼,有时也读hs,且擦音出现这类情况相对较多;与合口呼韵母相拼为hʂ。

发音人张宪和赵天中年龄相差26岁,差不多是一代人的年龄差距。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两代人之间的不同,正好反映出济源方言近几十年来的演变趋势,(6)笔者与李壬癸先生讨论时,李先生以敏锐的眼光指出:两代人之差异不是在最近30年才形成的,而是应该是在近50、60年前就已经出现。因为一个人长期居于某地,语音往往在十多岁时就趋于稳定,并且终生几乎不变。发音人赵天中与张宪的差异,应该在赵天中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即:精组合口字并入知庄章组合口字,“开口精知二庄”并入“开口知三章”。图示表述如下:

图3 济源话近几十年来的演变

沁阳张型开口的介绍详见第6节中。

6 90年前怀庆方言与今沁阳方言

怀庆、沁阳系一地,前者属元明清叫法,后者是当代叫法。沁阳城关精知庄章组声母读音大致可分为两类,下文分别以张常有和申天亮先生为代表,两类人所发擦音在开口呼字前有些区别。具体如下:

90年前怀庆方言与今沁阳话相比,相同之处是:开口知三章、精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后音hʂ。不同之处是:怀庆型开口精知二庄字读舌尖前音hs,与舌尖后音hʂ保持对立;沁阳型开口精知二庄,已经与开口知三章声母合并,合并的大方向是hs并入hʂ。

沁阳型由怀庆型直接发展而来。怀庆型开口精知二庄与开口知三章声母合并读hʂ,即变作沁阳张型,而沁阳申型处于向沁阳张型过渡的阶段。

由怀庆型到沁阳型的演变可以表述为:(7)今方言未看到,但可推测出来的事实,图中用虚框标出,下同。 〔12〕 淇县、卫辉、辉县(上述三地皆属豫北晋语区)也是塞擦音声母大部分已经变成舌尖后音的情况下,擦音声母依然保留舌尖前音。擦音声母与塞擦音声母变化不同步,擦音声母较慢,因此,这种差异在豫北地区具有普遍性。 〔13〕 沁阳话开口呼字中声母s→ʂ的演变可以从子变音和单字音的读音中看出,如“狮Z”读sou44,“狮”读ʂ44。子变音是早期单字与子尾合音的结果,依然保留s音,而单字音已演变成ʂ音。

图4 怀庆型向沁阳型的演变

我们认为,在怀庆型开口向沁阳申型开口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类似济源型开口的阶段,其中沁阳申型开口擦音的现状s音多ʂ音少,就是类济源型开口进一步演变的残存状态。

上述演变可简化表述为:

沁阳申型发展的最终方向是开口呼韵母前s由介于[s ʂ]之间而彻底发展成ʂ,即沁阳张型开口精知庄章组字在洪音字前均读hʂ。实际上[s ʂ]之间的音值就是ʃ。这实际也是提醒我们在开口精知二庄hs、开口知三章hʂ合流的过程中,hs与hʂ各自向它们相近的hʃ靠拢,这一点在沁阳方言表现的不是太明显,博爱话很明显。

7 90年前怀庆方言与今博爱方言

7.1 博爱型与怀庆型的比较

博爱县城精知庄章组的发音音值有两类,下文胡居亮和王庆长先生就是这两类发音的代表者。胡居亮(1952年生)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读hs f,心邪生(船)书(禅)母在对应普通话合口呼字前读f。下文称博爱胡型。王庆长(1947年生)精组知系字在洪音前读hʃ f,(8)笔者注意到:博爱王的发音中合口呼字中 h ʃ的位置较开口呼字中更靠后一些,舌尖后音性质更明显;开口呼字中 h ʃ往往靠前些,带上舌尖前音 h s色彩。心邪生(船)书(禅)母与胡居亮发音一致。下文称博爱王型。

王洪君先生(2007)分析过山西方言中知庄章组声母读音的三大类型后认为,I型(知庄章两分但知二庄入精)不可能是II型(知庄章合一但与精组对立)的早期阶段,但考虑到I型、II型在地域上的分布,III型(知庄章精合一的方言)大多应该是从I型发展来。我们赞同王先生的观点,并认为博爱型(知庄章精合一)就是在孟武型、怀庆型(知庄章两分但知二庄入精)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另外,博爱县1927年才从沁阳分出,其精知庄章组的早期形式应该与沁阳一致。

博爱胡方言与怀庆方言相比,相同之处是:1)开口精知二庄声母读舌尖前音hs;2)精组合口字声母读舌尖前音hs。不同之处是:1)博爱话中开口知三章读舌尖前音hs;怀庆方言这部分开口字读hʂ;2)博爱话中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前音hs;怀庆方言这部分合口字读hʂ。

7.2 博爱型开口字声母演变初步分析

图5 怀庆型开口向博爱胡型开口的演变

但上述模式解释博爱王似乎行不通,博爱王型开口更像是怀庆型“开口精知二庄”hs与“开口知三章”hʂ,各自向hʃ靠近合流的结果,博爱话合口字精知庄章组声母的合流方式也可以为此论断提供旁证,后文会详细分析原因。图示如下:

图6 怀庆型开口向博爱王型开口的演变

7.3 博爱型合口字声母演变分析

文章至此,我们先对博爱开口字前声母演变搁置不提。下面来看合口字前声母的演变。

博爱话精组合口字声母与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的合并要复杂一些。我们注意到,博爱话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声母均为f,如:

素遇合一心fu13数遇合三生fu13恕遇合三书fu13树遇合三禅fu13碎蟹合一心fei13穗止合三邪fei13

这说明在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f”母出现前精知庄章组合口字声母已经合流。张成材先生(2000)统计了汉语方言中pf pfh的分布范围,包括“陕西西安、长安、周至、韩城等11个点;山西临汾、洪洞、浮山、安泽等22个点;甘肃兰州、皋兰、白银等6个点;山东枣庄、滕县、泗水等4个点;湖南慈利1个点”。这些地点均为中古合口三等韵逢知照组读pfu pfhu。生(船)书(禅)合口字声母读f的演变与上述一样。由此可见,博爱方言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声母读f前,必然经历了精组合口声母并入知庄章组合口声母的演变。

关于博爱王、博爱胡读音先后顺序,博爱胡遇合三知系字还保留hʃ的读音,这应该是hʃ在博爱胡中的残存。我们认为,把hʃ(博爱王)作为向hs(博爱胡)演变发展的中间过程,便于说明在博爱话合口字中精组声母与知庄章组声母合流的情况下,如何变成了舌尖前音hs。

接下来要弄清“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读“f”母的演变缘由。不过在这之前,我们需要首先弄清知系合口字声母读pf pfhf的演变,白涤洲(1954:6)、Forrest(1959)、桥本万太郎(1962)、王临惠(2001)、张世方(2004)、张双庆和邢向东(2012)等对此做过专门研究。

张世方先生(2004)认为,知系今合口呼字声母的唇齿音化是由介音u的强摩擦化引起的。u虽是后高元音,但它的发音同时关涉双唇动作,而摩擦化可能使元音辅音化,并且摩擦化所造成的发音负担可能由双唇或唇齿分担,这样介音由于摩擦化所形成的新的发音特点最终会影响声母,声母为了适应介音的这种特点,发音部位会逐渐前移,变成带有摩擦的、发音部位靠前的新声母。演变过程如下:

张双庆和邢向东先生(2012)的论述更为细致。两位先生把陕西关中方言40多个点的读音联系起来,理清了今关中方言知系合口字两类特殊演变的音变过程,其中B类就是知系合口字今读pf pfhf的演变过程,演变过程如下:

我们认为以上先生的论述都有道理。博爱话“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读“f”的演变起因,实际上出于u/发音时双唇作用的增强。正如张世方先生所言,u虽是后高元音,但它的发音同时关涉双唇动作。u双唇作用加强往往表现为圆唇度的减小(即uc),出现u的擦化特征(即ucβ)。而实际上u圆唇度减小时,往往出现上齿靠近下唇的情况,这样就为稍带唇齿化的u的出现营造了环境。实际上,今博爱话中u的实际发音为u或ucβ,以u为多,这从博爱胡的发音中可以明显听出。上述变化也会带动声母唇化或唇齿化的演变,如博爱南乡话“姑”读pucβ,u就带有较强擦化。对于声母而言,ʂu- su-合流初期,会向彼此音值相近的ʃʂu-靠拢演变,这在今博爱王语流中还有体现,继而ʃʂ又向ʃ演变,博爱王单字读音就是其最好体现。伴随唇齿成分的加强,不圆唇的u也会伴随变读;舌叶成分ʃ也会减弱,唇齿声母会逐渐加强,也就是说声母发音部位继续发生前移。待舌叶成分完全消失后,就出现了f的读音,这种变化是对单元音韵母而言的;而对于介音(u介音的一种变体)的韵母而言,会与声母f形成声介合一的形式(王临惠2001;张双庆和邢向东2012),其表像是f不与介音相拼,介音消失掉。的演变与u相似,只是第一步前化演变为圆唇度低的,随着唇齿成分的增强,ʃʂ演变成ʃ,最终变为f。详细演变过程见图7:

图7 博爱话心邪生(船)书(禅)合口字读“f”的演变过程

至此,博爱话合口字中精知庄章组的演变见下页图8。

图8 孟武型合口到博爱王、胡型合口的演变

7.4 对博爱胡型开口字声母演变的反思

事实上,前文我们对博爱胡型开口演变进行分析时,认为博爱胡开口系怀庆话“开口知三章”并入“开口精知二庄”的结果,仅仅是用怀庆型开口呼字声母与博爱胡开口呼字声母进行比较得出的,这是结果与结果的比对,其中演变的具体过程,我们并未看到。而通过对博爱王型开口的分析,我们注意到这种演变应该是“开口精知二庄”与“开口知三章”各自向hʃ靠近合流的结果,至少在合流的初期hʃ是偏向hʂ的(这也与沁阳话开口字向hʂ方向合流几乎一致,只是音值稍有变化,实际上即便是博爱胡居亮的发音,开口呼中hs也是偏靠后些的,显示出其曾经来自偏舌尖后音的痕迹),今天博爱王庆长开口呼字语流中还会出现ʂhʂʃʂ音,支持了我们的上述论断。ʂhʂʃʂ语流中还会出现,单字音中却少见,这绝对不是偶然,说明其是合流早期读音的遗留,由此我们看到了博爱开口字中ʂhʂʃʂ→hʃ的微观演变。

上述分析与我们对博爱胡型开口演变的分析有些矛盾。一个县城之内,同时出现两种演变方向,似乎也是不太可能的,而将其认为是同一种演变的两个不同时间层次,却是可能的。且博爱王型开口演变过程中“怀庆型开口→沁阳型开口”的变化真实存在于博爱周边的沁阳、济源方言之中,(11)博爱县原为沁阳县一部分,1927年冯玉祥主政河南时将沁阳县东北边一部分乡镇分出,成立博爱县(李英芳1994:1)。我们认为,对同一归属、相邻的博爱、沁阳方言内分析出太多不同的演变规律也是不足为信的。尤其是济源话近几十年来的变化,为我们观察这种演变提供了绝佳的视角。基于此,我们对博爱开口演变进行重新阐释,即下页图9。

博爱王开口字在语流中,有时表现出读音偏向舌尖后音的情况,我们认为这应该是博爱话开口字合流时的早期状态,记作ʂhʂʃʂ。

图9 博爱王、胡型开口演变的重新阐释

图10 博爱sa、ʂa音节声波和宽带共振峰图

陕西关中方言也多有舌音与“龈脊—龈脊后”部位形成阻碍的塞擦音、擦音,这类音张维佳(2002:77)、孙立新(1995,2008等)、王军虎(2001)记作舌尖前音,如:

张双庆和邢向东(2011,2012)主张记作舌叶音,如:

可以看出此类音音色带有舌尖前音的色彩也带有舌叶音的色彩。邢向东和张双庆(2014)指出,关中话这类声母尽管发成舌叶音,但其调音器官的位置比一般的舌叶音靠前,与舌尖前音比较接近。我们认为,若以主动发音器官命名,称之为舌叶音更好些。

至此来看,图8、图9的分析应该是比较确切的。图8中“孟武型合口”到“博爱王型合口”的演变,图9中“怀庆型开口”到“博爱王型开口”的演变,可能正是现阶段豫北晋语“精知庄章组”声母演变的总根源。事实上,豫北晋语区hʃ发音部位由于靠近hs和hʂ,因而总显得不太稳定,这也可能是我们很少看见其缘故。但把“hʃ”作为联络点,确实既便于对hs音的来源作出解释,又便于对hʂ音的来源作出解释。上述三类音之间的演变关系可表述如下:

8 90年前怀庆方言与今修武(赤庄)方言比较

根据我们的调查修武城关方言精知庄章组字读音类型与孟武型一致,《修武县志·方言》(薛垂义1986: 673-684)也是这样记载的。赤庄的发展更快一些,这说明我们以怀庆方言为参照来透视今修武赤庄话的演变是合适的。

赤庄话与怀庆话相比,相同之处是:1)精知庄章组合口字读舌尖后音hʂ;2)开口精知二庄字读舌尖前音hs。不同之处是:赤庄话中开口知三章字读舌尖前音hs;而怀庆方言这部分开口字读hʂ。

图11 怀庆型向修武型的演变

上述演变可简化表述为:

9 结语

为了更加清晰地看出上述各种方言与怀庆方言的对应关系,今按“开口精知二庄、开口知三章、合口精组字、合口知庄章组”的顺序将孟州、武陟、怀庆、济源、沁阳、博爱、修武赤庄等七种方言中精知庄章组声母洪音前的读音整理如下,见表6。

表6 孟州、修武等方言与怀庆方言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的读音对应关系

合口精组合口知庄章组开口精知二庄开口知三章阶段孟州ʦʦh sh ʂʦʦh sh ʂ武陟ʦʦh sh ʂʦʦh sh ʂX怀庆90年前h ʂh ʂʦʦh sh ʂY修武h ʂh ʂʦʦh sʦʦh sZ2济源h ʂh ʂ沁阳h ʂh ʂ博爱王ʧʧh ʃ f胡ʦʦh s f王ʧʧh ʃ f胡ʦʦh s f(多)h ʂ(多)h ʂ(少)ʦʦh s(少)ʦʦh s自由变读自由变读申h s多ʂ少申h s多 ʂ少张h ʂ张h ʂ王ʧʧh ʃ王ʧʧh ʃ胡 ʦʦh s胡 ʦʦh sZ1Z3Z

我们以X、Y、Z表示相邻的三个阶段,则X>Y>Z(“>”表示早于)。孟武型处于怀庆型的前一阶段,其他济源、沁阳、博爱、修武赤庄读音类型均是在孟武型、怀庆型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如果以组声母分立、合流而论,这种发展关系可以用树形图表示如下:

图12 怀庆地区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读音类型演变树形图

从精知庄章组声母在洪音前读音合流程度看,Z1合口字声母合流为一组音值,而开口字声母尚未完全合流为一组音值;Z2合口字声母、开口字声母各自已合流为一组音值,但二者音值不同;Z3整个洪音字声母全部合流成一组音值,合流程度最高。整体来看,合口字声母较开口字声母合流的时间更早。

这里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沁阳和博爱都是处于Z3阶段,前者是向卷舌声母演变,而后者却是向舌尖声母演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演变呢?正如前文所言,沁阳话合口字先行演变成组,这与介音u的发音部位靠后有一定关系,开口字演变成组的时间要晚,在开口字合流的过程中出现了组、组音值的自由变读阶段(这种现象济源很普遍,沁阳申中仍有残留),最终由于组已占据合口呼的位置且音系中力量更强大一些带领开口呼字全部向组演变。

最后,基于上述章节分析,我们对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近年来演变的过程进行归纳,详见图13。(15)图13中虚线表示可能的演变。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博爱方言组、组合流的具体过程是,两组音同时向ʂ组靠近。这从博爱王的真实发音中可以看出。博爱话中组、组合流后目前能看到的最早音值就是ʂ组音。审稿专家指出:是否可以说,博爱王与博爱胡之间的演变是 h ʂ(沁阳)→ʂhʂ ʃʂ→shs ʃs(博爱王)→ h s(博爱胡)呢?我们认为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我们在演变图例图8、图9中组、组合流的初始阶段(目前博爱方言中有语料证据支持)就有“类怀庆型合口ʂu-组”“类沁阳型开口ʂ组”的表述。那么会不会目前能看见的合音初始阶段ʂ组前还有个组呢?我们认为不能轻易否定。但如果刚开始就像济源、沁阳那样的演变组、组归并为组(即组并入组),然后再经历组(沁阳张)→组(博爱王)→组(博爱胡)的演变,博爱话的演变链条就会长出许多,因此可能性要小一些,本文仅作为另一种可能列出,用虚线表示。

图13 怀庆故地精知庄章组声母近年来演变过程图

猜你喜欢
沁阳博爱声母
声母韵母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声母顺口溜
沁阳位于沁河南岸为何不叫“沁阴”研学始末
互动体验营“博爱星” 周键文
声母歌
沁阳黑陶发展三建议——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是强大动力
中国陶文化高峰论坛暨沁阳黑陶传承发展研讨会在河南沁阳召开
博爱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