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高校招生标准与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成果转化研究

2019-11-14 17:55李骁然天津美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天津美术学院生源考试

■李骁然/ 天津美术学院

一、美术招生及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一)部分考生盲目报考美术院校

近几年随着美术高校不断扩招,考生的数量也是逐年递增的。报考美术院校的生源一般情况分为两类,一类是自幼对美术有兴趣、有天赋,立志将来从事与此相关的职业,这类考生的综合素质通常较高。还有一大类考生对美术并无兴趣, 只是由于文化课成绩不佳或不感兴趣, 于是在家长或老师的劝导下被动地加入美术考生大军之列。针对后一类考生,不少社会机构近年来开设培训班。这类培训班的培训时间通常较短,主要进行素描、速写、色彩等传统科目训练,让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一些应试方法顺利拿到校考合格证,然而考生对美术的认知程度仅限于应对考试。

(二)一些专业考试内容形式单一

一直以来,美术专业的考试内容以模特人物素描、速写以及静物写生为主,近几年美术考试形式出现了一些新颖的考题,但部分美术院校及综合性院校的美术专业依然沿用传统的静物、人物写生或默写等为主要考试科目。这样的考试形式过于陈旧,很容易让美术培训班熟悉套路,像流水线一样为高校输送考生。

(三)入学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上文所说的第二类考生一旦进入美术院校,就会觉得万事大吉,上美术专业只为了取得一个大学文凭。这些学生只会应试、不会创作,没有发散性思维。这样的学生和那些专业基础扎实的学生同时进入高校美术课堂给老师提出了很大的难题。老师除了要在弥补培训班没有教授的美术基础知识外,还要培养他们本该从小就应养成的对美术的兴趣,这样的教学会直接影响教学班整体的专业成绩,也影响了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

二、招生标准和方式的调整举措

(一)完善招生目标, 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招生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科学合理, 以适应社会的要求,应将其于人才培养建设结合起来、与学校的专业建设结合起来、与学生就业市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学有所用, 服务于社会。招生目标应考虑多种因素,不仅要考虑生师比例、教学环境资源等内部因素,还应该考虑人才培养目标、重点学科建设情况、整体创新能力等外部因素。在制定招生目标时应借鉴国内外优秀美术高校的招生方式,目的是为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培养。

(二)调整选拔标准和形式,提升教学实践质量

招生、教育、就业是高校的一个教育链,环环相扣。如果生源不好,就导致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能力就存在问题。近年来天津美术学院每年都在专业考试中寻求考试内容的变化,从而优化选拔优秀生源的标准。近几年各大美术学院都在校考中推陈出新,天津美术学院为了提高专业考试的水平,在形式和内容考试上不断改革,考察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设计类专业考试增加创意设计及分析科目,让设计类考生就一个主题来设计图案并用文字描述创意主题,要求考生紧扣主题,通过对主题的理解,运用形象思维,以图形语言将主题准确的视觉化。增加这一科目的意义在于考核学生的设计意识、设计表达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再比如,设计类色彩考试的考试形式也进行了调整,让学生结合考试内容自由组合,并赋予其在生活中的颜色,通过对描绘对象的观察与感受,以写实的手法,表现对象的形态,色调与色彩关系,体现出立体感与空间感。这样的考题考核的是学生对色彩基本原理的运用与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会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发挥考察考生用色彩塑造物体基本能力,也让阅卷老师更加准确地判断考生的综合水平。这些考试方式的改变都是为了帮助学校挑选出专业水平更高的学生并加以培养。

(三)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拓展生源群体

招生宣传是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招生方式。学校要积极参加社会上的重要招生联合咨询活动, 让社会了解学校, 扩大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 解释有关政策, 解答有关疑问。此外,高校要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效应,应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渠道对招生宣传答疑。18 年独立设置的八所美术院校首次在校考前,联合举办本科招生宣讲会,在会上用新媒体直播形式向全国考生和家长介绍招生政策和校园文化环境。此外,18 年天津美术学院还在学校的公众号中发布学校的宣传短片,在官网公布专业介绍和就业方向,在线上答疑解惑。这些招生方式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社会上知名度,为高校吸引到地域更广基础更优的生源,让高校的生源结构更丰富更多彩。

三、招生标准和方式调整在教学实践的应用成果研究

(一)考试方式对选拔区分度的影响

通过对2018 年参加天津美术学院校考考生的研究表明,而伴随着考题形式的改革,运用SPSS 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可用于数据的相关分析)的T 检验分析2018 年绘画类和设计类的校考成绩发现其显著性差异值都等于0.000 均小于0.05,说明高分组和低分组是有显著性差异的,测试美术能力的区分度很大,证明现阶段招生考试测评和筛选方式可以很好预判考生专业能力,更精准地录取优质考生。

(二)招生方式对生源结构的影响

随着招生方式不断调整,录取考生的综合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各考试类别的文化控制线和各专业方向的录取最低分均小幅上涨。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2018 年录取考生的文化最低控制线较2017 年提高30 分。各大类录取的最低分相较2017 年也均有小幅提升,绘画类各专业综合成绩(校考成绩与高考成绩的权重加和)最低分提高4.3%;设计类各专业综合成绩最低分提高7.6%。这样的结果表明招生方式的转变可以为教学实践输送更优质的生源。

与此同时,通过近几年的分析发现,随着学校在南方设立校考考点比例增加,以及在南方参加宣讲活动,近年来南方生源不断增加,在教学实践中不同地域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不同的学习经验,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成果转化效果明显。

(三)综合成绩对大学专业实践成绩的影响

考生的录取综合成绩既可以体现学生创造性、想象力等专业能力,也可以体现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学生的专业基础成绩差异可以体现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基础表现水平。以天津美术学院为例,使用SPSS,经过对视觉设计与手工艺术学院(原设计艺术学院)的视觉传达设计和工艺美术两个专业17 级和18 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成绩对比,17 级学生的录取综合成绩和大学专业课成绩相关性并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015;伴随着招生形式的不断变化,18 级学生录取综合成绩和专业课成绩相关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相关系数为0.180。通过对比,基础课平均分也比往年有了提升。说明随着考试形式的变革,是能够帮助高校在教学实践中挑选出专业水平高的学生。

与此同时,在专业实践类课程方面,实践课程的分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入学后的实践能力水平。17级学生的录取综合成绩与实践课程平均分的相关性相比于16 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提升。此外,近三年实践课程的总体平均分也有一定的提升。通过招生目标和方式的调整以及宣传方式的优化,对筛选实践能力高的学生有一定成果转化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在专业实践课程的表现水平。

四、结语

近年来美术招生情况的分析发现存在着考生盲目报考及招生考试形式单一陈旧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美术高校就要在招生工作中下功夫,找方法。通过在招生方式的变化以及宣传渠道的拓展,可以使生源结构得到优化,让学生在专业水平、文化成绩乃至实践能力上更快提高。该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为为招生标准和方式对教学实践的成果转化提供数据支撑,在招生录取中帮助院校选择适合在本校发展的学生,最终的目的是在教学中更高效地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复合型艺术人才,为社会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天津美术学院生源考试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李戬
李戬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跨省生源调控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方勇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