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文言散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2019-11-14 17:55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散文

■饶 娟/ 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

2017 版新课标指出:“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能力和特长,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学会自我监控和学习管理,探索个性化的学习方法”。高中文言散文教学是语文老师的难点,在高考的重压下,文言散文教学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不高,影响文言散文教学效果。那么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综合学术界观点,汲取其中的优点, 结合语文名师的实践与理论,以培养学生文言散文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探索教学措施,敬请专家批评指正。

一、自主学习能力重要性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自发性的、乐观向上的一种行为能力,表现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以好奇、积极的心态主动思索问题的行为。随着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核心的内在要求和关键,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之后,不论对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能有所进步。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学习需求

如今网络发达,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到,所以他们需要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学习能力的养成。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他们学习语文有重要意义,也能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独立思考,游刃有余。

(二)课标要求

2017 年新修订的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素养,所以承载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言文必须教好。根据我们的理解,新课标在学习任务群中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注重积累、诵读教学、课外拓展、个性阅读。这四个方面是不可分隔、相辅相成的,都要求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三)终身发展

一个人的发展需要终身学习,但不会有人终身教你学习,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才能更好地发展。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只是促进他们学习进步,更是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因此,高中文言散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民族审美趣味,增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如今文言散文的教学现状如何呢?

二、高中文言散文教学问题

综合学术界观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因高考重压,往往看重的是分数,容易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纵观整个高中语文课文,文言文有17 篇,占高中课文26%。这说明新课改对文言文非常重视。前辈们在文言散文教学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积累文言词语与特殊句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他们积累的宝贵经验是我们需要借鉴的,但仍有需要进一步改善之处。

(一)缺乏教学创新

文言散文教学通常采用“读——译——背”的方式,学生缺少独立思考时间,能够翻译句子意思,但难以掌握文言散文的深层文化内涵,死记硬背让学生对文言文没有兴趣,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教学效果不佳。长久以来,文言散文教学就形成一种固定模式:主要学习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容易忽视对文本的挖掘以及文化背景的探讨。

(二)忽略诵读作用

由于高中文言散文篇幅较大,一般教学先让学生自由读,读完再讲解,老师没有指导学生读,也没有评价。这就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文言散文的语言非常优美,学生通过诵读,就能自己读出其中的韵味与美感,这是老师讲解做不到的。

(三)懈怠课外阅读

因为高中课业负担沉重,所以老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不重视,何况文言文的课外阅读。但是,纵观这些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文言题的文章都是出自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之中,而对于课外阅读少的同学们来说,学生自主阅读与分析能力严重不足。

综上,如今的课堂给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时间不足,学生欠缺自主学习意识。根据新课标要求,老师应该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提高学生鉴赏水平,但目前没有找到好的路径去完成这一任务。在高考重压之下,老师和学生很少对文言散文语言进行鉴赏,而对文章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是浅尝辄止,导致文言散文给人一种呆板无趣的印象。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独立阅读能力,让他们在文言散文的阅读中有获得感,才能激起他们的兴趣主动学习文言散文,增强他们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水平,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文言散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主要方法

根据皮亚杰的“图式——同化——顺应——平衡”理论,结合语文名师的经验与理论,尊重学生自主性,联系实际,我将在诵读、赏析、拓展这三个环节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索。

(一)诵读感知

文言散文节奏鲜明,音韵优美,所以诵读文言散文是感知文章的重要方法。文言文的读可总结为: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情感、读出感悟,这“四读”对于高中生来说,读出感悟尤为重要。所以,我们根据读的要求不一样,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读,从读中悟,从读中学。

简单的文章如《劝学》,可以让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给学生独立的思考时间,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言文语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果文章很难如《兰亭集序》,老师可以范读或者与学生一起读,然后对文章进行赏析,通过赏析知道该带着怎样的情感进行诵读,再进行表演读,为了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和评价,要求倾听的同学听完之后进行点评。

如在上《赤壁赋》时,先让学生自读,大致读通文章,遇到问题尽量自行借助工具书解决,对文章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小组间读,读出节奏,各个小组间可以有不一样的读法,并讨论出小组对《赤壁赋》的理解;然后是第三次读,边读边赏析文本,再在赏析文本后带着感情朗读,每一段的情感有变化,就要读出变化,然后小组间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把《赤壁赋》的情感读得更到位,在诵读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上其它表演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文上完之后,让同学们查找自己喜欢的文言文,自行组队举办一次文言文朗诵比赛,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面。

在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参考教育名家的一些有效方法,根据学生特点与文本内容,再进行创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会他们诵读方法,提倡个性化诵读和创新诵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

(二)品味情感

对文言散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体会作者的情感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让学生通过对文章的理解有自己的感悟。如今的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传承了叶圣陶老先生“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所以我们文言散文教学应该以审美为主,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而不“应试” 地“肢解” 原文。应该调动学生积极性,形成活跃的课堂,达到叶老先生所说的:“教师自己,在可省的时候不妨省一点讲解的辛劳,腾出功夫来给学生指导,与学生讨论,也就绰有余裕了。”

于永正老师在上《杨氏之子》这一课时,简单导入之后就以谈话的方式让同学们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杨修这个人,并且以杨修的生长的地方联系到和自己的家乡是同一个地方,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热情。也有利于后面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于永正老师主张以学生为本,以读书为本,以创新为本。所以我们在鉴赏文本的时候也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师生和生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赏析文本的目的。讨论完毕之后,交流小组讨论成果,不仅能够分享和融合大家的观点,而且各种想法互相碰撞,开拓学生的思维,互相进步。

而赵谦翔老师的“绿色语文” 将能力、人格、活力、悟性有机地统一了,形成了教学的“四位一体”。他主张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他们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所以我们在文言文鉴赏教学时,也要多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独立思考,品出独到的观点。

如上《兰亭集序》这一课时,在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到文本的意思和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结合文本谈谈作者的生死观和自己的人生观,并分小组开展主题讨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发表观点的欲望,也能有独立的思考,同时在小组内开展主题讨论促进自主合作学习。

(三)群文拓展

课文学习只是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外阅读则是他们检验自己,充实自己的天地。在一篇文言散文上完之后,可以借鉴群文阅读一篇带多篇的理念,鼓励孩子们对阅读怀着探究的态度,课后自选角度选择几篇文章,写成阅读报告,并且选择优秀的在班上进行交流。

如在上完《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后,让学生开展主题群文阅读活动,老师先举例:“谈判的艺术”,在这个主题之下开展群文阅读,查找与古代谈判有关的文章,自主阅读,小组成员互相交流阅读体会与感受,得出与谈判艺术有关的研读成果。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可以自选角度,从不同方面开展主题群文阅读,形成自己的研读成果。这样既充分尊重了学生主体性,拓展知识视野,也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对高中文言散文教学意义重大,还使学生在学习其它文本的时候也能运用正确的方法,对文章有个性化的理解。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散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