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需求导向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2019-11-14 17:55杜海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公共英语导向岗位

■杜海帆/ 鄂尔多斯职业学院

基于岗位需求导向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方略具有如下价值:其一,总结英语教学经验,为培养岗位需求型专业人才铺平道路;其二,通过教学改革强化教师专业育才能力,旨在不断丰富公共英语教学方法,优化配置英语育人资源;其三,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使学生可顺利与岗位对接,突出高职院校育人优势。基于此,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助其顺利择业、创业,从岗位需求角度出发探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岗位需求导向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要点

(一)课程内容

为实现教学改革学科对接专业育人目标,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内容需作出调整,一方面夯实英语基础知识,使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素养得以提升,另一方面引入专业知识,如具有专业特性的英语、相关专业设备英语使用说明等,使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得以充实,调整基础知识与专业内容比例,为教师顺利展开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活动奠定基础。

(二)学生特点

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不仅要侧重输出英语知识,还需围绕学生专业成长情况灵活育人,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明晰学生学习特点,紧抓学生学习心理,以此为由有效运用教学方法。例如,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可围绕相关专业整合英语口语练习内容,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学习兴趣、核心素养等因素设计层级性口语练习教程,在分层教学法支持下鼓励学生灵活选择练习内容,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根据学生优化练习内容,助力学生循序渐进提升专业英语素养。

(三)岗位需求

部分公共英语教师对岗位需求不够了解,对其教改产生阻力,为此教师应深入了解相关专业岗位特点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切实需求,以此为由调整英语教改方向,立足市场对接专业英语教学,使公共英语教师专业理解力、市场洞察力、教学改革能力得以提高,达到有效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的教改目的。

二、基于岗位需求导向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阻力

(一)公共英语教学思想改革存在阻力

教学思想是教学活动之魂,只有教学思想先进、科学,才能确保教学活动富有育人价值,然而当前有些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师教学思想较为保守,仅从英语学科出发开展育人活动,忽视该学科与学生就业岗位的关联,无法确保教学改革满足岗位需求,影响高职育人成效。

(二)公共英语教学方法改革存在阻力

英语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此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其口语表达、听力、理解能力等,通过作文练习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教师围绕读、听、写推行的教学方法虽然可以拔高学生英语基础能力,但却无法有效提升学生岗位型技能,使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产生阻力,为此英语教师需致力于运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岗位需求导向型教学改革质量。

(三)公共英语教学体系改革存在阻力

为优化配置英语学科育人资源,公共英语教师应扩展育人体系,延展资源扩容辐射领域,多渠道整合有益于英语教学改革的素材,使教学改革有效性得以提高。这就需要教师明晰岗位需求型教改目标,以此为由优化教学体系,推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活动良性发展。

三、基于岗位需求导向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方略

(一)转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思想

自我国推行立德树人思想以来,如何在专业学科育人进程中渗透职业素养、道德修养、知识技能,提升学生专业素养,成为教师需解决教学改革难题之一,为此公共英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升级育人思想,以培养核心素养过硬人才为导向助力学生顺利与岗位对接,满足岗位用人需求。例如,英语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时,可为学生准备2—3 篇与线管专业企业日常管理相关的英语文章,通过“群文阅读” 使学生明晰企业用人标准,如爱岗敬业、安全谨慎、创新实践、诚实守信等,引导学生用上述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达到培养岗位需求导向型人才教学改革目的。

(二)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岗位型人才培养模式

教师需具备教学改革能力,一方面主动学习最新育人方式,立足教学实况予以变革,另一方面了解学生专业成长诉求,以人为本优化教学方法,使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质量得以提高。例如,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整合相关专业工作岗位相关资料基础上,鼓励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知识创设表演情境,学生3—5 人一组,以车间生产、安全管理、设备组装、产品研发等主题为导向进行对话,情景演绎时长以5—8min 为宜,在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同时可培养其表现力、自信心、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继而完成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的英语教学改革任务。再如,为使学生更为了解相关专业及学生未来要从事的工作岗位,英语教师可借助网络搜罗国相关专业资料供学生阅读,一方面助力学生了解最先进的企业及其发展需求,对比自身学习情况找准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充实英语教学内容,以“微课”的形式根据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输出难易程度不等的英语文章,为学生提供了解行业及专业的端口,优化配置英语教学资源,继而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岗位型人才培养模式。

(三)改革育人体系为多元育人主体协同教改铺平道路

首先,学校、地方政府、优秀企业、社会服务型组织等主体应参与到岗位需求导向型英语教学改革活动中,从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育人需求、学校教学情况等角度出发建立协同育人教学体系,为多角度培养岗位需求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例如,政府需要新时代人才具备创新创业能力,在“双创”能力支持下涌入工作岗位,企业重视产品研发,致力于打造民族品牌,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技能性人才教育机构理应关注市场经济走势,以此为由革新英语教学方法;其次,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应在学校、政府及企业帮助下找到育人方向,立体化渗透岗位型知识及技能;最后,英语教师应根据协同育才实况推行配套教评体系,针对基于岗位需求导向型英语教学改革成果进行系统评价,定性、定量分析多元主体合作育才成效,为调整合作育才教改机制提供依据,如组建专业教育团队,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师携手搭建“双师型”育人平台,在讲解英语知识同时使学生更为了解工作岗位,明晰其公共英语学习之于专业成长重要性。企业还可帮助高职院校为人才提供岗位实训机会,引导学生在岗位上反思公共英语学习实况,找准自主学习立足点,为引导学生学习对岗位工作有益英语知识奠定基础,使教学改革质量得以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高职院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质量,该学科需明晰与学生专业发展紧密关联,立足教改实况转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岗位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育人体系为多元育人主体协同教改铺平道路,在英语教师整合教育改革资源基础上,引导学生夯实英语基础,同时提升自身核心素养,使学生有能力胜任专业相关工作,凸显高职院校育才优势,使基于岗位需求导向的公共英语教学改革有效性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导向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建材发展导向》理事单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偏向”不是好导向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犬只导向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浅谈高职公共英语实践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