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慧课堂建设中高校教师的三重角色

2019-11-14 17:55李美萱曾水英辽宁财贸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新知高校教师智慧

■李美萱 曾水英/ 辽宁财贸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春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加强智慧课堂建设,是提升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智慧课堂建设,不仅包括智慧课堂教学改革,而且也包括智慧校园建设和智慧教师建设。本文是从智慧教师建设的角度来研究我国高校智慧课堂建设建设中,高校教师应承担哪些作用,对自己应该哪些角色认知,方能更好地服务于推动智慧课堂的发展。

一、传统课堂的革新者

所谓智慧课堂,主要是指“在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教学媒体的支持下,以促进师生全向互动为抓手,以‘低耗高效、轻负高质’为直接目标,以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为终极目标,为每位学生带来最大获得感的课堂形态。”在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承担的首要角色是传统课堂的革新者。

在智慧课堂建设中,我国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变革。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虽然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教师始终是教学设计、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的中心。无论是在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中,还是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总是在思考自己的研究兴趣是什么,研究的成果是什么,研究的成果如何转换成教学成果。这种教学理念的一个问题是相对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层次与水平。智慧课堂的发展,一个重要变革是要求课堂展开必须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尊重学生的需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和层次,尊重知识消费者的“权利”。

在智慧课堂建设中,我国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由灌输式的教学向研讨型教学的转变。我国传统课堂具有灌输式教学的特征。这种灌输式的教学,体现了课堂中的稳定权力关系,教师享有无可挑战的权威,教师通过话语权的运用来传授知识,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而非创造者)而存在。在智慧课堂建设中,教师必须对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变革。智慧课堂建设需要包括教师在内的教育参与中的每位参与者对自我进行反思和变革,变革是否成功,在很大成都上决定了智慧课堂建设的成败。

在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我国高校教师应转变教学工具,由简单的技术依赖向复杂的现代技术依赖转换。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智慧课堂对现代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有较高依赖性,将现代高科技引入常规教育教学中,对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这就意味着智慧课堂推进,我国高校教师必须提升对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对这些技术的功能和作用有清晰的认知。

二、智慧课堂的引领者

引领是智慧课堂教师活动的本质,引领者是智慧课堂教师应有的角色认知。

智慧课堂应在知识的引领上发挥应有的重要作用。从本质上来看,知识是课堂的载体,传授知识课堂的重要使命。与传统课堂不同,智慧课堂要开启传统课堂的传授知识向创造新知的转变,要利用学生的已知激活和消化新知,将知识中心的教学转化为问题中心的教学。与所有类型的课堂一样,智慧课堂要承担传授知识的功能,将人类文明所积累的丰硕知识成果传递下去。然而,智慧课堂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激发课堂所有参与者创造新知的欲望,开发课堂所有参与者创造新知的潜能,塑造课题所有参与者创造新知的意识。为了完成知识引领的功能,智慧课堂应关注知识传统中的重要知识,关注前沿性的知识,加注重反应时代需求和体现时代精神的知识。

智慧课堂应在方法的引领上发挥重要的功能。智慧课堂要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创造一种鼓励创造新知的态度和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要在方法上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在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发展所积累的复杂现象,提出研究问题,而且要培养学生发现新知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智慧课堂的教师在方法上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要培养学生的方法论意识,倡导学生通过严格的程序,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去创造新知。

智慧课堂应在生存智慧引领上体现其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人类社会的文明化,不仅是通过物质的富庶来体现,而且还体现在人类生存智慧的进化上。我国高校智慧课堂的教师应在引领学生提高生存能力和提升生命质量上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个体,如何延续生命长度,如何提升生命质量;作为群体,如何组织起来有效行动,为生产价廉、物美、便捷的公共产品而努力。

三、未来课堂的探索者

课堂是实施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智慧课堂建设,不仅要反思传统课堂的缺陷,反思其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而且要面向未来反思智慧课堂本身。

为了履行好未来课堂探索者的角色,智慧课堂的教师应成为智慧课堂的反思者。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智慧课堂确实是蕴含着深刻的变革,以及由这种变革所带来的进步。然而,智慧课堂在完成对传统课堂解构的同时,是否比传统课堂能更好地处理和协调好了课堂秩序建构中的自由与秩序、平等与权力等级、传授知识与创造知识、课前课中与课后之间的关系。对于智慧课堂的教师而言,在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关键是要处理好解构和建构、建构和解构之间的辨证关系。

为了履行好未来课堂探索者的角色,智慧课堂的教师应成为传统课堂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智慧课堂的教师,不仅应成为传统课堂的解构者,而且也要成为传统课堂优秀传统的继承者和捍卫者。与智慧课堂相比,传统课堂并不是一无是处,传统课堂因为其“传统” 具有有一定的生命力。比如,对秩序的尊重,对教师权威的重视,对知识传承的投入,对师生之间权力关系的巩固等等。如果说传统课堂需要被超越是其过分强调教师权威而忽视学生的自由、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动力,呈现出极端化的特性,那么,智慧课堂同样需要被超越,这是因为它过分强调了学生的自由而忽视了教师的权威,过分强调了知识创新而相对忽略了知识的传承。

为了履行好未来课堂探索者的角色,智慧课堂的教师应成为未来课堂实践上的开创者。这就要求智慧课堂的教师,其思维是开放的,保持不断学习的习惯,追求“有趣、快乐、自由、开放、平等、互动、思考、探索”的未来课堂,不仅要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而且要善于创造新知识。智慧课堂教师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优秀的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尊重知识创新的规律,探索课堂改革完善的不同途径,评估不同改革方案可能带来的风险,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互动,在教学研讨中与同行互动,在教学探索中与课堂发展的未来趋势互动。

总之,对大多数人而言,智慧课堂是一个新生事物。在智慧课堂建设过程中,我国高校教师主要应承担好三重角色。然而,需要强调的是,我国高校教师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担当只是建设好智慧课堂的一个因素。实际上,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相长是普遍的规律,学生在建设好智慧课堂过程中同样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态度、能力、知识水平等,对智慧课堂建设效果同样会产生深刻影响。

猜你喜欢
新知高校教师智慧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高校教师团队知识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以南审国际贸易学专业团队为例
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改革问题与对策探讨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及其促进机制探讨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