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 教学法在国际商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14 17:55江西科技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0期
关键词:商法解决问题教学法

■何 群/ 江西科技学院

一、PBL 教学法简介及其应用现状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重点在于知识的应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PBL 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不再是以教师讲授为主;PBL 将学习与相关的任务或问题挂钩,先设计好任务,再把学习设置到这些问题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学习者合作来解决问题,从中学习内含在设计好的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运用最早是在临床医学中是以问题为基础,通过病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国内外PBL 教学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医学领域,现商务类课程教学中也有应用。

目前国内高校国际商法课程主要以传统讲授方式为主,引入PBL 教学法,采用“先问题,后学习” 的教学方式,教师课前给予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改变了传统课堂对教学的要求。因此,我们尝试通过以PBL 教学法为切入点来实施探索,力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商法课程教学方面有一定特色,以适应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将PBL 教学法在国际商法教学在的应用

《国际商法》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它是用以调整国际商事主体和国际商事行为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国际商法内容较为繁杂,教材章节之间内容关联度低,学生在学习中难以掌握,传统教学方式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同时,该课程不仅在讲授国际商法基本概念与理论的时候要求与实际密切联系,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点对日后外贸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纠纷进行分析,增强法律意识,对老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精心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工作是第一步,学生知道为何采用PBL 教学法、PBL 教学法的基本原理、实施过程、评分细则以及优点,让学生做好准备,积极参与,学生习惯了原来的传统教育被动学习,现要求主动学习,他们可能会有抵触心理,那PBL 课程设计必须抓住学生,一环扣一环,无法分心。为了紧紧跟进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可以借助当前流行的教学APP,雨课堂等,在线答疑,头脑风暴,线下以及线上测试等方式。根据学生积极参与程序以及方式的多样化,给予学生平时成绩。

(二)科学分组分工

小组学习是PBL 模式的主要学习环境和教学形式,必须将班级中每个同学分到各小组,都调动到学习中去。事先控制好学习小组的人数,小组人数要适中,人数多了难以把握。学生能通过与小组其他成员的合作,与其他小组的竞赛,激发学习激情,还可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结合大家的个性进行分组,科学分组后可凝聚团队力量,可相互监督学习,还可以发挥各自的特长,每个组设置一名组长,让组长负责分工协调,需确保每个同学都要分配到任务,且每位同学都充分参与其中。

(三)设置问题

PBL 的关键内容则是问题。只有合理地设置章节的问题,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置问题要考虑其综合性的特点,不仅要包含本课程的内容,而且要能培养学生们综合运用其所学知识。这些问题具有可操作性,有可思考性,不能过于简单,同时不能太复杂,学生不知该从哪里下手。我们可以设置以下模块,一种是基础问题模块,指的是书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通过这些问题,这些学生可熟练掌握,这就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一种是货物买卖分析模块,这个模块的问题要求学生不但对书本知识的熟练综合掌握,还要善于结合书本来进行分析。总之一定不能仅限于书本知识,要侧重于实践,多案例讲解。

(四)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跟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方向,必要时进行指导,但不能指导太多,以免影响学生独立思考。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题,通过教师的解答来获得信息,或者通过上网查询或去图书馆搜寻资料获取相关的信息。在 PBL 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问题是起点和出发点,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会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为了解决问题,除了需要已学习的旧知识外,还需要掌握新的原理、概念,学习要点等。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提出建议和方法,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们逐渐能通过图书馆查询资料、网络查询等,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学生总结,教师评价

学生在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用PPT 或用书面报告、口头阐述的形式进行分享。其他小组同学在听完后可向该组同学进行询问,由该组同学来进行解答。问答完成后,其他组成员对该组完成的问题进行点评,说出讲解小组的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和不足。学生们讨论结束后,教师对讲解小组进行点评,先给予他们肯定,指出他们的亮点,,再提出他们讲解中的不足,让他们在课后进行小结,改进学习方法,促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三、PBL 教学法在国际商法课程中实施的重点

(一)教师的专业综合能力

对教师而言,PBL 教学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前教师以讲课为主,而现在教师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习,以及评价他们学习的效果。PBL 教学法的每一环都非常重要,比如教学策划、教学设计、设计问题、教案的编写、把握教学过程、正确引导和促进教学实施,最后还要对教学进行评价及总结。特别是要优化问题设计,注重学习问题的设计,若学习问题难度太高,学生就很难找到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若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能轻易找到答案,缺乏思考性,对问题的思考活跃度也就大幅下降,也无法达到以问题导向学习目标的作用。所以,在国际商法教学中开展PBL 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将问题设置清晰,把问题难易程度控制好,并把问题导向性考量在教学设计之内,充分发挥出PBL 教学法的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

(二)学生的积极性

采用PBL 教学法后,学生由原来传统的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学习。学生可能会对这种教学法有些抵触,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因此上课老师在课前、课中、课后需多的精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配合老师的PBL 教学法。上课老师需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吸引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PBL 教学中来。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成立小组的时候,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选出积极性较高或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团队组长,组长制订团队计划、组织大家讨论,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质疑,通过质疑,由被质疑方进行解答,因此被被质疑方前期需做好充分的准备,夯实所学的基础。例如,货物买卖法章节中货物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中,对于不同国家以及公约中的所有权与风险的转移进行了讨论,只有货物被清楚地确定在合同项下,这是前提条件,风险才发生转移,从卖方转移到至买方。从而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团队合作、专业知识、书面写作、语言表达、项目管理等各项能力。

(三)提高教师点评质量

在PBL 教学法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启发、补充、解惑、点评。其中,点评环节最为关键,应通过凝练各小组观点、分析研究思路、解析研究方法、评价研究成果加以展开。对于发现了新问题、使用了新方法、提出了新观点的同学,给予以特别的肯定与表扬。

完善的评价体系就好比画龙点睛,评价体系完善了,PBL 教学法才算是“盘活”了,要不然就是流于形式。传统的教学法不注重过程,侧重于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而PBL 教学法侧重过程,注重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具体表现。有效的PBL 教学法的评价体系,应有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的互评和自我评价,以及解决问题的程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课后反思,这样才能保障整个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得PBL 教学是有效的。

猜你喜欢
商法解决问题教学法
《民法典》施行背景下商法的发展研究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面对面沟通交流 实打实解决问题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探究商法的理论基础
两只想打架的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