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丹江口 不止是网红一个必将写进历史的地方

2019-11-14 02:44
中国生态文明 2019年5期
关键词:丹江口武当生态

丹江口环库公路

媒体印象:走进丹江口,就好像走进了一幅山水画卷。水,有八百里原生态水库,不见首尾,润泽北方大地;山,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传承太极之道;更精妙的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家文化已融于一山一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山水之间,城市从容生长。

专家点评:每年50多亿立方米汉水,北上三千里,直奔京、津、冀、豫四省市的20多座大中城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常年优于二类,非常不容易。可以说,丹江口是我国生态建设的战略高地,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平衡发展的试验田,丹江口的贡献,将会被历史牢记。

在汉江中游之滨,有一座因水而生、因水而兴的“中国水都”。同样承载着中华民族血脉的汉江,在这里汇聚成浩浩汤汤的沧浪绿水,映衬着雄险奇幽的武当仙山,形成了一幅壮美的生态画卷,再加上道教圣地积淀的深厚文化传承,吸引着八方来客,来了就不想走,这就是丹江口。

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有南水北调中线控制性工程——丹江口大坝。60年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上马动工,两千年铁打的均州古城,净乐宫的丹墙碧瓦,随之沉入浩瀚的汉江绿水,丹江口市因势而生。

多年来,丹江口始终坚持“生态立市”的战略,以“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为目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休闲生态农业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好水等荣誉称号。

优化生态空间 科学合理布局

实行红线管控。严格划定全市生态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和以生态环库路为纽带的“临水1公里”生态红线,对红线范围内实行严格保护。

建设生态园区。全市境内受保护地区面积比重高达64.97%,有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共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湿地保护区1个,国家级及省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开展全民植树、全域绿化、精准灭荒,森林覆盖率高达56.79%。实施物种保护,形成了“远山生态修复、近路高效农业、库区优质橘橙”综合治理新格局和生态防护体系。

发展生态经济 走绿色发展之路

加快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汽车与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与水资源利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服装制造等六大新兴产业。

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生态建设,不断推进江南生态工业旅游走廊、江北生态农业走廊、环库生态旅游带建设。从世界文化遗产武当仙山到丹江口水库,从“中国民间文学活化石”伍家沟故事村到“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从中国最美山水公路环库生态旅游公路到最美渔村关门岩,旅游品牌不断推出,全域生态旅游产品不断涌现,生态建设与生态旅游相得益彰。

生态农业独树一帜,稳步发展。丹江口翘嘴鲌、均州名晒烟、武当榔梅、武当蜜桔等“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已达33个。30万亩武当蜜桔、10万亩清香核桃、5万亩武当道茶等生态农业项目如火如荼,系列生态富民项目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统一。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围绕“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丹江口大力推进全域生态化,打造汉江最美生态城。现在的丹江口,空气质量逐年向好,PM10、PM2.5逐年递减。全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丹江口水库水质长期保持在Ⅱ类以上,9个省控以上断面水质优于Ⅲ类标准,2019年上半年,更是达到Ⅱ类以上。自2014年12月12日开始,每年50多亿立方米碧绿澄澈的汉水从这里跨越千山万水,北上三千里,润泽着京、津、冀、豫大地。

抓源头管理,全面实现“三个清零”。淘汰燃煤锅炉,实现辖区内燃煤锅炉清零;淘汰黄标车,实现黄标车“清零;清理网箱和库汊养殖,实现丹江口库区拆围清零。

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四个”城镇全覆盖。建成并提标升级14座城镇污水厂、7座垃圾填埋场,实现了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城市和乡镇全覆盖。投入资金2亿多元,实现全市194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新建40个环境空气质量微型监测站,实现城市和乡镇办空气质量自动监控全覆盖。

大力实施“五河治理”,累计投入5亿多元,对官山河、浪河、安乐河、沙沟河和大柏河等“五河”流域进行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程。

划定畜禽养殖“三区”,禁养区50家规模养殖场全部关闭搬迁,198家限养区和适养区养殖场全部完成改造升级。

强化环境治理,淘汰关闭污染大、能耗高企业100多家。持续开展环境专项执法活动,加大重大环境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为确保打赢“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保驾护航。

倡导生态生活 完善生态制度

开展绿色系列创建和生态镇村创建活动,提升绿色文明素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积极推进“生态公民”建设。

依托交通路网,建设绿道系统,构建城市、景区、公园、滨江、乡村等全域生态休闲旅游廊道。最美山水公路——环库路,山水相连,碧绿成趣,天水一色;“依山傍水,城河一体”的“一江两岸”休闲观景带和沧浪洲湿地公园,树木葱茏,芳草如茵,四季繁花盛开,蜿蜒曲折的游步小道纵横交错,碧波荡漾,随处可见鸥鹭翩翩飞舞;沧浪州步行彩虹桥,一经建成,即成“网红”,是游客必到的打卡地。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成效显著,全市建成省级以上生态乡镇12个,生态村64个,市级以上生态镇18个,生态村194个。

在机制体制方面,丹江口全面创新,率先出台并实施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度,实施“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制,城市环境管理考核制度、农村综合环境整治长效管理考核制度等,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全市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日益完善。

丹江口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通过挖掘生态特色、文化特色,打造以沧浪文化、武当文化、古均州文化等为核心,多种特色文化融为一体的水都文化。精心组织开展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生态环保为主题的社会践行活动,吸引更多市民关注生态环保、践行生态理念。随着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华武术论坛、亚洲摩托艇公开赛丹江口大赛、武当国际演武大会、武当蜜桔推介会、最美山水公路长走大会的成功举办,丹江口的生态品牌更加响亮。

猜你喜欢
丹江口武当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河南丹江口库区滑坡危害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住进呆萌生态房
武当佳境
生态之旅
武当还馍录
畅游水都 丹江口
舌尖上的丹江口
丹江口库区旧石器考古调查记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