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2019-11-14 11:05吴雪婷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7期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者霍尔

吴雪婷

有这样一个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他的成绩那样糟糕,他所想所做都“不像话”,他几乎得不到任何人的喜欢……这个孩子就这样出现在我的脑海里,他就是《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主人公——霍尔顿。

这个十六岁就在夜总会抽烟酗酒的孩子,宁愿在电影院里消磨时光也不肯回家的孩子,俨然一个不良少年的代表。我不知道我的同龄人中是否有人看过这本书,会用什么眼光看待这个孩子,会不会像序言中说的那样,认为他仅仅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或者像一些人说的那样,认为他是为生活所迫,并不是自甘堕落。在我看来,他不需要同情,也不需要被憎恨,他只是代表着每个青年人思想上必经的彷徨时期。也许这就是人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经历,需要我们每个人理智地对待,正确地认识。

霍尔顿本质很胆小软弱,被人欺负后只能用做白日梦的方式幻想自己变得强大。可他一直希望能够真的勇敢起来,但这种希望却只沦为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因为他连一个瘦弱的女人都制服不了;最卑微的时候,他被学校开除,不敢回家面对父母,只能躲躲藏藏,偷偷摸摸地回家。软弱胆小的霍尔顿活在自己构筑的幻想世界里,不敢走出來面对现实。

霍尔顿的经历是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们的缩影:自己的理想与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他只想做一个在悬崖边看风景的人,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飞奔的孩子们。可是他的父母却希望他按照他们的规划,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大人们认为他败家,他却在指责中保护着自己的梦想,在不算成熟的心里保护着自己的梦想,即便自己的梦想在污浊的世界里一文不值。

霍尔顿有自己美好的一面,他很明智,也怀着善良的心,即使看透了社会的本质,即使自己的一些想法还很幼稚,即使他自己也有许许多多缺点,但他仍然敢于反抗现实,心怀理想,这样美好的品质让他的人设闪闪发光。

霍尔顿这一文学形象,是作者的真实内心的写照,作者赋予这个角色青春的意义,用这个角色的心路历程讲述了关于成熟,关于长大,关于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让霍尔顿那些天真纯洁的梦,关于理想,关于善良,关于不够成熟的心事,渐渐放大……

猜你喜欢
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者霍尔
大桥上的守望者
守望者
汉白路的守望者
这个大童话讲猫(五)名侦探西尼·霍尔
从意识形态角度对《麦田里的守望者》两译本的研究
《麦田里的守望者》
离子推力器和霍尔推力器的异同
道格拉斯·斯高特·霍尔(1940-2013)
基于素质培养的霍尔效应实验
守望者:动态漫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