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鼎大白”不同工艺茶类茶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2019-11-15 08:17刘文静吴建鸿
福建茶叶 2019年7期
关键词:茶类福鼎乌龙茶

黄 彪,刘文静,吴建鸿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 350003)

茶黄素是由茶多酚经酶促氧化聚合而形成的含有苯并卓酚酮结构和酚羟基团的化合物[1]。茶黄素不仅是影响茶叶色、香、味及品质的重要物质,更经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消炎、抗癌功效[2-7],其潜在保健功效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茶叶根据外形、色泽及制作方法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绿茶、白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8],茶叶中茶黄素的含量与其制作工艺有很大的关系,但以往的文献对红茶以外的其他茶类茶黄素类物质的报道较少,有关加工工艺对茶叶中茶黄素含量影响的研究则更少,因此开展相关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福鼎大白”(又名福鼎白毫,简称“福大”或“大白”)是经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较早认定的国家品种,是制作福建白茶的重要茶树品种,因其抗性好,繁殖力强,适制茶类多(可制作成白茶、乌龙茶、红茶),在福建、浙江、湖南、贵州、四川、等地广泛栽培。“福鼎大白”不仅可用于制作白茶,还可用于制作乌龙茶、红茶等。经“福鼎大白”茶树制作的茶类香气浓厚,滋味鲜爽,活性成分丰富,具有多种药理功效[9-10]。由于制作工艺的不同,适制茶类活性成分含量也有较大的差别,对于“福鼎大白”大白这一重要茶树品种资源相关不同工艺对其适制茶类活性成分的影响,文献中目前还未有相关研究报道。

本研究以“福鼎大白”茶树春茶鲜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的适制茶类白茶、乌龙茶和红茶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茶样中4种主要茶黄素单体的含量,包括茶黄素(TF)、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FDG)、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探讨加工工艺对同一品种茶树适制茶类茶黄素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福建茶叶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供试样品:大白茶树鲜叶采自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赤溪镇茶叶加工基地,按不同工艺要求分别加工成绿茶、白茶与红茶,供实验使用。

试剂:茶黄素类化合物茶黄素(theaflavin,TF)、茶黄素单没食子酸酯类(theaflavin-3-gallate,TF-3-G;theaflavin-3'-gallate,TF-3'-G)、茶黄素双没食子酸酯(theaflavin-3,3'-gallate,TFDG),购于南京道斯夫生物技术股份限公司,纯度均大于97%。甲醇(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乙腈(色谱纯,美国Fisher公司)、超纯水(Millipore超纯水机制备)、冰醋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等其他分析纯试剂购于国药集团试剂有限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Wate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Waters公司),Qirect-Q5 Millipore超纯水设备(美国Millipore),XW-80A旋涡混合器(上海医科大学仪器厂),样品均质器(德国IKA公司),水浴恒温振荡器(常州朗越仪器有限公司SYG-2)。

1.3 方法

1.3.1 不同茶类加工工序

茶叶样品取自福建省宁德市、武夷山市等茶叶主产区茶叶加工基地。取福鼎大白茶树鲜叶约5 kg,按不同制茶工艺制成绿茶、乌龙茶、红茶和白茶,各茶类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1)白茶:鲜叶—萎凋—拼筛—萎凋—干燥;

(2)乌龙茶:鲜叶—晒青—做青—杀青—揉捻—干燥;

(3)红茶: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1.3.2 色谱条件

参考GB/T 30483-2013茶黄素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6.3.3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CORTECS C18色谱柱(150 mm×4.6 mm,2.7μm);流动相 A 为醋酸、乙睛与水体积比 2:9:89,流动相 B 为甲醇;流速 1.0 mL/min;柱温 35 0C;检测波长 278 nm;进样量 10 μL;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1.3.3 上机样品溶液制备

供试液的制备依据GB/T 30483-2013茶黄素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6.3.1。

2 结果与讨论

2.1 标准曲线的建立

表1 HPLC梯度洗脱条件Table 1 Gradient elution program of HPLC

图1 4种茶黄素类化合物检测的HPLC色谱图Fig.1 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chromatograms of 4 theaflavins compounds

通过调整梯度洗脱程序,各目标化合物分离良好,峰型尖锐,能够满足检测的要求,4种茶黄素类化合物检测的HPLC色谱图见图1所示。根据各目标化合物的响应情况,配制合适浓度的混标溶液,按照优化的条件进样,建立标准工作曲线。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目标化合物标准溶液浓度(x,μg/mL)与对应的峰面积(y)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在0.999以上(表2)。

表2 4种目标化合物的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Table 2 HPLC method validation

2.2 不同茶类中茶黄素类物质含量的分析

取“福鼎大白”茶树鲜叶通过不同工艺制作的3类茶叶样品(白茶、乌龙茶、红茶),按上述1.3.3方法制得样品待测溶液。按照建立的HPLC方法,对样品待测液中的茶黄素类物质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检测结果见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福鼎大白”茶树加工制作的3类茶,红茶样的茶黄素类总量最高,总量为0.52%,其次是乌龙茶样,茶黄素总量为0.13%,白茶茶样中茶黄总量最低为0.078%,4种茶黄素单体在3类茶中均存在。从各茶黄素单体占茶黄素总含量的比例来看,由“福鼎大白”茶树制作成的红茶中,茶黄素单体以茶黄素-3,3'-没食子酸酯(TFDG)为主,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次之;乌龙茶样中,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含量较为接近,茶黄素-3,3'-没食子酸酯(TFDG)含量稍高;白茶中茶黄素含量较低,几种茶黄素单体含量较为接近。

表3 不同工艺茶类茶黄素含量Table 3 Contents of the aflavins in different tea samples

2 结论

建立了液相色谱方法(HPLC)同时测定茶叶中茶黄素类物质的快速分析方法,并运用建立的方法分析了福建大白茶树鲜叶加工成不同茶类其茶黄素类化合的的含量差异。由“福鼎大白”茶树加工制作的3类茶,红茶中茶黄素类物质总含量最高,主要以茶黄素-3,3'-没食子酸酯(TFDG)和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为主;乌龙茶中的茶黄素-3,3'-没食子酸酯(TFDG)含量相对较高,茶黄素-3-没食子酸酯(TF-3-G)含量接近;白茶中几种茶黄素单体含量比较接近,相对都比较低。实验结果可为福建省茶叶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于不同茶叶中活性物质成分含量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茶类福鼎乌龙茶
茶类植物在园林景观艺术设计中运用
不同茶类加工工艺对福建水仙茶儿茶素组分和生物碱的影响
试论乌龙茶供应链模式的选择机制
基于日语教学中中日茶类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研究
自制蜜桃柠檬乌龙茶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常喝白茶益处多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乌龙茶可缓解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