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奏响“自主学习”新篇章

2019-11-15 03:23江苏张家港市崇真小学陆海燕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小数数学知识小学生

江苏张家港市崇真小学 陆海燕

众所周知,数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的核心课程,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实现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教师理应将“让学”付诸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作用,使学生形成独特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

一、“让学”“自主学习”的教育内涵

1.“让学”的内涵

最早提出“让学”教育思想的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他在《人诗意的安居》里写道:“教所求的是:让学。”可见“让学”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何为“让学”呢?“让”即让出、谦让;“学”就是闻、见,即获得知识、技能。“让学”课堂应打破传统的教师“一统天下”的教学模式,尽量把空间让给学生,把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学习、合作讨论、展示成果、互相评价,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做课堂的主人,即打造“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2.“自主学习”的内涵

所谓“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性、被动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倡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分析、探索、实践等来实现学习目标。有了一定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能主动探索知识、敢于质疑问题、富有个性的学习主人。

3.“让学”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让学”与“自主学习”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让学”是“自主学习”的前提与保障。在课堂中只有“让”出教师的主位、让出探索的时间、让出学习的机会……学生才有可能安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做学习的主人,课堂才能真正呈现出“以生为本”的自主课堂。

二、“让学”理念下课堂“自主学习”三部曲

1.先学后教,自主构建数学知识

教学是教与学两者的有机结合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突出让学的优势,教师就要做好充分的前提准备,要引导学生在备学的基础上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浅层的理解,如此才能使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知识的学习,从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构建,提升教学实效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先学后教,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环境,提供机会,让学生做好前提性准备。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引导学生备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考虑到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备学的空间,并利用合作交流的形式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受到年龄和思维的限制,小学生要想自主构建数学知识就离不开课前的备学,也就是对知识的初步了解。以“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过程为例,小数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已经不止一次接触过小数。但是学生熟悉的是小数的表示形式,而并不理解它的真正含义。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小数以及小数的意义,并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笔者在上课之前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

活动1:复习旧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忆分数的知识,同时在无形中感受到分数与小数微妙的关系。

活动2:学生去超市调查记录商品的名称和价钱,在调查的表格中明确规定了两种价格的书写形式,分别用小数和几元几角来表示价格,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小数,让学生感受到小数可以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联系生活展开教学,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几点几元可以写成几元几角这样的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真正投入到对该数学知识的分析与探究中去。

在超市选择5种商品,并把它们的价格记录下来。

序号 商品名称价格用小数表示 用几元几角表示1( )元( )角2( )元( )角3( )元( )角4( )元( )角5( )元( )角

再通过询问“通过自学你还有什么疑惑?”来了解学生的需求,立足学生展开教学,进而为其自主构建数学知识,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打下基础。

2.课堂研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学科,这使得数学课堂教学往往较为枯燥,很难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所以要想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转换角色,让学生充当“小老师”,或设计一些讨论的环节,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锻炼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将“让学”落实到实践的重要表现方式。为了能够发挥课堂讨论的最大优势,教师要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思维,及时转换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在适当的时机让出课堂,为学生提供发挥主体性的时间和机会。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展开讨论,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如此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才能使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而学生在与小伙伴的讨论中思维得以互补,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必然能够有效提高。

以“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过程为例,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而生活中也有着诸多的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所以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以课堂讨论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展现自我,发展个性。因此,在课堂上,笔者首先开了一个小型的讨论会,与学生一起讨论生活中的轴对称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在观察与讨论中了解到了其基本特征。在这一基础上,笔者让学生进行分组,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制作多种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并综合大家的智慧对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显然,这一方法的实施,不仅有助于小学生展开针对性的讨论,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3.回顾反思,巩固自主学习效果

“让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一理念理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巩固教学效果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极为重要,这也是小学生内化数学知识的一个必要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理应安排合适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成果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从而达到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作用。当然,要想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回顾反思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如何引入回顾与反思的话题上下功夫,要让学生首先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成果上的差异性,再主动利用回顾与反思进行了解和学习,从而达到巩固数学学习效果的作用。

对学习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优势和劣势,更能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主动学习与反思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回顾与反思,以巩固数学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的最后阶段,笔者时常会鼓励学生说一说这一节课都讲了哪些内容,并以自我推荐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补充与讨论。在这一基础上,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对知识的掌握上,并自主投入到了对该课教学内容的回顾上,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展开了反思,从而循序渐进地有效巩固了数学教学效果,促进了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

有效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让学”是符合当前数学教学发展需求的新理念,它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自主学习”,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当代教师,更应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基础上重视对“让学”的实践,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小数数学知识小学生
小数加减“四不忘”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