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体现学习自由的应有之义

2019-11-15 03:23江苏张家港市崇真小学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27期
关键词:笔者课文目标

江苏张家港市崇真小学 王 丽

“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就应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去探索和发现。”著名教育学者成尚荣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儿童的特点和教育的本质。其实也只有自由,才会有探索,自由的体现是探索,探索的条件是自由。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安居》一书中写道:“教师所要求的是:让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成为能够个性表达的独特的人,能够人格独立的有尊严的人,能够精神自由的有思想的人,所以我们更需要“让学”。下面试以阅读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实践探索。

一、“让学”,让教学目标模糊一点

语文学习本来是一个采蜜的过程,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花,要酿什么样的蜜,学生应该是有主动权的。这是因为每一个学生天生的禀赋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兴趣取向也各不相同。在语文课上,教师虽然可以拟定一个教学目标,但这个教学目标只能作为一种参考,一个建议学生努力的方向。在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背景下,学生可能会自己拟定一个目标,也可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设定的与教师设想的不同的学习路径。学生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会更加愉悦。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时,笔者拟定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感到童话语言的反复引起的节奏感;让学生懂得世界上并没有完全简单的事情。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讨:这篇童话读起来好听吗?为什么?这个小蜘蛛让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呢?结果学生不但达到了笔者设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还在“感叹句”“细节描写”(如长颈鹿的笑)等方面有了深入的关注;在人生道理理解方面,他们还提出了“做一件事情,无论简单、复杂都需要长期坚持”的观点。同时,还有学生说:“这个世界上简单可以变成复杂,复杂也可以变成简单。”这就进入到哲学的层面了。

二、“让学”,让学习资源可选一点

与让教学目标模糊一点相对应的是让学习资源可选择一点。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的资源无处不在。然而真正落实起来,还是有些困难的,因为我们还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笔者认为,这就是要做到“让学”。

一让学生自由预习。教师通常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预习,但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其实是有完成家庭作业的负担的。在“让学”理念的指导下,笔者改变以往布置作业的做法,而是在指导预习方法上下功夫。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前,笔者这样指导学生预习:①上网查阅骆驼的资料,看看骆驼到底有哪些本领?②熟读课文,闭上眼睛反思,你到底学到了什么?你对什么地方印象最深,为什么印象深?③你觉得小骆驼错了吗?为什么?我们什么时候应该感到自豪?这些问题每一个都指向了学生自己,也指向了整个文本。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和自我反思与大家进行分享。在此基础上,笔者还逐步让学生与生活建立联系,如让学生选择最近两天在生活中“值得自豪”的例子与大家分享。

二让学生自由质疑,学生可以选择文本中的任意点进行创新思维。很多学生没有发现问题的习惯,也就难以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而学生一旦养成了质疑的习惯,就一定能够体会到学习资源无处不在的乐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苹果里的五角星”时,笔者让学生自由质疑,任何地方都可以质疑。学生不仅质疑了“创新就是从换一种方式切苹果”这句话,甚至还质疑了笔者在课堂上为什么没有创新?为什么不换一种方式教这篇课文?这就使得语文学习资源从文本走向了真实的生活。在此情况下,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也自我质疑,平时有没有换一种方式做事的习惯?打算在哪一种生活方式上有所改变?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语言也出奇地生动,这让笔者深感欣慰。

三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创建自己学习方式的欲望。仔细观察世界上的诸多名人,他们的成功无不是独辟蹊径,真正按照指定的学习方式学习的,实在是少数。就笔者的观察,哪怕就是读课外书,学生都有自己的阅读方式。有的喜欢边画边读,有的喜欢一个人蹲在某个地方读,有的喜欢边读书边吃东西……而在阅读教学中,学生也有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时,笔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这篇课文,结果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他们有的居然阅读了 《呼兰河传》,有的则拍了不少自己和爷爷奶奶相处的照片,还有的学生则另外找了一些有关童年故事的散文与这篇散文相对照。笔者以为,这就是“让学”所带来的学生的学习自由。

三、“让学”,让课堂评价多元一点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学好了某一篇课文,而且学有所获,学得很快乐呢?这就需要课堂评价了。课堂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学生最为关注的教学环节。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总喜欢出一些题考考学生。然而,教师考核的往往是自己想看到的,学生真正学到了什么,教师却无从知晓。在“让学”理念下,笔者尝试让学生通过自我表达来评价自己。例如,学习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海底世界”,笔者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自己已经在这篇课文里学到了知识。学生们经过思考之后,有的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大家知道了海底动物是如何窃窃私语的;有的通过绘画的方式让大家看到了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有的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大家感受到他已经领略了这篇课文的语言美;还有的通过完成课后习题来告诉大家他是一个喜欢做作业的好学生。

当然,在此基础上,笔者还布置了课外评价,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然后再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已经学到了很多,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高涨。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的结尾处深情地叙述着自己的教育思考。是的,她愿意用一辈子的时间来等待一个5岁的小孩从容、专心地扎好一个蝴蝶结。笔者以为,这就是给学生自由、独立的学习世界,这就是让学生获得自我成长的快乐,这就是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应有之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热心合作,让学习真正发生。

猜你喜欢
笔者课文目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老师,别走……
背课文的小偷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背课文
性能相差达32%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