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从散文诗中汲取营养的几点启示

2019-11-15 02:52王欣琪
语文教学之友 2019年11期
关键词:散文诗文体写作教学

摘要:散文诗具有短小化的篇幅设置、叙事化的散文内容、诗歌化的抒情语言、象征化的寓意表达等特点,其融合了散文和诗歌文体的部分特征,属于吸纳两种文体特色而存在的文体。正是这种介乎散文与诗歌的特性,为读写结合提供了契机,对于写作教学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分析散文诗的独特之处,能给予教师写作教学以新的启示。

关键词:散文诗;文体;写作教学

一、散文诗的文体特點

(一)短小化的篇幅设置

散文诗结合了散文和诗歌文体的部分特点,与大多数散文、小说、议论文、说明文文体相比,其在篇幅上趋向于简洁短小。例如,《金色花》一文,全篇除标题外只有293个字,却有9个自然段,字数最多的一段也仅有56个字。

同样,在《荷叶·母亲》一文中,正文内容不过359个字,共有8个自然段,字数最多一段只有98个字。文章篇幅短小,读者阅读觉得一目了然,又会觉得意犹未尽。

(二)叙事化的散文内容

散文诗的另一特点是吸收了叙事散文的营养,在内容上具有叙事化的特征。散文诗往往以记叙事件的形式作为主要内容框架来表达丰富情感和深刻寓意。在《金色花》一文中作者描写了一个孩子幻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后,开放花瓣看妈妈工作,散发花香让妈妈闻到,投下影子陪妈妈看书,落到地上又成为妈妈的孩子的一系列故事。

而在《荷叶·母亲》一文中,作者记叙了“由莲花想到故乡红莲,红莲经历暴雨被荷叶保护”的故事。文章叙事富有情节,内容完整饱满。散文诗的内容通过作者的叙述一步步娓娓道来,具体又生动,这是散文诗的特质。

(三)诗歌化的抒情语言

散文诗,顾名思义,既有散文的形式,又有诗歌的韵味,饱含抒情,意味浓厚。

诗歌语言具有意象化、高度凝练的特点。在《金色花》一文中最鲜明的意象就是“金色花”。金色花,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译名亦作“瞻波伽”或“占波”。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是受到人们尊敬的花朵。[1]作者运用“金色花”这种意象主要表达了其对神的虔敬以及创设了一种东方式的宗教氛围,这是泰戈尔诗歌的一大特色。《金色花》一文语言清新简练、富有童真,主要是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叙述,简单利落地描绘出了孩子陪伴妈妈的过程,例如,“为了好玩”就将孩童单纯调皮的动机展现得一览无余;“匿笑”意为偷偷地笑,呈现出孩子做游戏的状态;“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中“突然地”体现了孩子的机敏和想要吓母亲一跳的顽皮,“再”字说明孩子变化的一个过程,因为这个游戏过程的变化,一切将回到原点。从“假如”中回归现实,几个字就完美地交代了内容的变化,并且再次刻画人物形象。这些诗歌化的语言无一不在抒发孩子和母亲之间的亲情。比如,孩子偷偷陪伴母亲的游戏,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呵护;母亲呼唤孩子、嗔怪“坏孩子”,是母亲对孩子的关心、疼爱;最后,孩子说“我不告诉你,妈妈”,是孩子对母亲含蓄又深刻的爱意。

冰心写诗受泰戈尔的影响,又积淀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底蕴,在《荷叶·母亲》一文的创作中,也充满了诗歌化的抒情语言。“荷叶”象征着“母亲”,“红莲”象征着“我”,“心中的雨点”象征着一个孩子成长中将遇到的挫折。借由“雨打红莲,荷叶护莲”意象的塑造,烘托出母爱的伟大。本文的语言也符合诗歌化的特点,长句少而短句多。例如:“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这句话被拆分开来叙述,将主语放在后面,用“不但……而且”表示突出强调,而短语的组合更能凸显故乡红莲茂盛之态是可喜且常见的。当然,本文的抒情也显而易见。例如,“仍是不适意!”直白地抒发心中的烦闷心情;而“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是直抒胸臆,体现心绪的明朗;最后,“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一句,作者用呼喊式语气、意象化语言点出母爱的伟大以及其内心的感激,展现出诗歌化呐喊所咏出的抒情化语言。

(四)象征化的寓意表达

散文诗普遍采用象征的艺术手法,以表达文体蕴含的深刻寓意。

象征艺术主要建立在一种以隐喻思维为主的艺术想象力上,它是一种审美主体性的能力反映,象征的妙用可以使散文诗的内容从单质走向多元,结构由直觉平面转为多维立体,使朦胧的情感得到个性化的具象表达,理性的思维得到形象的艺术呈现。在《金色花》一文中,金色花象征美好、神秘的生命韵味,充满对自然的佛性尊崇,表达了对母爱、生命、自然的纯纯爱意,寓意生命的稚嫩纯真和自然的无穷魅力,营造了一个温暖清新并梦幻甜蜜的金色氛围,同样象征着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崇拜之情。

《荷叶·母亲》一文中,荷叶的形象与母亲联系起来,通过对“雨打红莲、荷叶护莲”这一事件的描述,以荷叶的勇敢慈怜象征母亲呵护孩子的形象,以红莲的娇嫩、美丽象征孩子成长的稚嫩与昳丽,以雷雨的无情、残忍象征现实世界的冷酷、困苦,以小见大,象征着母爱的伟大,寓意人生变幻中母亲的付出和爱意的浓厚,表达对母亲的感恩和对母爱的称颂。

二、给予写作教学的启示

散文诗本身就是不同文体之间的融合、升华,写作教学也可以从散文诗中汲取营养,从散文诗的独特之处寻找写作教学的新方法。

(一)选择自然环境,培养审美视角

散文诗中选择了许多自然界意象,这也是诗歌中诗人喜爱的意象种类。《金色花》中选择“金色花”,是自然纯美的一物;《荷叶·母亲》中选用“荷叶”,它朴实又坚毅,常见于生活,却会给读者带来不一般的审美感受。自然界意象包括日月星辰、花草树木等,贴近写实类、写景类作文的教学,由于写作大多离不开现实存在的事物,因此,写作教学更应选择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视角。

现代城市生活使学生缺少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并且随着古诗词固有语境的减少,针对自然语言的直接触发也逐渐湮灭,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学生,难以接触最纯粹的自然,从而缺少来自心灵最直白、最坦率的感悟。

散文诗中存在的自然意象,给写作教学带来启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或者直接地在自然中写作,用身体去感受最纯粹的自然环境,得到最真实的身心体会,并将其转化为最真切的语言文字,形成最独特的审美眼光。美是需要发现的,而发现的眼光是需要培养的,对于路边的一棵树、一株草,对于校园的一朵花、一抔泥,一个具备自我审美感知的学生,都会发现它的不同。

(二)设置随笔篇幅,尝试模仿形式

散文诗的篇幅都不长,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简单的随笔作业,让学生养成写随笔的习惯,记录心中的点滴感受从小篇幅开始训练,求细、求深、不求多,逐步提高学生写作的质量。

散文诗具有诗歌化的语言特征,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步模仿这样的句式和文字。例如,《金色花》中孩子和母亲嬉戏的场景,写到“你沐浴后……”“你吃过午饭……”“当你黄昏时……”这三幕,根据时间的变换,写了母亲不同的状态和孩子相应的动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的情境,以相同的结构设置仿写,比如让学生想象“春天里一只蝴蝶与一朵花在一天内的情景”,进行随笔式写作训练。

《荷叶·母亲》中的语言形式也偏向于诗歌化,几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句,主语只有一个,简洁生动。例如,“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里描写了红莲,呈现出景物的生长、姿态、颜色等,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这一形式,换一种景物进行写作,也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方法。

(三)积累意象语言,书写想象内容

写作没有素材,好比无源之水,尽管接触自然环境是写实作文的素材来源,但通过阅读,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是写作的扎实保障。

散文诗的创作便验证了这一点,由于具有诗歌文体的特质,大量意象存在于散文诗中。“金色花”“荷叶”“红莲”,这些意象使文章语言更丰富,表达意味更深厚。意象的使用还能与多种艺术手法结合,例如,利用意象进行比喻、拟人,运用意象结合象征手法进行艺术再创作。在叙事作文中,如果想要赞颂父爱,可以寻找“山”“河”等契合的意象来展开。学生可以通过积累意象化语言,达到隐喻暗示的作用,使平白的叙事升华为深刻的爱意。

散文詩的内容也独具特色。叙事性的内容添加了故事性色彩,虽说写作的创作力求真实,但并非完全写实。插入想象润色,产生故事化内容,有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去想象、思考。例如,叙事作文要找到生活的细节,写景作文要创设拟人的世界,恰当的“想象”可以提升文章的品质。

(四)深化主题寓意,诵读写作成果

散文诗的情感抒发是明显的,寓意表达却是含蓄的。例如,《金色花》和《荷叶·母亲》都抒发了孩子对母亲的爱,前者表达了崇拜生命、自然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寓意,后者呈现歌颂母爱形象的寓意。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习散文诗的主题寓意,不单写一句“我爱你”,更应聚焦怎样去表达这种爱意,使这种爱不浅显。比如,叙事作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事件的描述来突出情感、升华寓意;写景作文,如何描写景色,又如何描绘心境,突出喜爱?学生可以联系真正爱花之人是不忍折花的,表达一种怜惜之情,最终达到情景交融、升华爱怜之感,抒发对自然之美称颂的寓意。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完成写作之后进行诵读。古代的诗歌常常用来吟诵歌唱,如今的写作也可以通过诵读来达到检阅增益的目的。由于散文诗兼具诗歌色彩,读起来朗朗上口,何况一部好的作品,自然是语句通顺、朗读有味。学生在写作之后读一读自己的文章,可以发现其中的不通顺之处,也可以思考怎样才能写得更好,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简介:王欣琪(1996—),女,浙江省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研方向为语文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散文诗文体写作教学
散文诗的时代性、视野与创新
另类文体巧谋篇
散文诗创作需要突破
散文诗,放逐心灵的天空和旷野
提起散文诗,我总难免悲壮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考场作文的文体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