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世界 领悟情感意蕴

2019-11-15 10:08李燕秋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童谣儿歌节奏

李燕秋

称之为音乐性活动。小学音乐课要体现出音乐性,童谣就非常具备这一特点。音乐童谣与儿童的世界更接近,与儿童的语言更通融,与儿童的体验更融洽。在实际音乐教学中,倡导童谣创编,说自己“看到的”,说自己“经历的”,说自己“发现的”,说自己“反思的”,能不断拓展音乐童谣新世界,追寻属于孩子自己的独特话语。

童谣是民谣的一部分,古代亦称“孺子歌”。自古以来,优美的童谣在儿童之间流传,受到儿童的青睐,是儿童的精神追求。音乐童谣,又称儿歌,语言浅显,旋律动听,内容风趣,风格口语化,想象丰富,感情纯真。音乐童谣是儿童心灵的游戏,是童年美好的记忆,充满童趣和童真。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还不具备成熟的歌唱能力,唱什么比怎么唱更为重要,童谣短小可操作,看似寥寥几句,却能更加丰富整个音乐课堂。

一、价值追寻:丰富多彩的童谣世界

音乐课堂是孩子们抒发、表现和寄托感情的课堂,是让孩子们感受美、认识美、参与美、创造美、传播美、享受美、评价美的过程。但在现如今的音乐课堂,却违背了音乐的本源,这时,童谣开始逐渐展示他的独特魅力,它独特的音乐教学功能是其他音乐素材不可替代的。

(一)顺应童心,贴近儿童生活

古人把童谣视为“天籁”,要想童谣创作率真自然,就必须要找回失去的童心,深入到儿童的内心,熟悉他们、了解他们、感受他们。比如,在音乐课上很多孩子坐姿懒散,不如上语文课、数学课那么守规矩,于是我编了一首《怎么坐?》儿歌,让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学会课堂纪律:

怎么坐?

趴着坐。

怎么坐?

盘腿坐。

双腿放平摆摆好,

双手放腿摆摆好,

挺起胸膛坐坐好。

这首儿歌用白描的手法,没有任何渲染,更没有讲大道理,但孩子听了,不用多解释,就能理解儿歌的含义。

(二)形象描述,具有浓厚的童谣味

有时候,教师一板一眼的教唱远不如简短生动的语言效果更好。把儿歌提到诗的品位上,是为了让儿童受到启发,认识生活。儿歌要求讲明白话,但不是大白话。比如儿歌《大西瓜》:

大西瓜,

圆又圆,

切开就变两大碗。

你吃一大碗,

我吃一大碗,

留下空碗当小船。

这首儿歌虽只有短短六句,但形象具体、简单清新、明白如话,极富幼儿情趣,想象力极为丰富。在幼儿的生活中,一切都那么的有趣,渗入孩子们的心里。

(三)以玩促学,与儿童体验更融洽

低年级的小朋友在音乐课上,只是简单地学唱歌曲,对于乐理知识知之甚少,各种符号记忆是个难点,通过简短生动的童谣诵读,让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例如:

反复记号:四条竖线分两边,每边各有两个点;唱到此处不算完,回头再来唱一遍。

延長记号:乍看像眉毛,眼珠圆又亮;你若碰到它,歌声要唱长。

顿音记号:黑三角,小又小,唱得轻巧短又跳。

换气记号:小尖角,头朝地;见了它,换口气。

二、音乐元素:领悟音乐童谣的情感意蕴

(一)朗朗节奏,与音符碰撞火花

任何一首童谣最离不开的就是节奏,童谣之所以容易记忆,朗朗上口,取决于节奏和节拍的规律和特点。

案例:《拉大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

拉大  锯,扯大  锯, 姥姥  门前  看大  戏:

宝莲  灯,西游  记, 咱们  一块  去看  戏。

ga     zi    ga      zi    ga         zi      ga      zi

这是一首游戏童谣,描绘的是一个小孙子坐在奶奶的腿上一边说唱,一边手拉手扯来扯去的游戏场景,通过不断的朗读,让学生发现语言上的规律,再逐步引导学生总结节奏与语速变化的联系,寓教于乐。

(二)语言韵律,与自然、科学、社会相辅相成

有人说童谣过于简单,几句话,除了节奏旋律的教学,很快学生就能学会。其实,很多童谣都是几千年来代代流传而来的,或根据某些事件加工而成。

(三)二度创作,与儿童世界更贴近

童谣的每一个词句,都是在长期的生活中提炼而生的,是人类语言艺术的产物,孩子们可以在部分歌词旋律不变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创作,孩子们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节奏创造出不同的歌词。

《抓妈荷》是一首地方民谣,抒发了美好生活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在教学中要先让同学们体会节奏特点,巩固体验三拍子特点。

三、实践探索:在音乐创编中拓展音乐童谣新世界

(一)浅显易懂,唱自己“看到的”

通过观察生活方式进而创编歌词,旋律带动身体律动,引发思维的灵动。

(二)生动形象,唱自己“经历的”

创编要来自学生的疑惑和思考,这就需要在情境体验中经历发生,只有有感而发,才能使童谣表达水到渠成。

(三)新颖别致,唱自己“发现的”

知识要真正来自儿童的需要,当学生在歌唱某一个音符时有自己的发现,可以以童谣的形式表达。通过探索、交流与完善,形成利用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简短易记的童谣形式,表述自己发现或结论的意识与能力。

(四)精炼有趣,唱自己“反思的”

我们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童谣的形式创编自己的感受,比一比谁的童谣最受欢迎,这样,兴趣一下子被激发,效果很好。

童谣看似简单,却映射着厚重的历史内容,它是“人民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是一个民族的社会历史、时代生活和风土人情的一面镜子”。作为音乐、语言、动作三者相结合的童谣教学,所体现的教化功能、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对当今儿童音乐教育的选材具有指导性作用。

音乐童谣,在引导学生创编音乐童谣的过程中,其感官、思维、创造活动贯穿全过程,丰满的体验带来精彩的语言表达,使音乐教学快乐而高雅。学生在课堂中喜爱“童谣”带来的快乐和美好,使单调的音乐课堂充满生机和情趣,真正做到了“人、音合一”。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童谣儿歌节奏
花有自己的节奏
童谣里的童年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快乐童谣
YOUNG·节奏
七月的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