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制度治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研究

2019-11-16 06:45周志平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制度治党科学性有效性

周志平

摘 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制度治党的内涵,随后分析了当前制度治党的实施面临的难题,最后针对进一步提升制度治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制度治党;科学性;有效性

一、制度治党概述

制度治党的概念是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提出的概念,其主要含义为坚持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从而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重申了制度治党的重要性,要求将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放在同一位置上,统筹推动党的各项建设,充分说明了制度治党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必要性。因此,必须充分提升制度治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制度治党在我国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内涵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从党的建设的方向来看,制度治党的作用是对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规范和限制,即党建设的外框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党的外部形象。制度治党的内容为利用制度体系的执行力和约束力,实现党内矛盾的条件、党内问题的解决,并有效规范党员行为,确保党内各项事务能够实现有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保证党内各项事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中国共产党队伍庞大,并且队伍仍在逐年壮大,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制度规范,才能确保整个队伍的正常运转,并发挥应有的作用。当前,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不可超越,其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也至关重大,其面临的情况和问题也是空前的繁多和复杂。如何确保基层党组织能够保证独立高效运行,并解决时刻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和问题,并与党中央在重要时刻保持协调和统一,成为了当下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空前复杂的现状,必须建设完善党内规章制度,并将其与正确的思想路线融合,督促党组织和党员的各项工作都在思想和制度的框架下完成。

从国家治理的方向来看,制度治党能够将党的先进性充分体现出来,并能够推动国家治理工作实现现代化。一般情况下,党的领导干部是党组织相关事务和工作开展的核心人员,其数量少而精,但具备高强的工作能力,并且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做好党领导干部的管理,对于实现党组织中全体党员的规范建设具有积极意义。而从全体公民的角度来看,党员属于少而精的团队,每一位党员在其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领域中都属于精英,具备较大的影响力。因此,在党组织中推行制度建设,并形成制度规范,能够呈网状实现制度治党思想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扩散,对于更好地实施国家治理具有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不仅仅是执政党,同时也是领导党,实现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的实现是有机统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应当严格遵循党章,充分重视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地位,并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融合,共同发力。充分体现了依法治国、制度治党的基础虽然是通过制度体系实现党组织、党员和党务的规范建设,其根本目的和作用还是实现国家治理。另外,实现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融合,推动制度体系现代化,需要进一步提升制度治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一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协调和配合,方能引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大局事业不断向前迈进[1]。

二、制度治党的实施面临的难题

制度治党是依法治国的总目标的重要部分,党必须坚持制度治党,有条不紊的推动党的建设和发展,坚持以实现科学化、现代化、有效化为目的,方可解决当下面临的各种难题。制度治党的实施面临的难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党内规章制度体系

中国共产党内部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是当前党内存在部分问题的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章程》(简称党章)是我国共产党内部具有最高权威性的法规,其制定了多种类的党内法规,针对不同层次、范围和对象,都具备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条例,也被成为党内的基本法,党内的其他法规,都是党章的延伸及补充,被包含于党章之内,并必须服从党章的规则制度。所以党章又被称之为“母法”,其他作为延伸法规和补充法规则被称为“子法”。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党章所规定的规章制度开展各项事务,但仅仅依据党章来展开各项事务,难免缺乏足够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我国法律体系为例,宪法是我国法律的基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但在解决部分领域的法律事务时,还需要以其他基本法律为主要依据,从而做到更好地处理具体问题,才能确保法律真正起到作用。党内规章制度体系也应当参考我国法律体系为依据,针对党内出现的具体问题,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使其朝向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建设。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制度治党,必须“先立规,后明矩”,为提升制度治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形成重要保障。其中,立规是指需要建设一套体系完备、程序规范、运行可靠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并将制度治黨与中国特色有效结合,建立科学有效的党内规章制度,以更好地实现广大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明矩是指全体党员都需要充分学习党内规章制度,并详细了解每一条规章制度的意义,从而更好地开展党内相关事务。

(二)党内规章制度的执行力不足

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是充分体现制度治党科学性的有效性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须提高党内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方可合理规范党员行为,有效净化党内环境。党内规章制度的贯彻是上行下效的过程,执行则是结果的有力体现。因此党组织上下都必须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使党内规章制度得以有效执行,使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对党组织上下的约束作用。

(三)党内规章制度的实施缺乏有效监督

当前,党内规章制度体系的建设未能有效贯彻落实的主要原因体现在缺乏有效监督方面。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是制度治党实现的重要前提。制度治党能够规范党组织上下各项事务的运行,并且能够有效发挥制度的效用,提升治党的头病毒,并能够有效推动制度治党的发展进程[2]。党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全体党员能够严格遵守党内规章制度完成工作,并共同配合监督机构的监督,方可有效保证制度治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避免贪污腐败的现象出现。因此,为了推进制度治党的实施,需要将党内监督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全方面、全方位的监督党内领导干部权力,避免权力的滥用。然而,当前党内缺乏科学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部分党员无法贯彻执行党内规章制度,不利于制度治党的实施。

猜你喜欢
制度治党科学性有效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
党内法规让从严治党“硬”起来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