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策略探究

2019-11-16 06:45龚慧娥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龚慧娥

摘 要:在微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就需要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特殊的内容和有效的方式来拉近教育工作与学生的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育学生良好思想和行为习惯方面的作用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本文以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细致入“微”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对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就如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细致入“微”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以促进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树人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细致入“微”

一、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我国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基础性组成部分,是培育民众信仰、增强国家力量、点燃民族希望的有效方式。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不断深化开展的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国家经济转型发展和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任务更加凸显,如何培养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点考虑和探索的内容;另一方面,诸如微信、微博及微视频等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的广泛传播使得学生思想观念、理想信念受不良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育所面临的挑战日益复杂。在此情况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要注重科学理论和先进思想内容的传授以外,还要根据微时代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道德文化水平来开展细微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学生从细微之处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发展的科学性、稳定性。

二、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特点

微时代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助推下形成的以微信、微博、微视频及微电影等微媒体为信息传播载体的社会发展潮流。相较于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微时代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新内涵,把握這些内容是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细致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一)方式的生活化

在微时代的教育背景下,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发展受环境的影响更加广泛和深入,学生更倾向于通过微博、微信及QQ等社交软件来进行人际交往、自我思想表达。同时,诸如抖音、火山、皮皮虾及美拍等微视频平台中分享的视频内容会对学生思想观念、理念信念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基于此,为了保证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良好发展,学校会结合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浓厚生活化韵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教育活动参与中形成正确的观念、信仰,并通过行为实践逐步转化为稳定的行为习惯。例如,一些高校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来向学生推送一些见义勇为、爱国敬业等生活中出现的现实性案例内容,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正能量,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主体的学生化

思想政治教育面向的对象是个性化特点明显的大学生群体,其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水平和效果。微时代背景下的微媒体所拥有的社交功能和零门槛优势为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生既可以通过微媒体随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悟、所得,也可以借助微媒体来表达自己欲望和诉求,赢得他人的好评和赞赏。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录制关于某一思想政治主题的微视频,并通过微媒体进行分享,吸引更多人的转发、评论和围观,提升自己的“人气”。

(三)内容的多元化

与传统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相比,微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即学生除了通过课堂教学掌握基础性理论以外,还会通过微媒体来了解与理论相关的传统文化、行为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学生会将自己所阅读过的新闻资讯、视频软文与课堂上所学的理论内容进行关联,尝试用理论来分析和解释现实性的问题,从而拓宽了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例如,学生在了解四川木里森林火灾的造成的重大损失后,在对那些扑火人员牺牲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会从这次火灾为什么损失如此之大、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减少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并尝试得出科学的答案,这就强化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深入理解和运用,丰富了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三、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细致入“微”的实践策略

虽然微媒体在校园的普遍应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特点,但思想政治教育所围绕解决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发生变化。基于这种工作形势,学校和教师要以做精做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切入点,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顺利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

(一)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微”理念

教育理念是对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一问题进行的思想确定和方式建构,直接决定着教师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针对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学生化的日益凸显,学校和教师要将“微”理念适时地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以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重视的“微”理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于细微之处见真情。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传授学生理论知识,也是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情感,并且学生对那些能够引起自己情感共鸣的内容往往抱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引入一些真情实意的内容,使学生通过细微事例感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真谛,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高度的认同感。

二是以微价值为目标追求。微时代,学生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影响因素更加细微,而那些学生主观意识层面觉得有趣、有价值的内容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那些对学生思想和行为习惯产生细微影响力的内容,将其充分融入到教育工作中,使学生能够真正感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二)打造科学的微信息平台

所谓的微信息平台是指能够为众多主体提供实时上传、共享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网络化平台。微信息平台建设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学生对微媒体青睐度普遍较高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该平台中,教育主体既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深入的思想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将自己所经历的有趣、有意义的内容上传至平台,使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性。就微信息平台的建设来说,既可以通过现有的微信、微博及QQ群等支持多主体交互的微媒体开发得以实现,也可以开展班会、课外活动等形式的集体讨论会或辩论赛,深化各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理解。

当然,微信息平台的建设需要结合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开展,避免平台建设方向出现偏差。例如,在微媒体平台上,可以开辟诸如思想交流、文化学习等方面的栏目,以约束信息发布和交流的范围,确保平台的思想政治性。

(三)加强对学生科学思想与行为的培育

微媒体在学生中的应用虽然拓宽了其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使其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习思想政治理论,但也增加了学生思想畸形发展的风险。例如,学生经常性地观看那些娱乐性的微视频,会产生诸如泛娱乐化的观念,逐渐失去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基于此,学校和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的指导,提升学生自觉抵御各种不良思想影响的意识和能力。

首先,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状况。学校和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群体中观察或者调查,了解学生微媒体使用的各种情况,对其所经常接触的内容以及对其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力等进行有效把握,以增强对微时代学生发展状况的掌握度。同时,要对获取的调查结果进行深入的问题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化的重要参考。

其次,制定和实施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在分析学生综合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微媒体使用的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能够有明显地改善。例如,对于那些经常通过网络购物、贷款的学生,要进行必要的网络安全意识培育,避免上当受骗;对于那些沉溺于网络小说、网络游戏的学生,则鼓励其多参加集体性的活动,加强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改变沉溺的习惯。

最后,打造思想政治教育“微”情景。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围绕学生的思想、观念、情感进行的培育,具有明显的主观性,但可以通过特定的情景化教学来为学生创建思想感知和行为转化的条件,使學生能够更好地感知道德观念和法律意识的重要性,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例如,可以录制一些微视频,其中包含一些热点事件的案例,让学生站在相应的角度对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在分析中强化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四、结语

随着以微信、微博、微视频等为代表的微媒体在校园的快速推广与应用,微时代的发展理念逐渐融入教学主体的思想和行为中,成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鉴于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新特征,要通过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微”理念、打造科学的微信息平台和加强对学生科学思想与行为的培育等方式来开展细致入“微”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小玲."微时代"大学生网络行为新样态与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9(3).

[2]刘自康.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如何因势而新[J].人民论坛,2018(21).

[3]蔡雨初,王浩业.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建设——基于二级学院微信公众号建设探究[J].传媒论坛,2019(11).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微美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