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在东盟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中的应用

2019-11-16 06:45谢曼娜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服刑人员改造

谢曼娜

摘 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尤其是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往来日益密切,而越来越多东盟籍人员进入我国。在这一交往逐渐深层次化过程中,会滋生出各类问题,包括东盟籍人员犯罪和服刑问题。长期以来,东盟籍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一直是监狱工作的难点,而将中华传统文化运用其中,能从思想层面提升改造效果。本文首先对东盟籍服刑人员犯罪原因进行分析,然后探讨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东盟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意义,最后提出有效的应用途径。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东盟籍;服刑人员;改造

监狱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管理机构,而服刑人员是特殊管教群体,东盟籍服刑人员更是特殊。在我国监狱服刑过程中,东盟籍服刑人员由于文化、习俗、語言等不同,给改造工作造成极大的难度。中华传统文化是历经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智慧精华,对东盟籍服刑人员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对其进行感化,让其能够从思想层面上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认识到自身错误,从而悔过自新,能够重新的回到社会中[1]。基于此,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在东盟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中应用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东盟籍服刑人员犯罪的主要原因

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来中国发展和生活的东盟籍人员数量不断增多,根据相关的统计,东盟籍服刑人员犯罪自身原因与其他服刑人员无异,都表现在法治意识弱、个人素质差、文化水平低、无业等,而外部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特殊的区域地理环境

在东盟国家中,与我国陆地直接接壤的有缅甸、老挝、越南,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也有文莱、印尼、菲律宾,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优势,推动了中国与这些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但一些违法犯罪分子也是利用这一特殊的区域地理环境,在国境边从事走私、涉毒、组织卖淫、拐卖妇女、抢劫等违法活动。一些东盟籍人员利用边境线无天然屏障、无边无防的问题,进入到中国境内,从事违法活动。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

受到政治、文化、经济、历史、人文、地理等因素共同作用,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动态化的社会,而这些因素的存在,非均衡态发展是世界发展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相对于本国经济,中国尽管还处于发展中国家序列,但相对于很多东盟国家来说,其财富相对集中、经济发展速度极快,很多东盟籍犯罪分子为了能够非法获利,想法设法来到中国境内从事犯罪活动。

(三)法律制度之间存在差异

在国家和地区发展过程中,传统习俗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演变而成,其具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国家体制、价值观念等,这些都导致各个国家之间存在不同的法律制度[2]。具体来说,国家之间法律制度在罪与非罪定义上规定不同,对于同一个犯罪行为法定刑存在差异,对于同一行为在各国法律中可能规定为不同的罪名。正是由于这些法律制度差异,给一些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侥幸心理加重。

二、中华传统文化在东盟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中应用的意义

(一)能降低监狱整体管理成本

监狱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在具体工作中必须有法可依,杜绝“法外施恩、法外用刑”,必须按照相关法律严格执行,坚持公正、标准。然而,制度具有一定的框架性,任何一种管理制度都需要一定的成本,当制度被执行人、被执行人不接受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而决策层必须采用强制手段执行,也会导致执行效率下降;而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采用更加柔性化的管理,提升制度的认同性。对于东盟籍服刑人员的改造工作,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能够让服刑人员自觉的遵守制度,提高制度执行的效率,还能降低整体的管理成本。

(二)能够有效提升监狱管理的适应性

监狱最基本职能是执行刑罚,对于不同犯罪、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监狱功能有更新更细的要求,要求监狱不仅能够满足刑罚功能,同时更需要承担起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责任。监狱管理工作必须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形式,让服刑人员能够自觉进行思想转换。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千年,即使是东盟籍服刑人员,在充分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下,也能对其思想产生积极作用,加深其对法律、道德的认识,降低服刑人员再次犯罪率,让监狱管理更加适应社会新的变化。

(三)有助于提高服刑人员的改造质量

新时期,我国监狱体制改革工作也在有序进行,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有了新的要求。现代监狱管理工作开展中,必须创新方法,借助于管理工具实现刑罚、教育改造等职能。只有充分认识到监狱管理目标,构建创新性的教育改造体系,将劳动改造和思想改造充分结合起来,利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监狱管理的质量。尤其是对于东盟籍服刑人员来说,发挥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社会意义,让服刑人员能够自觉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积极改正,用传统文化感化服刑人员,争做一个合法的公民。

(四)提升整个监狱的社会形象

根据我国现行的《监狱法》,监狱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机构,维护监狱形象、提升监狱执法人员素质,对维护国家形象有一定的联系[3]。监狱整体的文化氛围、监狱执法水平、监狱管理人员素质都与文化息息相关,中华传统文化作为文化核心已经深入人心,将其用于东盟籍服刑人员改造中,能创造更加良好的监狱文化氛围,增强服刑人员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将中华传统文化当作维护监狱形象的有力工具,让外籍服刑人员更好理解中国文化,确保其在服刑期间更好的融入到监狱氛围当中。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东盟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工作中的应用实践

(一)以监区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良好的文化道德氛围

监区的文化氛围和改造环境会潜移默化地熏陶教育东盟籍服刑人员,监狱应从营造氛围入手,开展一系列有益的活动。第一,着眼监区传统文化载体,如电视电教、小广播、自办小报、黑板报等传播媒体模式,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服刑人员身心。第二,在监舍内外合适位置可悬挂具有人文底蕴和教育意义的墙壁画、宣传牌、格言警句,并翻译成东盟国家语言。如:用“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鼓励服刑人员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重新树立信心,借此勉励其做人要有担当;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罪犯在为人处事方面学会换位方法去思考和尊重受方的意见。第三,在监区内组织开展以“唱、讲、听、评、议”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形式的文化评比活动。第四,丰富教育形式和方法。如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编排诗朗诵、歌曲、小品、心理操等文艺节目,以服刑人员喜闻乐见的方式贴近其生活,使其在日常改造中获得感知和领悟,给其送去春风化雨般的心灵滋润和寓教于乐的精神。

(二)引导东盟籍服刑人员逐渐融入到监狱国学兴趣小组等组织中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东盟籍服刑人员改造中运用,成立国学兴趣小组是重要的途径,通过主流文化阵地将传统文化教育逐渐的渗透进入。国学兴趣小组利用工余时间可以学习国学书刊,东盟籍服刑人员由于语言、文化、习俗方面与我国人员存在差异,在国学兴趣小组学习过程中,还应该有针对性的译本,或者安排翻译指导人员[4]。让东盟籍服刑人员融入到国学兴趣小组中,在小组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激发服刑人员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帮助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还可以在组建的文艺队中渗透东盟籍服刑人员,让其参与到传统文化元素类的文艺节目创编中,这不仅能够让东盟籍服刑人员更好的融入进取,同时增强监狱服刑人员整体协作意识、集体观念。当然,还可以成立书画写作小組、传统乐器小组,让服刑人员也能够一显身手,能够认真的学习和研究。很多东盟籍服刑人员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爱上了国学文化,纷纷参与到书法、相声、快板等文艺活动中,有效的改善了这些服刑人员的心理状态,改变了其精神面貌。

(三)创新对东盟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方法

在对东盟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中,监狱还可以通过循证矫正方式,在原有的教育改造方法的基础上,遵循东盟籍服刑人员的改造实际,强化对循证矫正理论、方法的研究,拓展改造领域,不断的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以不断提升监狱管理质量。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汉语为载体,让其学习中国文化,让其充分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历史的厚重。利用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提升对其的感染力,充分的唤醒东盟籍服刑人员的良知,让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积极影响,进行自我救赎和改造。

(四)选树典型,鼓励先进

“一花引来百花开”,树典型是为了学典型。对学习和力行优秀传统文化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在每月一次的教改工作大讲堂、监区周小结等会上,对其学习事迹进行宣讲与表扬,或组织当事人现身说法,用身边的事例启发、引导其他服刑人员树立改造信心,增强改造的动力,这样做会让服刑人员有更深刻直观的感同身受意义。

四、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与东盟各国贸易往来的频繁,东盟籍犯罪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在监狱中也收押的东盟籍服刑人员日益增多。监狱在对东盟籍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为其提供一个更好的文化氛围,感化服刑人员,促其尽快转变思想,同时有利于创新教育改造的方式方法,提升监狱管理整体的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1]徐进,张永伟.社会支持程度对服刑人员改造表现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7,12)9):54-56.

[2]陈荣刚.试论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应处理好的关系[J].科技信息.2017,21(8):99-101.

[3]陶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服刑人员改造的作用新探[J].群文天地.2018,23(1):117-118.

[4]李吉福.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服刑人员有效改造的策略分析[J].才智.2017,12(3):75-76.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服刑人员改造
监狱管理局厅官充当服刑人员“保护伞”
服刑人员生育权论要
大选登记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我国服刑人员抑郁水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