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生违纪行为成因分析及对策

2019-11-16 06:45李健康单蕊蕊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成因及对策民办高校

李健康 单蕊蕊

摘 要:与公办学校相比,民办高校学生违纪现象较为严重,违纪行为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商丘工学院学生违纪行为进行分析,探讨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就预防和减少民办高校学生违纪行为,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违纪行为;成因及对策

大学生违纪问题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一直以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高等学生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民办高校,对学生的违纪现象尤为重视。随着民办高校生源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学生学历层次的增多,学生管理工作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近年来,大学生中违纪、违规、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严重违纪现象呈上升趋势,所以,大学生违纪现象已经成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虽然这些现象只发生在极少部分学生身上,但其行为却对周围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甚至对社会构成了一定危害。对此,如何避免学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如何合理的、恰当的处理和教育引导违纪学生认识错误、转变观念和思想,促使其转化,并从源头上大力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当下学生管理工作者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任务。

一、学生违纪行为的定义

学生违纪主要指其行为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控症状的情况下与其所处的社会情境及社会评价相违背,其状态显著异于常态,并且妨碍他人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

二、学生违纪行为的分类

从2015年到2018年,商丘工学院学生共违纪1945次。各类违纪所占比例为,课堂占21.44%,吸烟为19.53%,男女交往失度占19.12%,使用大功率电器占11.5%,宿舍占9.88%,其他占17.56%。

通过以上数据可将学生违纪行为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学习型违纪,如迟到、旷课、早退、课堂不学习、考试作弊等;二是生活型违纪,如晚出、晚归、不归、抽烟、酗酒、斗殴、大功率电器、翻墙等;三是恋爱型违纪,如恋爱观不正确或恋爱方式不当而造成对方受伤害的违纪事件等;四是心理型违纪,主要指心理人格障碍、情绪行为失常及在病态行为驱使下发生的违纪行为。

三、学生违纪行为产生的原因

出现这么多违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学生违纪现象不是一促而就的,它的形成受到自身素质、家庭教育、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社会因素

受社会不良因素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在现实社会中,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因素,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江湖义气等腐朽思想依然存在,并深刻影响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青少年。这些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往往通过网络传播、文化渗透、金钱诱惑等方式腐蚀着那些道德防线脆弱的青年学生的灵魂。

(二)学校因素

中学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只注重分数而忽视了素质教育,只注重成绩好的学生培养,而忽视差等生的教育,将其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使得这部分学生纪律散漫,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无目标、无追求,无理想、无抱负。这无疑给大学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95后,甚至00后的大学生,他们家庭成长的环境多为隔代教育,这在无意中形成了教育缺失,老一辈疼爱、甚至溺爱孩子,父母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培养,很多家长一味的在金钱上面弥补孩子,却不注重对他们心灵上的关爱,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自身因素

有些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导致内心空虚和精神支柱缺失。高考过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自律意识淡薄,于是滋生了不求进取、贪图享乐的思想意识。还有的学生自私虚荣,缺乏责任感和感恩意识。大学生在中学一般都是佼佼者,考上大学,更是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赞赏,一些同学在这种鲜花和掌声的包围下,自我评价的天平便开始倾斜,逐步产生了过分的自我肯定和严重的虚荣心。还有部分学生笃信:“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把学习当儿戏,违反学校有关学习的相关管理规定,这也是学习性违纪居高不下的原因。

四、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教育防范對策

通过对违纪学生情况的分析,笔者找到了违纪学生的原因所在,那么如何教育防范大学生违纪行为的发生,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这直接关系到高校优良学风的创建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想做到减少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学校首先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如何预防学生违纪

1.加强新生的养成教育

根据上文数据分析的结果不难看出,大学生违纪居高不下的原因就在于新生养成教育的缺失。学校每年开展的“明德修身月”活动,就是在抓学生的养成,“五种习惯、两种意识”教育就是为了让大一新生养成文明自律的习惯。我校学生违纪行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呈现出的下降趋势,说明学校在大学生养成教育方面的成效较为明显,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2.认真落实学业预警警示制度和违纪预警

学业预警是减少学生学习型违纪重要措施之一。我校每年开学之初,会针对所有在校生,特别是大一新生,进行一次学业预警的宣导,以此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减少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的发生,避免学生在考试中弄虚作假、作弊等行为。

3.严格落实班导师制度,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的前提和基础。学校每年开展“优良学风建设月”活动,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风。在加强学风建设方面,开展“一查,二进,三对照”制度,“一查”即坚持每天上课前一检查,“二进”即领导进课堂、辅导员进课堂,“三对照”即辅导员检查记录、学习委员登记记录和任课老师登记记录相互对照,这样有效避免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的发生,切实有效地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养成,有力避免了学生学习类违纪行为的发生。

4.加强校纪校规和法制教育

学生对校纪校规的充分认识和正确理解,是大学生守纪的基础。学校每年会对大一新生开展《学生必读》测试,就是为了让新生更好地掌握学校的規章制度,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避免违纪行为的发生。学校还会利用特殊日子和关键时期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法纪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纪观念,让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用法律的准绳约束自己的行为,也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培养学生的诚信观念,学会做人和做事,呈现出大学生应有的进取风貌。

(二)如何教育引导违纪学生

1.要处分

对待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学校要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对于违法的学生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不能姑息,以防后患。处分是在教育本人的同时,也在警示其他学生,避免更多违纪行为的发生。

2.要教育

通常情况下,违纪学生在受到处分后,一般都能马上认识到错误,会感到追悔莫及,有强烈改正错误的愿望。此时,教师应在平等相处、相互信任的前提下,循循善诱,耐心细致地启发他们认识自我,约束自我,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努力进取。

3.要关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个曾被认为不值一爱的学生身上确实存在着可爱的因素,存在可喜的苗头。”所以对待违纪学生,教师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观察他们,不能冷落、歧视他们,而要从多方面关心他们,要理解学生违纪后的痛苦心情和进步愿望,使之感受到温暖,激发其进取的热情。只要教师的方法得当,违纪学生将会转化成为学校建设的中坚力量。

针对违纪的学生,教师要始终做到“三个一”,即一个安静的场所、一杯开水和一个小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安静的场所是顾及学生的羞耻感,一杯开水是为了拉近学生的距离,一个小时的谈话是为了打开学生的心扉。

4.对违纪学生进行体验教育,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违纪学生的责任感相对比较弱,思想也较保守和封闭,缺乏为人处世的经验,但是情感较丰富,容易被调动。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体验教育,利用实践活动机遇,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让学生到敬老院开展义务活动,到特殊教育中心开展体验活动,到企业参观学习体验生活等,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5.重视加强和家长的联系

学生违纪后,学校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形成家校合力,教育、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和家长联系,只是希望家长和学校进行必要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而不是向家长告状,必须提醒家长不能过分责怪学生,否则会适得其反。

6.开展违纪学生心理援助,减轻学生心理压力

学校要以预防为主,以教育为基,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开展纪律教育,尽快构建大学生违纪预防体系,构建起社会防线、校园防线和家庭防线。对违纪大学生首先要从三个方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强化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二是强化道德观教育;三是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防他们再次违纪。有效地预防学生和合理恰当地教育引导违纪学生,是摆在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问题。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才是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猜你喜欢
成因及对策民办高校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初中生数学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