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四青年的人生选择到当代青年的人生选择

2019-11-16 06:45温小霞韩晓娟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五四青年启示

温小霞 韩晓娟

摘 要: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在这场革命中,青年起到了关键带头的重要作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成为了革命洪流中的先锋。五四青年人在民族危亡时刻敢于扛起革命大旗起来反抗压迫与剥削,做出了自己人生的重要抉择,其做法对处于新时代下当代青年人面对不同国际国内形势应当如何规划人生、做出人生选择具有重要的带头作用和启示意义。

关键词:五四;青年;启示;人生选择

1919年5月4日,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参与巴黎和会,未曾让我们想到的是中国作为战胜国不仅不能收回领土主权及废除不平等條约,反变为被瓜分、剥削的对象。在面对西方列强对我国明摆着的欺压时,北洋政府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才能扭转此危机局面,而是打算选择妥协退让,要求巴黎和会上的中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开后,积怨已久的亡国之忧和救国救民的迫切之情被激发,忍气吞声的中国人民起来抗争所受到的不平等对待,而青年知识分子走在了革命的前端。对于青年在革命运动中的作用,毛泽东同志曾有过这样的准确描述:“‘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2]

一、五四青年捍卫祖国的人生选择

一百年前的中国,山河破碎,千疮百孔。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对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剥削、压迫,我国丧失了大片领土及诸多主权,加之北洋军阀统治黑暗,使得原就因受尽外国列强剥削压迫生活苦不堪言的人民的生活变得更加痛苦不堪。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在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青年人首先采取一系列措施奋起反抗,引导革命运动。

(一)以游行示威反抗强权,表达爱国

1919年5月3日,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入中国,青年学生听闻后气愤不已,北大一法科学生谢绍敏当即咬断手指,撕下衣襟写下的“还我青岛”四个大字,以示起来抗争的决心与斗志。4日下午,北京十多所高校的学生从各方赶到天安门广场开始示威游行,反对中国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青年们手中拿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合约签字”、“废除二十一条”等字样的标语以及血书“还我青岛”,嘴里喊着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山东,废除二十一条”。随后火烧曹宅,不少学生当场被抓。

而后为了将被捕的同胞救出,学生们组织起来罢课,北洋政府迫于局势的动荡,无奈之下只好放了抓捕的学生以安抚社会上的动乱。可是在局势稍作缓和后,北洋政府竟又电令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在和约上签字。加之北大一名叫郭钦光的文预科生在看到政府当局与学生大打出手的场景,悲愤交加,吐血而亡,这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斗争意识。于是又一轮的大规模的罢课活动爆发了。

这一次青年们不仅实现总罢课活动,还利用罢课时间开展了各项爱国活动。如在人口分布较集中的地方开展“十人团”讲演,十个人一组向社会公众揭露北洋军阀政府统治的黑暗、暴力,以及其在面对帝国主义压迫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妥协,不将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并且也指出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对人们的压迫行为,倡议人民起来反抗,与这些邪恶势力斗争到底。可见当时的青年学生团体并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群体,他们同时也看到了广大群众的力量,并且在面对局势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不畏艰苦积极采取行动以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进革命,共同起来反抗以争取民族独立。同时青年学生们也重视自我能力的提高,组织了“护鲁义勇军”,并且坚持军事训练,不断提高自身的作战能力。其中以清华学校办的最好,其组织全体学生参加,并请军操教员指导操演枪法战术,聘陆军军官讲授军事学,校内不少学生荷枪佩刀,见面时互行军礼。[3]

(二)以钻研理论提升自我,彰显进步

五四青年的一系列运动并不是冲动的、不理智的暴动,而是有先进思想作为理论支撑和引领的正义的、具有革命性质的爱国救亡运动。而这一理论支撑便是马克思主义。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中掀起了一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在中国,李大钊是最早接受并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在其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也系统的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称其为“世界改造原动的学说”,这一篇论文在五四青年中得到广泛传播、学习,引导青年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除此之外,为了更好的传播马克思主义,让更多中国人民接触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李大钊还主编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在上面刊登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极大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也为广大青年知识分子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提供了许多方便。并且为了青年之间可以互相探讨学习心得,促进思想的进步,在1918年李大钊就同一些青年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五四运动期间,随着马克思主义不断深入传播,越来越多的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青年加入了这个团体,用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实践活动。

(三)以深入群众加强实践,弘扬民主

五四青年在自身采取罢课、游行示威活动的过程中也不忘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在街上开展讲演活动,激发人民的斗争热情。并且在社会上掀起“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风潮,以不购买外国产品转而支持国货的方式反抗外国侵略,减少外国在华谋取的利益。虽然在示威游行等系列活动中不少青年学生被捕入狱,但这仍没有削弱青年斗争的激情,他们依旧斗志昂扬,呼声不减,并且主动向北洋政府请求被捕,而正当北洋政府面临着一切手足无措并污蔑学生的运动实质是放火烧人、扰乱社会治安时,学生的爱国行为引起了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社会各界人士都以自己的方式反抗北洋政府的暴力统治,支持学生革命运动,还有不少商人为革命的青年学生免费提供食物。北洋政府在面对社会成员的集体反抗之下,在面对社会市场运行停滞的情况下,不得已罢免了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同时总统徐世昌、总理钱能训及内阁全体阁员也纷纷请辞。为加强对全国学生的统一领导,6月16日在上海成立了全国学生联合会,中国代表团迫于全国青年学生和上海各界人士的拒签要求以及在法留学生在其住所的包围堵截,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二、五四青年何以觉醒,奋力挣脱枷锁

美国哲学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提到:“想想我们国内十四岁以下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清除式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且使得商人和各界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面对国之困境,有一定知识文化基础的、接受到一定先进思想启蒙教育的青年发起了革命运动,像先前改革的前辈致敬,学习其精神,总结其革命的经验教训,与恶势力作斗争。

(一)长期的压迫激起了反抗

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后,国家先后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如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五口通商口岸》、中法《黄埔条约》、中日《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所签《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在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背后是我国大量领土和主权的丧失,我国在国际上失去了主动权,成为了西方列强任意瓜分的“鱼肉”。随着资本家在国内工厂的开办,人民的生活越来越艰难。资本家以低廉的工资、高负荷的工作强度压榨劳工,甚至连儿童和青少年也不放过,更过分的是他们的工资更加低廉。而在这种薪资待遇下工作,工人们的安全竟也得不到保障,工厂的安全设施极其简陋,常有工人在工作中受伤,不少童工、青工成为了残疾人。还有的童工和青工受到一些为资本家效力的中国人的威逼签了卖身契,受到资本家和包工头的双重压迫,生活极其艰难。

1915年5月,日本竟用武力胁迫北洋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二十一条条约,想要将中国变为其殖民地,而对于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袁世凯采取同意的态度,并且还想借助日本的力量以实现其复辟帝制的野心。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牺牲国家的利益,并且在牺牲了国家利益后自身的企图并不会得到实现。我国日本一心只想将我国收入囊中,并不会因为我国的一再退让而打消此念头,所以北洋政府的行为完全是在一步步将自己推入深渊。而且在1918年俄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之后,日本还想进一步控制中国,并企图驱使中国一起反抗俄国的苏维埃政权,要与中国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在这个协定中规定中国的军队在日本军队的指挥控制下,完全失去了自主权。此协定很明显的显露了日本想要吞占我国的野心,但当时的北洋政府竟不采取任何抵抗措施,使得人们对其丧失了信心,这也对后来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及广大先进分子的积极加入起到一定影响。当时中国在日留学生听闻消息后也奋起抗争,开展了罢课等活动,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没有调动人民群众的激情,与人民群众相脱离,没有与之密切联系,在社会上没有引起激烈反应。但这次活动为后面五四运动的反抗斗争活动积累了经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在巴黎举行的“和平会议”,中国以为会在此会议上收回之前所丧失的领土及主权,可以废除极不平等的二十一条,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这场会议的实质其实就是变相的分赃,西方列强只热衷于瓜分战败国德国的一切,并顺势将实力弱小的中国也纳入剥削、瓜分的范围之中。所谓弱国无外交,以当时我国的综合竞争力来看,我们在国际上几乎是没有地位的,所以会议上几大资本主义国家直接决定将中国青岛的一切权利交于日本,并且日本将接替德国在华剥夺的一切权利与领土,更别谈根本不可能废除的二十一条条约。而一向软弱无能、善于妥协的北洋政府在面对如此不公的现状时竟同意在合约上签字。这激起了一直以来都在忍耐的青年心中的怒火,必须起来反抗,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畏惧,必须为民族主权问题抗争到底。

(二)开明的文化解放了思想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提倡具有启蒙价值的民主与科学。为中国带来了“德先生”与“赛先生”。推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是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是最核心的力量之一。他号召青年要大胆解放思想,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打倒骗人的偶像,成为独立自主的人。[4]这对于青年思想的解放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在《新青年》成立后许多知识分子都在此期刊上发表了一些文章,提出自己对当前封建思想的看法,一致反对封建专制统治,要求民主独立,也对传统的不合时宜的封建传统思想加以批判,强调重视个人,重视个人的个性发展。文章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出现了白話文,打破了旧形式的束缚,不像以前那样只有文言文,限制了作者的思维,格式过于单一、死板。

除了社会上一些进步人士的推动,在校园里也有新文化运动的支持者,比如当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他主张学术自由、思想自由,还聘请李大钊为图书馆主任兼教授,在李大钊任职期间毛泽东同志也曾多次去图书馆借书阅读,向李大钊请教问题,学习探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知识,推动学习的深入开展。此外,蔡元培聘请陈独秀任本校文科学长及部分先进知识分子作为授课教师。北大成为了学者探讨学术、举办演讲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在此学习的学生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启发。虽然那时还没有接触到马克思主义,但是人们的思想也逐渐解放,在追求民主与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打破了以前被禁锢的、落后腐朽的思想。

(三)榜样的示范增强了信心

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这是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并取得胜利的革命,世界上诞生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革命的胜利不仅对帝国主义长期以来的统治与压迫给予强有力的反击,更为世界上那些正在忍受着帝国主义无情压迫与剥削掠夺的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给予了被压迫民族极大的信心鼓舞,使其相信可以经过不懈努力推翻资产阶级的无情统治,铲除帝国主义在国内的压迫势力,真正实现独立,掌握国家主权政权。而当时的中国正受着帝国主义国家的剥削压榨,并且没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引领反抗革命走向成功的正确道路,也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作为革命的支撑力量。在此时,我们从十月革命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力量,让我们找到了一条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让我们找到了理想信念的支撑,即用马克思主义救中国。但是一开始国内有部分知识分子对于十月革命并不十分赞同,但在李大钊的启发引导下,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夕其在《每周评论》上发表文章《新旧思想之激战》,以俄国革命为例,号召中国的新青年起来,绝不要怕武力的镇压,指出新思想必定战胜旧思潮。[5],以及在看到俄国十月革命后的良好发展状况后,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对马克思、列宁的思想有了进一步认识,并承认俄国十月革命对我国改革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思想上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三、新时代下青年的人生选择

国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6]在五四时期,当面临国家衰弱、主权渐失的危急时刻,在面临强权压制、当权政府不作为的迷惘之际,青年首先扛起革命的大旗,毫不犹豫的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列,做出了人生的选择。现在,面对新时代下不一样的国家局势与国家挑战,当代青年该如何做出人生选择以及做出怎样的人生选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大问题。

(一)听党领导——争做时代信仰者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青年发展的规划。在此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管青年”的重要原则和“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重要战略判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党在社会发展中起着总揽全局的领导核心作用,所以我们应坚持与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时代我们提出了要培养“四有”青年,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坚定自己的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付诸与时代相符的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把握好人生,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五四时期的进步青年不畏强权,积极投身于革命之中,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一直坚定自我理想信念,在李大钊等先进分子的指引下为党的革命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全体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打破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历史的经验与现世的事实告诉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这条道路是带领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奔向全民小康的道路,这条道路是将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的奋斗之路。所以作为当代青年首先就应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理想信念,紧跟中国共产党人的步伐,勇于承担责任。青年应有蓬勃朝气,积极为社会建设服务,坚持以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不会在人生道路上失去自我或感到迷茫。

(二)规划人生——争做时代顺势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早已不再处于那个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时代了,也不再处于那个有等级观念、男尊女卑的时代了,我国不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其他各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与突破,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以前我们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顺应规律,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是渺小脆弱的,但是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大自然越来越了解,我们可以利用规律,改造规律;我们可以预测灾害,提前预防灾害,我们有丰厚的社会物资以做保障。而这些都是我国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进步取得的成就,是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的效果。生于这样一个科技如此发展的社会,新青年更应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结合时代发展状况,顺势而为,做时代发展的推动者,努力做到自我与社会的良好结合,而不是逆势而行,做时代发展的阻碍者。五四运动时期,当时的中国社会山河破碎,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使其喘不过气儿来,这时的青年顺应人民的呼声,为争取我国主权而起来革命,面对北洋军阀的反复打压也绝不退缩,依旧斗志满满,坚定政治立场。而如今的中国科技高速发展,青年所面临的最紧迫的历史使命已与五四时期不一致,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更多的是青年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于科研工作中,通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通过提高我国科技实力等,使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不断提高在国际上的地位,同时也在顺应时代大潮流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成就自我梦想,将国家命运与自我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

(三)担起使命——争做时代建设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从十八大以来,我国不论是在经济、科技还是军事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十九大报告中谈到了我们对未来的短期规划,即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即本世纪中叶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不同的时代我们所面临的难题、挑战不一样,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不变的,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四时期的青年,在国家危难时刻敢于站出来捍卫国家主权,并且密切与大众沟通,依靠大众的力量取得了革命的成功。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理想,以青春知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7]在新时代的青年在局势如此向好的社会大环境下,更应担负起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做社会主义建设的见证者更要做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开拓者、建设者。我们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我们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作为当代青年更应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担,做一个有梦想、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新青年,努力开拓更宽广、更美好的新局面。

(四)创新实践——争做时代开拓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广大青年为之奋斗。”[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实现了一次又一次飞跃,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们剩下的亟待解決的问题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这更加考验我们的能力,但我们也必须铆足劲头往前冲。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已经一步步把易解决的问题攻克了,剩下的都是较难解决的难题,而如果我们依旧用常规思维模式处理这些问题会比较困难。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当代青年应创新思维模式,坚持创新是第一要务的原则,坚持培养自我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走在时代发展的前沿,用长远的、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既要看到当下与过往,也更要关注将来可能发展的方向。在大数据化时代,每天都在发生着许多变革,当代青年应有敏锐的洞察力,积极关注时事政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打破常规思维模式,采用灵活的措施方案,敢于另辟蹊径,用创新思维方式思考问题,用创新手段应对国际国内不断涌现的挑战。

少年强,则国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9]青年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是一个国家的栋梁,只有青年主动担负起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使命任务,社会才有新生力量的涌入,国家才有后备力量作支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已经一百年了,历史不断在发展变化,但是广大青年在社会变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未曾发生改变,广大青年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广大青年仍是国家的未来,广大青年仍是毛泽东同志口中的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广大青年仍应斗志昂扬的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用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10]为实现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参考文献:

[1][10]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4/30/c_1124440193.htm.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邯郸:人民出版社,1944.

[3]陈泰生,陈喜庆,刘亚军等.北京青年运动史(1919-1949)[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4]丁宁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79.

[5]任恩和,郑洸,罗成全等.中国青年运动史(1919=1949)[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

[6]李大钊.“晨钟”之使命[N].晨钟报创刊号,1916-08-15.

[7]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2(01).

[8]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4(01).

[9]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猜你喜欢
五四青年启示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