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序到有序的渐进:新时代下戏剧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9-11-16 06:45张亚飞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戏剧教育创新路径新时代

张亚飞

摘 要:新时代下,戏剧教育暴露出诸多问题,如戏剧教育内容不全面、使命不清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戏剧教育要不断自我完善,实现戏剧教育无序到有序的渐进。本文主要从新时代戏剧教育的意义、戏剧教育的现状以及戏剧教育有序化创新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达到提升戏剧教育向有序化转变的目的,满足新时代对戏剧教育的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戏剧教育;创新路径;有序化

一、引言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分子,新时代戏剧教育应当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要有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满足新时代对于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强化戏剧教育的使命担当。

二、新时代视阈下戏剧教育由无序到有序渐进的意义

新时代戏剧教育应当有新风貌、新气象,要求戏剧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健康发展,满足时代需要。这些無序向有序的渐进,就是戏剧教育的价值所在,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社会风气的必然方式,是强化青少年美育思维的必然选择。因此,戏剧教育的有序化渐进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素质教育先行,实现教育现代化必然要求

戏剧教育的有序化渐进是新的历史方位下,新时代赋予戏剧教育新要求的具体表现。新时代、新气象、新风貌,戏剧教育自身的发展也应当如此。实现教育现代化,戏剧教育担负着重要的方面。时代的全面进步需要足够的创新力作为支撑,而戏剧教育就是在不断的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时代的前行注入内在动力。新时代,美育新常态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处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的中国,戏剧教育必然将美育思维在新时代下的要求进行创新式处理,不断强化戏剧教育的内涵,使得戏剧教育与时俱进的的能力得到彰显。

(二)提升全民文化素养,营造风清气正社会风气的必然方式

新时代对于全民文化素养的要求是高的,对于社会风清气正的要求是严的。首先,对于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戏剧教育是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戏剧教育涵盖面广,涵盖内容全,有利于对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起到极强的推动作用。教育最重要的功用就是引导人、培育人,戏剧教育作为它的组成部分,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次,社会的风清气正需要全民的参与,全民的成功参与是基于文化素养的提升。戏剧教育作为方式和手段可以修正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不良风气,以满足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社会文明的推进,离不开戏剧这一载体,而戏剧教育恰恰是必然方式的最好选择。

(三)丰富自我精神需求,强化青少年美育思维的必然选择

美育是审美教育,对提升人的审美素养、填充人的精神境界、温润人的心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戏剧教育作为美育手段之一,对于青少年身心世界的养成,有着独特的功用。戏剧是美的艺术,是人的艺术。青少年接触戏剧,表演戏剧,感悟戏剧,发挥戏剧的魅力,才能满足自己对未知世界的探知欲。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心怀家国情怀,促进自身的发展。对于家国情怀根基的筑牢,戏剧教育同样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美育思维的不断强化,帮助了青少年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了青少年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养成。

三、新时代映照下戏剧教育的“无序化”状况探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传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标准。只有深入探究现行戏剧教育的“无序化”状况,才能提出向“有序化”渐进的方案。

(一)美育思维不活跃、全民意识不够浓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正如前文提到的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美育思维的发展也是国家美育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就我国的戏剧教育状况而言,它对青少年的美育思维活跃有一定的局限性。青少年对于美的事物,认识不够,审美意识不强,这恰恰又是全民审美意识薄弱形成的主要原因。全民对戏剧教育的认识不足,很多人错误地以为戏剧教育就是针对低龄化儿童进行低级戏剧的教育,一些艺术教育培训机构也在以各种噱头标榜自己是针对儿童的戏剧教育。例如,少儿口才、少儿主持等培训名目,也是由于各种混乱的宣传存在,使得全民对于戏剧教育的认识产生误区。

(二)呈现方式不多样、戏剧场景不真实

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将文学、舞蹈、音乐及美术等多门艺术综合为一体,这也恰恰说明戏剧有多种表现方式。一方面,就戏剧教育而言,其呈现方式却过于单一,这对戏剧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很多的戏剧教育只是简单地利用舞蹈、口才、音乐等某一具体的艺术形式去呈现戏剧,并没有借助现行的技术为戏剧教育提供多样化手段。另一方面,戏剧场景不真实,童话故事、绘本及课本剧改编限制了创作人员的思维,也使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无法的得到显现。正是这些带有一定敷衍性质的场景创造,让孩子无法融入到戏剧中,戏剧教育也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三)体例内容不全面、培养体系不健全

对于戏剧教育的认识,很多人都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戏剧教育的另一面是培养戏剧专业从业人员。戏剧教育这一具体概念来自西方,在不断的摸索过程出现了诸多弊病和阵痛。一是体例内容不全面。一方面,对于戏剧教育各个内容认识不清晰,在实际的戏剧教育实践中出现教育内容与实践脱钩,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匹配;另一方面,其内容设置不科学,什么都学,什么都做,对于戏剧教育实际内容有忽视,没有做到精通。二是培养体系不健全。一方面,许多大学尚未开设戏剧教育课程,但是在政策的倡导下,强行把教育学内容融入到戏剧本身,直接就表现为“两张皮”的状态,即“1+1<2”的状况频出;另一方面,真正热衷于戏剧教育的人才得不到培养,培养杂乱无章,戏剧教育的长远发展受到很大局限。

四、新时代观照下戏剧教育“有序化”创新路径探索

新时代戏剧教育应当充满活力,做到可持续发展,不断地激活学科内在活力。在新时代新思想的理论指导下,需促进戏剧教育的“有序化”创新发展,彰显戏剧教育的普适性价值,以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要。

(一)聚合—能量:宣传有力度、培养有方法,坚持多轨制并行

戏剧教育并不是只是简简单单的教孩子演戏,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的。想要解决全民的错误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需要不断地聚合有效能量。首先,宣传有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去接受戏剧教育带來的红利,进行戏剧教育展演,戏剧活动进社区。其次,培养有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去接受戏剧,对于戏剧的认识也不再是简简单单舞台上的表演。对于青少年美育思维的培养,对于全民审美意识的强化也应当是有法可循的。一是戏剧排演中选择接近生活、贴近民众的作品,二是加大对少儿艺术培训机构的管理力度,对于虚假宣传要用法律去约束,帮助民众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戏剧教育,帮助孩子及成人感受戏剧的魅力。要想戏剧教育得到长远的发展,“一条腿”走路是远远不够的,建立多轨制并行制度,让全民了解戏剧教育、投身戏剧教育,为新时代的国家建设增添活力。

(二)重构—空间:呈现多样化、场景逼真化,搭建沉浸式效果

站新的历史方位上,戏剧教育的手段也需要进行升格处理,要转变呈现方式的单一,戏剧场景的不真实需要克服,努力实现戏剧教育真实化、可视化的满足。首先,呈现方式多样化。要学会将艺术种类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不同艺术种类的特点,进行“1+1>2或1+1+1>3”的处理,变换艺术表现方式。正如各种艺术特点的结合产生新的艺术种类一样,在戏剧教育上,通过不同种类艺术的结合实现其艺术呈现多样化。其次,戏剧场景逼真化。戏剧教育中受益最大的群体就是青少年群体。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主要方式,戏剧教育有着独特的作用。青少年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需要搭载一定的手段来满足戏剧教育的教育需求,搭建沉浸式效果,营造出逼真的戏剧场景,以满足青少年的创作欲求。通过呈现方式的重构、戏剧场景逼真化空间效果的建构,实现沉浸式的创作满足,并最大程度地激发戏剧教育的内在活力,满足新时代戏剧教育的时代需求。

(三)升级—模式:传统要创新、现代要结合,实现模式化升级

新时代对于戏剧教育的要求,必然不是因循守旧,应当是与时俱进的。传统戏剧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填鸭式教学,显然无法满足新时代的教育使命。首先,传统要创新。新时代新风貌新气象,教育必然带来新的变革,创新传统戏剧教育模式。对于传统的童话故事、绘本等改编不搞“一言堂”,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做好引导与启发。其次,结合现代教育思维。国务院提出要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方位,现代化素质教育承担着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任。现代化教育是全面的教育,包含着德育实效、提升智育水平、强化体育锻炼、增强美育熏陶及加强劳动教育等方面提出的有针对性的举措。戏剧教育也应当结合好时代诉求,以实现传统模式与现代教育结合,满足戏剧教育的转型升级,发挥引领作用。

五、结语

我国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戏剧教育的内涵需要重新挖掘。为满足时代建设需要,戏剧教育的作用需要不断扩大。对于戏剧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无序混乱状况,我们不能一味地回避,应当在新时代中向有序化不断迈进。这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动态渐进过程,需要戏剧人不断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孙惠柱.戏剧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戏剧艺术,2002(1).

[2]岑玮.教育戏剧的教育意义与教学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11(17).

[3]吴戈.戏剧教育与戏剧专业发展的前途[J].艺术教育,2007(12).

[4]黄爱华,陈漪.论戏剧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独特功能[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猜你喜欢
戏剧教育创新路径新时代
中小学校园戏剧探索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