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

2019-11-16 06:45阿布力米提·阿吾提
青年时代 2019年27期
关键词:转型升级新能源新疆

阿布力米提·阿吾提

摘 要:新疆自然资源丰富,资源型产业在当地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新疆资源型产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存在着附加值低、能耗高、创新理念不足、人力资本薄弱、政府监管力度不够及环保法规不完善等问题。要进一步推动新疆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就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建立人才保障和技术创新机制,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关键词: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新能源

一、引言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拥有166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是我国国土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在新疆极为广袤的土地上,蕴含着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化石资源、矿产资源及清洁能源等。其中,又以石油、天然气及煤炭等资源为支撑,这些资源产业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资源产业虽然在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给新疆带来了环境污染、生产方式过渡依赖化石能源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减少环境污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是当前新疆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

新疆很早就开始探索资源型产业转型,目前来看,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下方面。

(一)附加值低,能耗高

新疆地广人稀,地域辽阔,虽然矿产资源等较为丰富,但其分布在166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土地上,分布较为分散,再加上当地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导致资源型产业无法发挥集聚效应。新疆的能源产品方面,也多是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的联系不够紧密,与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的结合程度不高,生产出的高端终端产品较少,产品科技含量较低,自主专利数量较少,品牌效益扩散不明显,市场竞争力不足。新疆人力资本薄弱,限制了企业的研发能力,同时产学研结合也不够成熟,高校及研究机构专业人才与企业联系脱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从而不得不选择生产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及粗加工的初级产品。新疆的资源型产业由于经营方式粗放,普遍存在着高污染、高耗能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严重影响了区域环境,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二)创新理念不足,人力资本薄弱

资源型产业要实现转型,重点在于科学技术,必须依赖创新。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贯彻和执行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长期以来,新疆的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一直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由于资源优势较为显著,当地企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较弱,一直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进行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低碳、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的开发运用力度远远不够。同时,新疆地处西北内陆,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不便,信息沟通不畅,知识的传播和更新有一定的时滞,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水平相对较低,从而导致人力资本的积累远不如沿海地区。受制于区位因素,在人才自主择业、自由流动的大背景下,新疆不仅不能够吸引外部优秀人才,而且本地人才也存在大量外流的趋势。不仅如此,新疆在科研方面的投入也较低,不仅远远落后于东部省份,就是与其他西部地区省份相比,新疆在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方面的支出也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这不仅不利于新疆科研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培养优秀人才。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缺失,不利于新疆的技术创新,也严重制约了新疆资源型产业的转型步伐。

(三)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环保法规不完善

加快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同样离不开有效的政府监管和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十八大又提出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从顶层设计上利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制定行政和法律政策、加强社会公共管理机制,严格贯彻规章制度,建立赏罚分明的激励制度。十九大指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可以说中央政府在一步步贯彻落实绿色环保理念。虽然我国目前环保方面的监管较严,顶层制度设计较为成熟,对能源型企业制定了专门的能源生产规定和碳排放规定,严厉打击违法排放,增加了企业的違法违规成本。但从细化的层面来讲,目前的法律法规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目前的环保政策、能源政策及违法惩处措施仍存在很多漏洞。具体到新疆,政府职能出现扭曲,地方政府为了谋求经济发展的目标,对环保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不够,没有充分完全地执行已有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致使很多企业顶风作案,用落后的工艺设备和次品原料谋取暴利,既破坏了生态环境,又拖延了资源型产业的转型步伐。只有出台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使相关法规和政策得以有效落实,才能真正坚定优秀资源型产业民营企业家转型的信心和决心。

三、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分析

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面临着体制因素、人力资本因素、交通因素、环境因素及创新意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要加快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需从如下方面努力。

(一)优化产业结构

一直以来,新疆第二产业占比较高,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带来了严重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及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幅增长,不利于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因此,首先新疆必须优化产业结构,严控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其次,需提升服务业的占比,促进资金、资源及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向第三产业集聚。最后,大力发展轻纺工业、清洁型能源产业。

(二)加强政府的规划和引导

要促进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同样离不开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一是要明确新疆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并结合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自身发展特点,联动相关产业及周边配套设施,为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持,不断提升资源型产业的竞争力。二是制定资源型产业的勘探、开采的战略性目标,使当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费相协调,力争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减少资源消耗。三是将生态指数和环境保护等纳入资源型产业规划,作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要约束变量,实现资源型产业清洁生产和循环发展。四是构建有效的监督和协调机制,对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过程的不当做法进行监督和纠正,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

(三)建立人才保障和技术创新机制

优化人才培养机制,进一步引进优秀人才,对于新疆资源型产业的转型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要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高等院校、职业技能学校。近年来,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新疆财经大学商务学院(库尔勒校区)及新疆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阿克苏校区)的建立已经彰显出新疆能够自己办学、教学的底蕴和实力。建立更多的高等学府和职业培训学校,意味着能够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二是企业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建立良好的薪酬激励机制和用人留人機制,同时加大研发投入,集中科研经费和科研人才,投入到研发活动中,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加强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培养知识产权维权意识。三是政府要坚持做好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加大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认真贯彻内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四)把握“一带一路”的机遇,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新疆虽地处西北边陲,对外交流不便,但近年来中央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让新疆受益颇多。新疆完全可以借助“一带一路”战略的宝贵机遇,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新疆可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我国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型企业的交流,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并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新疆也可利用自己“一带一路”核心地区的区位优势,继续深化对外开放,走出国门,利用中亚能源大通道战略,促进新疆资源型产业发展,为其转型升级拓展空间。此外,交通等基础设施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为促进资源型产业的转型,新疆还需大力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未来,新疆需强化铁路、公路的货物运输能力,建设中通道、北通道、南通道三大通道,利用这三大铁路通道进一步完善新疆与内地及中亚周边国家的陆上交通联系,构建能源陆地通道,大幅提升跨省跨国的道路运输能力,实现资源共享。

(五)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

新疆自然资源丰富,不仅有着丰富的石化资源,也有着丰富的风能、水能及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在国家大力倡导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大背景下,新疆可以政策为导向,大力发展风能、水能等再生能源产业,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程度。新疆应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效率最大化的技术,提高风能、太阳能的收集及利用效率,推进大型风电基地建设,加快资源丰富地区风电开发,积极发展风电能源。同时,政府应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财政税收优惠,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发展新能源,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而且可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

四、结语

作为新疆的支柱产业,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要加快资源型产业的转型升级,需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进行用力,离不开政策支持、政府引导、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引进和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加强对外交流等多方面的配套措施。

参考文献:

[1]陈玉红.东北地区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7.

[2]任明媛.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建设环保新疆[N].亚洲中心时报,2014-11-06.

猜你喜欢
转型升级新能源新疆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