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 结构优化

2019-11-16 10:56钟和
上海企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技术消费品增加值

钟和

2019年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3207亿元,同比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79984亿元,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247743亿元,增长7.0%。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4.9%,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15.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0.3%,高于第二产业23.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最终消费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在全部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中,服务消费占比为49.4%,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区域战略稳步推进,东西南北纵横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6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评价我国上半年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他指出:“所谓‘稳,是指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所谓‘进,是指经济结构在持续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从很多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积极因素。

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效果显现,增长质量持续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工业生产基本平稳,高技术制造业比重提高。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比5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68%。上半年,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股份制企业增长7.3%,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1.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制造业增长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3%。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1.7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3.0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3.8%,比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4.6%和20.1%。可见,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成为制造业中的亮点。

数据还显示,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3790亿元,同比下降2.3%,降幅比1-4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1.1%,而4月份为同比下降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72%,比1-4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这也显示了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以及工业企业转型发展的任重道远。

上半年表现突出的是服务业,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0.6%、7.8%、7.3%和7.3%,增速分别快于第三产业13.6、0.8、0.3和0.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3%,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增长7.1%,比5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继续保持在荣枯线以上。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处于较高水平。

1-5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1%,增速比1-4月份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2.5%、12.3%和12.0%,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2.4、2.2和1.9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這些都反映出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的趋势。

就业人口是经济发展趋势的晴雨表。从就业人口上看,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7%。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6%,低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0.5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0%,与上月持平。6月份,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5.7小时。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18248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26万人,增长1.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

德国《南德意志报》评价中国上半年经济认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很多数据为后续稳增长和促销费提供了坚实基础。可以想见,减税降费政策、基建投资扩张、汽车等消费领域回暖,预计会在下半年继续发挥作用。

收入消费两旺,经济更具弹性

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今年上半年经济的重要特点。虽然国际贸易形势复杂,但数据显示,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品市场表现出了令人可喜的活跃。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294元,同比名义增长8.8%,增速比一季度高0.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比经济增速高0.2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42元,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8元,实际增长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74,比上年同期缩小0.0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3281元,同比名义增长9.0%。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210亿元,同比增长8.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78亿元,同比增长9.8%,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6%。上半年,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6924亿元,同比增长8.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8286亿元,增长9.1%。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21279亿元,增长9.4%;商品零售173930亿元,增长8.3%。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同比增长13.2%,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48161亿元,同比增长17.8%,比一季度加快2.5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38165亿元,增长21.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9.6%,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

可见,不论按地区,还是按品类,按销售渠道,我国消费品市场都表现良好。随着转型发展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在悄然变化,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正在减少,消费者支出的作用日益凸显。供给侧改革,正在满足日益变化的国内市场。广阔而活跃的国内市场,日益成为提振经济的主要动力。很多学者认为,服务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强劲增长成为最大驱动力之一。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价我国上半年经济时认为:消费者支出稳定,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最大,庞大的市场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将推动新兴企业成为就业和创收的强大动力。

我们相信在各项改革措施陆续落地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将呈现出更加具有弹性的增长态势,内生增长的引擎将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会表现出极强的韧性。

猜你喜欢
高技术消费品增加值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1—5月,餐饮收入实现17789亿元,保持稳定恢复
2020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
我国高技术服务业区域集聚效应突出
法兰克福春季消费品展开幕
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0%
2015年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