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企业 强信心 培育新动能

2019-11-16 10:56元卉
上海企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上海企业发展

元卉

7月22日上海市市长应勇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扩大)上表示,上半年上海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符合预期,稳中有进、进中提质。据悉,上半年上海市生产总值增长5.9%,比一季度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1%,比一季度高0.3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高1.7个百分点。

上海经济仍保持持续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4%,高于今年一季度6.3%的增长率,也高于去年上半年和全年的数据。数据还显示,上海经济表现出进中提质。特别是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新兴产业加快成长,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分别增长7.6%、6.7%,高新技术企业新增246家,比去年底增长2.7%。日均新设企业1419户、增长5.9%。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海经济增速放缓。这是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结构性因素,特别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而上海经济外向度高,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较大。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下降2.4%,最直接原因是汽车产业的影响。更长时间看,是由于上海主动调结构促转型,大力减少“四个依赖”,新老产业接续、新旧动能转换正处于阵痛期。一方面,结构调整和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很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虽然成长很快,但是体量还不够大、比重还比较低、支撑力还不够强。

2019年下半年,上海提出四个狠抓:一要狠抓稳企业。要切实做好安商稳商和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要吸引符合上海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的好项目、大项目。同时,还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发展瓶颈。二要狠抓政策落地见效。近年来,上海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宣传,提高企业对政策的知晓度。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申请流程,降低政策申请门槛。还要加强政策储备,根据经济运行的新情况、企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着力在政策落地见效上下更大功夫。三要狠抓重大项目推进。要加快投产一批,加快开工一批,加快储备一批,力争做到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上半年各区集中签约落地项目202个、总投资超过1900亿元,下半年还要开工项目220个、总投资约2000亿元。四要狠抓发展新动能培育壮大。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领域,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动一批科技成果产业化,尽快培育一批新的百亿级、千亿级产业。

四个狠抓,对于广大企业来说,是聚焦,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发展机遇。新兴产业将获得更充分,更良好的成长环境。

从利用外资角度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利用外资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2019年以来,上海利用外资表现亮眼,其中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是重大机遇。这一举措是中央立足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自贸试验区空间的扩大,也不是简单的自贸试验区政策的平移,而是要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以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开放,实施制度创新。总的要求是,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实行有差别的探索,进行更大的风险压力测试,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打造产城融合、开放创新、智慧生态、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新片区要在探索实施投资贸易便利化的同时,更加聚焦投资贸易自由化,在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等方面探索创新突破,并对标国际通行规则,探索更具竞争力的相关税制安排。上海正在抓紧做好相关规划制定、政策配套、管理体制、项目储备等工作,形成举全市之力的特别支持政策。自贸区新片区的建设,必然会为战略新兴产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更有信心,各种改革创新举措已经落地,正在发力。

7月22日科创板开盘,全社会瞩目,这是我国推动创新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正如证监会主席易会满所说,科创板主要承担着两项重要使命:一是支持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通过改革增强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允许未盈利企业、同股不同权企业、红筹企业发行上市,进一步畅通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的循环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领经济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型。二是发挥改革试验田的作用。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借鉴成熟市场经验,在发行上市、保荐承销、市场化定价、交易、退市等方面进行制度改革的先试先行,并及时总结评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对于上海而言,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中央着眼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科创板不是简单增加一个“板”,更重要的是在发行、交易、信息披露、退市等环节进行资本市场制度的重大改革创新。是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结合点。科创板顺利开盘,必将给为更多优质科创企业,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科创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融资平台,着力培育更好的法治、科技、人才等金融生态环境。

对于广大企业来说,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重大机遇期,这是产业聚合,优势整合的突破口。对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升级,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资源共享、要素流动,优势互补,长三角地区必然在战略新兴产业等多个领域,发挥龙头作用。当前,中央已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战略定位。上海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总书记要求上海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中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目前,上海已制定落实《规划纲要》的上海实施方案,主要是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抓好“七个重点领域”合作、“三个重点区域”建设。“七个重点领域”,就是围绕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统一市场等重点领域,加快与苏浙皖三省对接,把《规划纲要》中明确的重大项目和重大事项尽快落实落地。“三个重点区域”,就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和虹桥商务区。

按照今年计划,上海今年经济预期增速被定在了6%-6.5%之间,属于平稳增长的范畴。上海市的经济增速虽然在近些年已经不是全国的龙头,但作为经济总量很大的区域,想要保持6%以上的经济平稳增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2019年的下半年,上海仍将有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各项重大举措正在发力,高质量发展因素增多,对于实现今年的发展目标,我们有理由信心百倍。

相关链接

2019年上半年其他经济数据

央行:2019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人民币贷款增加9.67万亿元,存款增加10.05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3.23万亿元,中长期住户部门贷款增加3.48万亿。

海关总署: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3.9%,中美贸易总值下降9%,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同比扩大12%。

2019年上半年收入榜单: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19年上半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上海市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首,为35294元,同比增长8.2%,北京则以33860元紧跟其后,增速则比上海略高,为8.9%。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294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共有9省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5294元这一平均水平,依序分别为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蘇、广东、福建、辽宁和山东。此外,上述9省份中,上海、北京、浙江、天津、江苏、广东等6省份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超过2万元。

财政部:今年上半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其中,利润总额18200.4亿元,同比增长7.2%。上半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294921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中央企业170946.4亿元,同比增长6.2%;地方国有企业123974.6亿元,同比增长10%。在实现利润总额中,中央企业12175.3亿元,同比增长8.8%;地方国有企业6025.1亿元,同比增长4.1%。

用电量:上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3.1%、9.4%和9.6%,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猜你喜欢
上海企业发展
2018上海企业100强
区域发展篇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图说共享发展
欢乐上海迪士尼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