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口头叙事的表演互动与民俗认同

2019-11-17 05:45金丹妮
现代交际 2019年18期

金丹妮

摘要:民间戏剧表演的各项因素都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伦理意识,构成了表演的社会事实。表演事实的社会互动,集中反映了表演情境所涉及的特定群体的集体意识和民俗认同。民间文学戏剧节实际是通过故事表演创造特定群体共同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一系列过程强化群体认同,进而将互动体验与责任意识植根于人们的认同之中,以热爱与认同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表演理论 社会互动 集体意识 民俗认同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8—0077—02

民间文学戏剧节是现代民间文学传承形式的一种创新与变形,它以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旨在传承东北地域文化,将具有代表性的10个东北民间故事改编成话剧,表演结束后,由专业评委分析和总结相应的故事,表演过程中还穿插文艺表演和故事大王讲故事等节目。它通过表演的形式,使书面文本有了活态性、生动性、立体性、对话性,使平面的单方叙述模式转为立体的对话表演模式。在表演的当下情境中,构成表演的各方面因素被赋予了相应的责任意识,反映了一定的表演伦理。表演的社会事实中也蕴含着人们行为互动的集体意识;因此本文通过表演理论与社会表演事实分析民间文学戏剧节,阐释在当下表演情境中特定群体所体现的集体意识和民俗认同。

一、表演视阈下的对话互动

理查德·鲍曼认为,表演是一种交流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表演双方各有相应的责任。表演存在于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交流能力的责任。这种交流能力依赖于以社会认可的方式来说话的知识储备和才能。从表演者的角度说,表演要求表演者对观众承担展示自己达成交流的方式的责任,而不仅仅是交流所指称的内容。从观众的角度说,表演者的表述行为由此成为品评的对象,表述行为达成的方式、相关技巧和表演者对交流能力的展示的有效性等,都将受到品评。也就是说,在民间戏剧表演的情境中,表演者必须具有被大家所认可所喜闻乐见的表演能力、交流能力、带动观众情绪的能力,不仅要把故事内容完整地表演出来,更重要的是运用自己的演技、真情把观众吸引到故事的情境中去,感受表演者所传达出来的故事核心内涵。观众则必须对表演者的行为作出客观公正的反馈,通过审视自己所接收到的信息来判定表演者的表演方式和技巧是否合格。因此在表演情境中,研究表演的目的是去理解表演者和观众对这种表演的体验和理解,而不是为这种表演寻找外在的原因。因此,鲍曼强调表演的对话性,这种对话性不只存在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也存在于表演者自身与角色之间,有效的对话在于两者之间实现了有效的交流,形成了互文的情感体验。威廉·沙普指出,“人的存在是被卷入故事的存在”。我们被卷入故事中就意味着,我们一直处在故事的传统之中,也不能跳脱出这种传统。因此,表演绝不仅仅是营造了一个外部的表演情境,而是我们处在这个故事内部传统之中所作出的实践行为。对话性更昭示着表演绝不是由具体的表演者讲、观众听,而是表演者和听众共同在场,共同遵循了故事的内部传统,共同参与了整场表演。因此,在表演过程当中的每一次说与听,实际上都是我们与民间文学体裁叙事行为传统的内在关联的突出、强调或应答。表演当中的互动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涉及表演的所有人在被民间文学卷入后所作出的回应。

二、集体意识中的民俗认同

集体意识是集体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它只有通过个体意识才能存在,集体意识要想达到平均程度,成为社会成员平均具有的感情的总和,一定需要内化到每个人的意识里,得到普遍化的认可。张举文教授提出一个名词术语“民俗认同”,他认为,“在一个社会团体中,认同并非是由种族、基因等生理因素形成的,而是由共同的生活方式构成。认同的本质在于所在的生活圈内自身的生活是有意义的,虽然这个意义类型有千差万别,但最根本核心是在生活圈内找到了自身的存在感和归属感”。户晓辉教授认为,“任何民俗都体现了民众群体的共同心愿和‘我们感,正是这种‘我们感构成人类文化生命的遗传基因”。我们被一同卷入这场表演的民俗环境中,表演能够激起我们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情感得到净化、升华和提升;互动的表演也在诉诸观众的积极参与、心领神会和热情反映。集体意识的最初设定便是为了出色完成表演,但人们通过长时间的排练、交流,在表演的环境中保持了一致的生活方式,找到了自身存在感和我们感的位置,那么当情感和互动被激发到一定程度时,就形成了我们的民俗认同;此时,认同绝不只是简单的完成表演,而是变成了一种信仰情感,与活动的主题达成契合—讲好中国民间故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从表演者的角度来看,其遵循集体意识完成表演的设定同时,也在其中倾注了自己的民俗认同;因此,表演者的身分责任除了将民间故事实现从文本到口头的转化,更是将自身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成为一名生动的传承人。从观众的角度来看,除了本身具有品评演技和体验的责任之外,更是作为传统文化的接收者,与表演者实现内涵意义的双向对接。民间戏剧节这一表演活动从开始筹备到最后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众,都是带着心理预期进入表演情境中。心理预期的形成与我们从小到大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生活无论贫穷还是富有,民间故事都一直伴随着我们,对民间文化的记忆是从小便深深植根于我们的头脑之中的,形成了我们对自己民族身分和文化价值的无意识认同。表演者从一开始的完成表演任务到集体意识与个人认同的相互影响和塑造中,在期待视界中唤起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去真诚地完成传承者的身分与责任。而观众则是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欲知进入到表演之中,完成与表演者的交流互动,验证自己预先的审美期待世界。这个双向互动过程,既是对自身角色和身分的双重认同,也是对对方塑造认同过程中的辅助强化。

双方的认同在戏剧表演中建立与实现,专家评委的点评则是认同的再一次巩固与强化。在表演的对话过程中,表演者与观众并不能实现完美无缝的信息对接,会有各种客观和主观的因素影响内涵的传递与接收。每当一场表演结束后,专家评委先梳理与分析故事内容,把故事的核心内涵再一次传达给与表演相关的每一个人(核心认同的再次强化),将表演中没有表演出来的细节作以解释和说明(去除影响强化认同的不必要因素),點评表演者的演技(突出传承者的身分责任,强化表演者的身分认同,升华双方的情感体验)。只有认同一遍又一遍地得到强化巩固,才能成为群体成员内部的信仰,排练和表演使表演者反复进入角色,加强对角色的理解和对话;专家评委的点评分析强化了观众与表演者的责任和情感认同;最后的颁奖环节使表演者在被肯定和表彰的范围里情感体验达到升华,将认同强化推向高潮,而表演结束后的总结、公众号推广和文字作业都是对认同实现回忆和再强化的手段。

民间戏剧节的表演,实际上就是一个发现认同、感知认同和强化认同的过程,并将认同成为自己的情感与信仰。我们常常以为自己只是简单的工具性行动,却忘了深究行动背后的核心意义。通过营造共同的行为方式,经过这一系列的强化过程,我们反复感知植根于意识深处的民族身分,反复明确作为民族成员的责任与义务。微观的表演只是宏观社会的缩影,表演的真正意义是让我们将体验与责任跟随民俗认同代入社会的大环境中,成为传统文化的积极携带者,让民间戏剧节不仅仅局限在一场表演之中,认同也不仅仅局限在特定的小团体中,而是成为社会的表演,成为华夏人民共同的民族意识与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鲍曼.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M].杨利慧,安德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3—237.

[2]户晓辉.民间文学的自由叙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1.

[3]万建中.民间文学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