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

2019-11-18 06:34周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9年18期
关键词:产生原因

周剑

【内容摘要】当人体进行大量高强度的运动或劳动后,就容易出现运动型疲劳,其根本原因在于运动器官无法承受高负荷的工作运转而发生的调节功能失调,进而导致人体的相关功能受到损伤,在此过程中,人体会感到不舒服、缺少能量等等。人体常常会发生运动性疲劳,这是正常现象,然而一旦运动性疲劳没有被及时处理,那将会对人体造成大幅损伤,当运动者发现自身有运动性疲劳的种种特征后,仍然不做处理,那么将会造成身体正常机能受损,进而影响自身健康。本文就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进行了简要探究。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 产生原因 消除方法

疲劳是人体的反馈机制,它在人体生理负荷过大后出现,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醒运动者的运动强度过大,需要休息。人体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通常都是以高负荷运转的,较之于日常生活而言,运动所需的人体能量、肌肉水平、代谢能力都要远远高于它,以此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人体常常会感受到能量供应紊乱,肌肉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回缩现象,导致身体内部的反馈机制迅速升高,神经系统由此产生疲劳反馈,意在帮助人体系统回归正常。

一、运动性疲劳的产生原因

1.  神经系统长时间重复单一工作

在运动时,不仅仅人体的各项技能需要正常工作,脑力也是在进行相关的补充工作的。一旦神经系统长时间位于同一种工作模式下高负荷运转,那么势必会对能量以及氧气需求增加。而且,由于人体处于运动的状态中,因此,肌肉模块也需要大量的氧气,在运动者运动程度过高时,氧气优先分配给支撑人体运动的肌肉模块,而神经系统由于无法得到及时的氧气供应,常常会直接影响人体的发展,导致运动者出现运动性疲劳,头晕眼花等。

2.  机体能量不足代谢紊乱

当人体进行运动时,其所需要的能量水准要远远高于日常生活,肌肉模块在高速负荷工作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氧气,这就要求运动者能够迅速补充相应的食物或水源等等,否则,一旦消耗量大于补充量,人体的正常运转机制便会受到打击;其次,在人体进行高负荷运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新陈代谢工作,如汗液的排出,当人体超负荷运动后,汗液排出也随之增多,人体内部水分以及有机盐大量丢失,严重阻碍运动者的身体机能发展。

3.  机体结构出现损伤

运动性疲劳多由于运动强度较强而发生,在人体进行大幅度地运动后,人体内部的组成器官以及神经枢纽常常会受到打击,人体内部的器官或肌肉模块常常会功能受阻,同时在长时间工作后,肌肉能力渐渐丧失,机体工作水准严重下降,久而久之,甚至会对人体的器官造成损伤,甚至出现衰竭现象。

二、运动性疲劳的消除方法

1.  合理规划生活模式

如果想让机体正常稳定工作,好的生活習惯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运动者合理规划生活模式,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次数,降低其带来的危害。第一,人体的活动都是由肢体完成,而肢体则是由神经系统的支配而来,因此,运动者可以多做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工作,长时间重复一个好习惯将会让大脑对其有所记忆,久而久之,神经层次将会支配肢体来完成好习惯,这样做可以大幅降低人体在运动时所受到的损伤,不仅可以让身体素质日益升高,而且还有利于运动者摆脱运动型疲劳所带来的困扰;第二,在运动者的日常生活中,应该严格控制自己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吸烟、喝酒等,这些对于人体的机理来讲,缺点极大,人体若是想保持良好的机能体制,就必须严格把控不良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治运动性疲劳所带来的危害;第三,运动者应该严格把控自己的睡眠时间,在睡眠状态下,身体的各种机制都能获得恢复,运动者应该保证一天的睡眠时间在8小时左右,同时还应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花费时间进行午间休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体的代谢功能正常,有效预防运动性疲劳带来的危害。

2.  正确调整运动后状态

正确调整运动后的状态可以迅速摆脱运动性疲劳所带来的困扰。机体在运动性疲劳产生时是处于长期高负荷运转的,因此,运动者必须正确消除运动后所带来的危害。在进行完高强运动后,运动者应该进行适当地调整活动,千万不可运动后就直接坐下,由于运动过程积累了大量的乳酸,因此直接坐下常常会导致乳酸聚集,无法释放,运动者在后续过程中常常会感到肌肉酸痛。所以,在进行完运动后,运动者应该进行低强度的调整工作,以此来缓解肌肉酸痛所带来的危害,同时帮助消除机体体能上的漏洞,运动者所作的整理运动应该是舒缓,易于进行的。如在运动后进行慢走,对腿部或其他肌肉群体进行敲打以缓解乳酸所带来的酸痛感等等,这些都能有效减缓运动性疲劳所带来的伤害。其次,当运动者完成运动后,还可以进行肌肉缓解工作,包括淋浴、按摩等,这样做可以有效舒缓血液的流动,帮助机体回归正常新陈代谢模式,能够有效改善运动性疲劳的问题,同时还能让神经系统迅速摆脱氧气缺失的控制,加强血液供给,成功让人体脱离运动性疲劳的危害。

结束语

总而言之,运动性疲劳是极为正常的一种现象,它经常发生在运动者身上,由于高强运动所产生的机体功能紊乱的反馈机制。运动性疲劳虽然常见,但危害不小,运动者必须正视运动性疲劳,挑选合理科学的调整方法改善它。每天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来缓解机体的压力,同时还应该对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加以限制,正确做好运动后的调整工作,从根本上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黄彦彬.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措施及其作用机理[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5):125-128.

[2] 杨艳.合理膳食与营养补给对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性疲劳恢复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7):83-84+97.

[3] 姜涛.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恢复措施[J].河南农业,2016(10):22-23.

(作者单位:新平县少体校)

猜你喜欢
产生原因
初中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转优策略探析
钢筋混凝土裂缝预防及处治措施研究
韩语教师焦虑感产生原因分析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浅析企业劳资纠纷产生原因及化解对策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初中数学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
浅谈汉代美术中的云气纹
论城市防涝设施规划建设与内涝防治
浅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