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质量研究
——不同阶层社会质量评价分析

2019-11-19 21:49
社会观察 2019年7期
关键词:下层赋权整体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阶层出现分化,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多维度的特征。因此,准确把握不同社会阶层在新时期的社会需要,将社会发展质量评价水平与人们的社会需求满足情况紧密结合,对今后的社会政策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7)的数据,分析不同社会阶层对社会质量的不同维度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影响效应的认知差异情况,为满足新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群体的新需求,全面提升社会发展质量,建设高质量的现代社会提供政策依据和理论指导。

文献综述

社会质量理论缘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欧洲,其理论产生背景是当时新自由主义的地位日益上升,欧洲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导致欧洲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政策逐渐呈现出边缘化的特征,社会发展出现危机。因此,欧洲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质量理论,其初衷是希望促进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均衡发展,在效率与效益主导的经济政策中,维护以平等与公正为核心理念的社会政策的一席之地。社会质量理论一经提出,就在欧盟国家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在社会政策制定方面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国外有关社会质量理论的研究较为丰富。1997年6月,800多名欧洲学者在阿姆斯特丹欧盟会议上提出了“社会质量”(social quality)这一概念,并通过了《欧洲社会质量的阿姆斯特丹宣言》,这是欧洲社会质量理论形成的标志。同年,欧洲社会质量基金会编辑出版了社会质量研究的第一本著作《欧洲社会质量》,对社会质量的理论、研究领域、政策取向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同时,为建立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完整的社会质量指标体系,欧洲各国学者积极展开合作交流,相互探讨,并进行了大量实证研究。从国外社会质量的主要研究内容来看,研究主要聚焦于三个方面:一是概念的界定;二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三是对社会质量指标体系及体系之间关系的研究。如对社会经济保障指标、社会凝聚指标、社会包容指标及社会赋权指标的相关研究。近些年来,社会质量理论研究的最新方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质量理论的国际比较研究,这些研究极大地丰富了社会质量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国内学界对社会质量理论关注的重点是,中国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同步进行,以及如何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提高社会的内在凝聚力、保障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

我们发现,国内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理论层面对社会质量进行讨论,另一方面是以等权重的方式讨论社会质量中的四个维度,即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对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影响。然而,如果直接照搬国外的社会质量理论和研究模式,忽视东西方经济文化差异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发展差异,则会导致研究结果的片面性和不科学性。同时,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质量的不同维度在社会整体发展中的影响效应也存在认知上的差异。以实证数据全面分析社会质量不同维度对整体社会发展质量影响效应的差异性,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丰富社会质量理论体系,更为全面地建立社会质量评价指标,为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研究问题、数据和模型

(一)研究问题

就社会质量理论来说,不同社会阶层在社会质量理论不同维度上是否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学界并没有充分的讨论。本文认为,虽然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维度对社会质量都有重要意义,但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对不同维度相对重要性的评价却有一定的差异。只有通过定量数据分析,才能充分了解不同社会群体社会需求的差异格局。因此,本文主要的研究问题是通过定量模型,分析不同社会群体在对社会整体发展情况进行评价时,在社会质量的四个维度上存在哪些差异。

(二)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了多阶段混合PPS抽样,共访问城乡居民10000余名,数据具有全国代表性。在该调查问卷中,社会质量是其中的重要模块之一,分别从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和社会赋权四个方面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进行了评价,为全面分析我国各阶层的社会认知提供了实证数据。

(三)变量、指标与模型

在模型选择上,本文采用了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其中,控制变量主要为性别、受教育程度和户籍情况等。因变量为受访者对我国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评价,测量变量为连续型变量,测量尺度为1到10分。自变量分别为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社会包容及社会赋权四个维度。

在模型中,本文将受访者分为五个阶层,分别为社会上层、社会中上层、社会中层、社会中下层和社会下层。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对社会整体发展质量的评价标准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对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发展质量评价建立回归模型,然后对其系数进行比较。

实证分析

(一)基本频数分析

从数据来看,在调查中有0.3%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上层,2.7%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中上层,30.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中层,30.6%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中下层,35.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属于社会下层。

就公众对当前社会的整体评价而言,从数据来看,当前社会公众对社会整体评价的平均值为7.017分,并且受访者自我认知的社会地位越低,其社会整体评价得分越低。具体来看,社会上层对社会整体评价的平均值为8.167分,社会中上层的平均值为7.525分,社会中层的平均值为7.196分,社会中下层的平均值为6.922分,社会下层的平均值为6.888分。

(二)通过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1.整体数据分析

本文主要讨论不同社会质量维度对社会整体发展质量评价的影响效应。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社会经济保障、社会凝聚等维度对公众社会整体发展质量评价的影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例如,在社会经济保障维度,公众对当前社会养老、医疗等保障水平评价越高,对社会整体发展质量的评价也越高(β=0.070,p<0.001);同样,公众对政府部门提供的底线基本保障水平评价越高,对社会整体发展质量的评价也越高(β=0.037,p<0.05)。在社会凝聚维度,社会公众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评价越高,对社会整体发展质量的评价也越高(β=0.261,p<0.001);对当前社会信任水平评价越高,对社会整体发展质量的评价也越高(β=0.191,p<0.001)。同时,数据也显示出,社会包容、社会赋权等维度对公众社会整体发展质量评价的影响也同样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

2.不同社会阶层的社会评价回归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社会下层这一群体对高质量社会评价的关注点集中在基本经济保障等方面。具体来看,在社会经济保障维度,各类社会保障水平对社会下层群体的社会整体评价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其中,不论是民生保障,还是底线保障,对其社会整体评价都有统计上的显著性(β=0.149,p<0.001;β=0.079,p<0.001)。在社会凝聚维度,社会下层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评价情况并没有对其社会整体评价产生显著的影响(β=0.006,p=0.806)。在社会包容维度,社会下层的社会宽容认知情况、社会歧视认知情况对社会整体评价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β=0.264,p<0.001;β=-0.110,p<0.001)。最后,从社会赋权来看,政治参与、社会参与和参与效能感等对社会下层的社会整体评价均没有显著影响。

总体来看,社会下层的需求及其对社会整体发展评价的标准与社会中上层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就社会下层而言,最关注的是社会经济保障和社会包容,社会凝聚情况和社会赋权对其整体社会评价并没有显著影响。由此可见,社会下层对社会整体发展的评价还是着眼于基本民生领域,尤其是对生活保障最为关注。同时,社会下层群体属于社会弱势群体,他们对社会包容、社会排斥有着较为直接的体验,所以,社会排斥认知情况对其社会整体评价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就社会赋权来看,虽然社会下层同其他社会阶层一样,有着各种政治、社会生活诉求,但因其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对政治参与、社会参与并没有十分迫切的诉求。

与社会下层相比,社会中上层对整体社会发展水平的评价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首先,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基本社会经济保障对社会中上层的社会整体评价的影响并不显著(β=0.08,p=0.208;β=0.049,p=0.41)。在自身物质经济条件达到较为富足的水平后,物质需求已经不再成为社会中上层对社会发展水平关注的重点。数据表明,社会凝聚水平是其社会整体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社会中上层对社会道德遵守、法律遵守以及价值观整合能力方面的关注度较高。与之相对应,社会中上层对社会包容水平的评价并不影响其社会整体发展评价(β=0.091,p=0.211;β=-0.056,p=0.118)。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中上层对社会赋权的关注程度和评价对其整体社会评价有着显著影响。与社会参与相比较,政治参与程度对社会中上层社会整体评价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表明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中上层对个人权利,尤其是政治权利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不协调,影响着社会中上层群体对社会发展水平的认知,也影响了他们在政治活动中的参与水平和参与模式。

3.对回归系数的比较

社会下层和社会中上层在回归模型系数的显著性上存在一定差异。例如,在社会经济保障维度,就变量民生保障型而言,社会下层的回归系数为0.149,社会中上层的系数为0.080,两者之差为0.069,并且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p<0.1);在社会凝聚维度,就变量社会价值观评价而言,社会下层的回归系数为0.006,社会中上层的系数为0.093,两者之差为-0.087,并且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p<0.05);在社会包容维度,就变量社会宽容程度评价而言,社会下层的回归系数为0.264,社会中上层的系数为0.091,两者之差为0.173,同样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p<0.05);在社会赋权维度,就变量政治活动参与意愿来看,社会下层的回归系数为0.028,社会中上层的系数为0.317,两者之差为-0.289,在统计上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在效能感上也呈现出相同的统计显著关系。由此可见,社会下层和社会中上层在对社会整体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时,他们关注的重点有显著差异,反映出当前社会不同阶层对社会的需求呈现出差异化的格局。

政策建议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社会阶层也呈现出新的分化趋势,不同社会阶层的形成导致各阶层的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阶层群体的社会需求及需求满足状况也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不同阶层群体对当前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评价的差异。

对社会中上层群体而言,经济的快速增长极大提升了这一群体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使其占有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在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后,这一群体的个体需求也逐渐向更高层次转变。因此,这一群体当前更为关注的是社会整体在文化、道德等方面的进步,以及个体在社会中能够发挥的影响力。一方面,这一群体希望社会能够具有更强的社会凝聚力,期冀社会成员普遍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和法治意识;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逐渐成为人们高质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群体会将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渠道是否丰富、参与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等作为评价当前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他们迫切希望在社会上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和社会影响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对社会中上层而言,政治权利或个体的“权能感”已经成为其评价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社会中上层群体在社会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有着更多的需要和渴求,他们希望通过更多的平台参与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然而,就社会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经济建设,出现了社会信任下降、安全感降低的现象,部分人群呈现出法治意识淡薄、社会价值观缺位、道德约束真空的情况。社会中上层群体的政治参与和社会参与渠道因社会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而没有得到显著的拓展,这对其社会评价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缺乏有效的社会政治参与渠道的情况下,社会中上层群体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权能不足感”和“政治冷漠感”,影响了其参政议政的热情和积极性,削弱了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基础。因此,需要全面提升社会建设水平,拓宽人们实现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的有效渠道,逐步消除社会中上层群体社会参与和政治参与的“无力感”,充分发挥其社会稳定器和安全阀的作用。

对社会中下层和社会下层而言,当前仍然需要重视基础民生保障问题。对社会中下层和社会下层来说,由于现行的收入分配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调整,他们在收入分配上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相对剥夺感,导致他们对社会公平公正的评价水平相对偏低。因此,只有进一步调整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建立更为有效的财富资源配置调节机制,才能降低人们的相对剥夺感,提升社会公平感。

与此同时,社会融入和社会认同也是社会中下层和下层群体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的群体,他们生活在具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排斥和社会歧视的社会环境中,社会边缘感和疏离感对其社会整体发展评价有着较为显著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进一步消除社会歧视,降低社会排斥水平,增强社会弱势群体的社会融入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包容性社会,实现社会的多元化,降低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

总而言之,只有全面提升社会公众社会政治参与效能感,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减少社会隔离与排斥,才能提高社会各个阶层对社会发展的总体评价。只有全面提升各个维度的社会发展质量,才能实现各个阶层利益诉求最大程度的平衡,进而实现社会的福祉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建设高质量的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下层赋权整体
赋权增能与边界拓展:博士生培养模式变革的逻辑建构与路径选择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期刊评价中小同客观赋权法权重比较及其思考
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的赋权理论
关注整体化繁为简
折叠积雪
设而不求整体代换
积雪
十二星座5月整体运程
如何选择整体法与隔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