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曲词生花”班上的剧本点评(二)

2019-11-20 01:19谢柏梁中国戏曲学院
艺海(剧本创作) 2019年5期
关键词:安庆

■ 谢柏梁 中国戏曲学院

下面我们谈谷丽洁同学的儿童剧《一起长大》。

学员(谷丽洁):我设计的戏是马蜂窝小学得到了一笔捐款,但是捐款被康康偷走了。康康偷走这笔钱是想把家里老牛的牛犊给买回来,因为他觉得应该让母子团聚。白老师发现了之后,帮助康康买回了小牛犊。

谢:谢谢小谷。关于留守儿童的题材尤其值得重视。湖南木偶剧团有过一个《大山里的孩子》,前年艺术节上演过。这出戏大家都比较认同,认为在不经意当中触摸到了中国社会最大的一个痛点。在经济数据快速增长的同时,缺失了亲人相守的伦理亲情,让这一代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的无根环境下成长,戏写得比较动人。

广西桂林的老唐也有一个类似的戏。说这一群孩子的爸妈都外出打工了,这些孩子们在一块玩的时候便相互之间扮演,你扮演我的爸,我扮演你的妈,大家都觉得为之动容。这样的戏它充分体现出戏剧的扮演感,它像曲艺扮演人物一样收放自如。但是它的背后写出一个渴望亲情的儿童世界,大人为了赚钱,拼命去打工,却放弃了最美好的伦理亲情和对孩子的照顾,所以孩子对父母亲更加眷恋,通过相互扮演父母亲来思念大人。

小谷的这一个戏,有生活,有情感,有比照,但每一场戏有点太满,可以在简约中体现出儿童的天性,在小孩子的歌舞游戏与童心方面加一点亮点和悬念。

一开始要有牛妈妈与小牛犊的亲热画面,大人将小牛犊给强卖了,小孩子才有感动和痛苦。小牛依偎在妈妈的怀里吃奶,从温馨的场面转到相互的思念,戏才好看。小孩子看小牛也不肯走,老牛又在流泪,孩子说这小牛犊真可怜,它也跟我们一样。我们变成留守儿童,它也要变成没有妈妈照看的孤儿了。至于小朋友偷钱去把小牛赎回来,这个行动也要注意其合理性。要拿家里的钱捐献出来,也许更好。但是人家以为他是偷,这才好看。

剧作家还要有童心,这样才能写得更加有情趣。哪怕不正常的爸爸同样也要关心这个小孩,什么时候关心,用什么方式关心,关心到什么程度,让他觉得我老爸也关心我了,我老妈也关心我。比方说小朋友他这家没有人管没有人问,有的小孩说哪怕有人打我一巴掌,那也是父爱,哪怕有人说我一顿那也是母爱,可是连打我骂我的人都没有了,这才孤独啊,那他在小孩子当中抬不起头来。他爸爸不回家,他妈妈跑了,他爸妈妈都在想这个孩子,那才有意思。

也许用捐献的情节比偷钱要好。小伙伴有的有压岁钱,有的家里面拿出来南瓜,冬瓜,腌肉,但是我家里面什么都没有,只有小羊羔,这才是充满童心、童趣和五彩斑斓的少年情怀。这个戏到后来的焦点就是大家来捐助,赎回小牛犊,那才是他们最高的境界。

学员(张蕾):《回归》它是写林曲两家三代人的恩怨情仇和一条防洪大堤的故事。不仅仅是写人员的回归,也写人性的回归以及传统文化的回归,请老师多指教。

谢:好,谢谢张蕾同学对她的剧做了一个清晰的表述,她这个剧不仅仅是田园的回归,还有灵魂与人性的复归。另外她的唱词、说白都很好,都比较规整。洞庭湖以前叫古云梦泽,那是中国最大的水泽之一。但是因为人口的增多,围湖造田的规模化,才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水患的泛滥。近年来的还湖事业有进步。这个戏如果从填湖到还湖,写出人们的贪婪与反思,在人与自然叫板的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宁愿用造田的英雄纪念碑做退田回湖、人跟大自然和谐的一个丰碑,做湖进人退的丰碑,这样的大反转体现在对大自然共同的敬畏,所有的冲突化为这个戏的境界,这才好看。

此外,剧中人既要有斗了几代的冲突,同时也肯定要通过恋爱、升学等方式表达出和解。要有年轻人与时俱进的通达与豁达。这两家斗了三代了,该和解了。在冲突当中写出和解,和解当中见出境界。几代人的恩怨要跟最后共同的回归结合起来,也许才是大境界。我是自小在湖边长大的苦孩子,对这个戏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学员(邓姝琳):《金色的鱼钩》是一个课本剧,需要老师来指点,谢谢。

谢:本戏的沼泽脱险,有点像一个温柔的武打戏。用不同的野菜炮制出百家翡翠汤,有情调。用缝衣针变成鱼钩,有创新,我相信孩子们都喜欢看。

木偶剧通过三位红小鬼和老班长之间的相互扶持,展示出红军长征当时的艰难、牺牲与崇高。老班长饿死的戏可以调整,到沼泽里面去为了钓鱼救命,老班长明知道踩这个水泡过去,自己可能会陷进去,但他为了救人而冒险,知道自己已经不行了后拿自己垫背,让小鬼把鱼钓起来,这是这个戏的高潮和亮点。翡翠汤变成了鲜鱼汤,要与家乡的童谣、民歌结合起来更好看。还要体现出一点对未来的遐想,老班长说我是看不到未来的美好世界了,但是你们喝了鲜鱼汤,你们看得到,这才有浪漫的情怀。

拿缝衣针做鱼钩很好,但是诱饵是什么?没有。鱼儿凭什么过来咬缝衣针?要是老班长把自己的一块肉给掐下来、咬下来做鱼饵,那样的细节也许更动人。

话说在渤海湾上有一只船沉下去,一对夫妻带着一个孩子,老公站在最下面,老婆站在老公的肩上,夫妻二人最后都被淹死了,但是小孩子的鼻子被托举到水面之上,这个情景就很动人,沉船事故表达出人情人性与亲情的美好。咱们这个红军戏写不是亲人胜似亲人,那才有崇高感。

学员(周建清):《半斤书记》有慈利的向平华和长沙的王在德作为原型。农村中年轻的一代出去打工,田荒地荒人心慌,小孩子老家处于放养的状态,不是美好生态,因此我想写人们回来建造家园的状态,因为人人心中都有家园,都希望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的美好。

谢:建清的戏是越写越纯熟,越写越成熟,每一个戏都有进步,都有亮点。你刚才说的话题关于家园空巢化、建设新农村,大家也很认同。《半斤书记》的喝酒,如果有些铺垫与层次更好。要写他从不喝酒,但是他们来要挟,你不喝这个酒就别来选这个党支部书记,那几帮人分批来喝,那他最后豁出去了,居然喝完之后不倒了,这是第一轮酒的戏情。第二轮酒,怎么与女董事长之间喝下去,怎么从你突然不辞而别,最后要我到这里建厂、喝酒,其中有戏。第三杯酒跟搞借贷的人喝到了最后不仅是半斤酒量,两个半斤都可以,戏就更好看了。

国戏在新宿舍没有建起来的时候,学生们有两年都住在村里面。村干部要退租,说学院给的钱太少了,张凡书记就请他们喝酒。村干部说你这三大杯酒喝下去,那我们就续约。张书记连端三杯,一饮而尽,村干部佩服之余坚决续约。可是张书记回去就呕吐,就痛哭,这就是生活中的戏。

咱们的半斤书记几次喝酒的场面,目前写得太正。喝酒之后人的情怀,人的感觉,可以更加真实,更加浪漫,更加有汉子气。把喝酒的关目变成趣味,趣味变成每一个阶段戏情推进,不是为喝酒而喝酒,这也是一种人格生命的境界。

李董事长到乡下的戏好看。一个美女来了,还是那么有钱,那么有架势,那么珠光宝气,高跟鞋走田埂子,误会与监督,诱惑与抓捕,都很好玩,但是要注意尺度。关于老书记,不要将其写成完全的坏人,还要反转过来,心服口服地支持他。

把董事长抬回向阳村,容易被误解。你说他泼污水,说他开房什么的不是根本,商人的根本是能不能赚钱。

“老糊涂请求最后走一遭”,青山易老人未老,这个写得好。但是他如何施展才能,在戏中还要研究。

这出戏的可能性偏多,现实性偏少,建议作适当调整,节奏还要快一点。要有新的变化,要给农民看到实在的东西。

这个戏在喝酒、误会之外,还应该有更高级层面的斗法与和解。比方以农业和养殖业为重的地方,那来一个制衣厂行不行,我这里的竹子、蒲草,是否可以混纺成新的布料?相信建清会把这出戏修改得更加美好。

谢:现在我们来讲《武大郎》。

这是一个独角戏,传强班长这个戏写得有特色,戏好看,写心理过程的铺展写得很好。但是在他放话、想象的过程当中,还可以更加自由。有新的人物演员出现,我一脚把你踢走。如果你们是奸夫淫妇,我现在变成县官,在梦中把奸夫淫妇怎么弄过来,一个个审判你们,也符合人物的心理。我打不过你,可是我智商高,我的兄弟武松的铁拳头厉害。有文有武,没你们好果子吃。

剧中写潘金莲的美,噘嘴,闭嘴,抛媚眼都好看,这是一个层面;但是等我做县官,做玉皇大帝的时候,那么多美女围着我,到时候你算什么?

这个独角戏挖掘心理,返归内心,走向深层的戏剧性的挖掘,写出一个最卑微、委屈的,猥琐的真实心理。独角戏也好,有人配演也好,都会让大家在微笑中思考。

学员(胡西北):和绅穿越到未来的世界里面,想洗心革面当一个清官,但是新环境下的人,还是让他做不成清官,最后他自己的生命又回到了原点。到底贪官选择了自己的末路,还是我们这个时代造就了贪官?

谢:胡西北在台上是美男子,文武双全。演员出身的人立志写大戏,有可能会成功,因为他熟悉舞台,有对社会自己的深入思考。

这个戏有一个大穿越,和绅穿越到什么时代,有族长那还是民国,有大学生又像当代,介绍新农村和学雷锋也像当代。是多重穿越还是单向穿越,希望有所定位。

戏中有段唱词,说一旦发生核战争,玉石俱焚无结果。这个跟咱们的戏怎么结合起来,与治贪如何接轨?建议有所聚焦。

带领村民把树摘,兴修水利治污染,咱们就聚焦在此。和绅的办法就是以钱换钱,他的本事不仅仅是贪,和绅的本事还会拍,那溜须拍马的“才学”也很高,如果聚焦在他怎么样去弄贷款,跟今天的乡村治理结合起来,也许会更好。这个戏最大的好处,在于构思奇特,梦想丰富,有所不足就是把和绅的本性体现得不够,贪心跟聪明,还要有挖掘。和绅先能拿到贷款,大家都尚能相信他。但是接下来发现他又贪,那才是新的矛盾焦点。捐款也许可以拆东墙补西墙,但是消费百姓的善心与善款,何时得到揭穿,也有好戏可以做。

学员(戴先良):《画网巾》出自桐城派戴明世的一篇古文《画网巾先生传》,我想借此写明清鼎革之际众生相吧。

谢:这个戏颇有意思,第一场戏就写儒生戏大盗,还有面具的当场表演。第二场戏写夫人之教育启迪,第三场戏写避难、寻财等。我最欣赏的是前面几场戏的游戏精神与戏剧场面。太太驯夫的驯悍记也不错。要是到了官场,怎么把官场再闹出一个沸沸扬扬的局面,也很好看。戏一开场就卓尔不群,用现在标题党的话来说,人物开始搞事了,这是他的那种扮演感,他的大胆,他的荒唐感,他的喜剧性,他的聪明能耐,到后来怎么再起承转合地贯彻下去?喜剧性如何贯穿到底呢?戏到后面就越来越正,越来越具备悲剧感。在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的背景之下……

学员(戴先良):他当时只是把网巾摘掉了,因为戴网巾是明代的礼制。

谢:您的戏喜剧精神极强,开场对整个戏就有奠基的作用,你要想撇开它都很困难,但是后来一下子变成悲剧的结局。他的坚守,其意义何在?一段历史的精神寄托,最后的尊严不在官家,却在他这个画网巾的小文人这里。但是他的狂狷之气有所不足,如果狂过了,骂过了,笑过了,最后再画一个网巾,最后或者被赐死,或者自刎,也许更好看。让那些今天来审他的明朝官僚和新朝将军,被他的那一些张狂言行弄得狼狈不堪,那才是给时代画像,彰显出那些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原来天地正气在于江湖民间、草根百姓之中。

学员(陈蓉):我这个戏是早几年创作的关于逼婚的题材,以甲乙丙丁来代表社会上的人,有的对他们是真切的关心,有的人是隔岸观火看热闹。谢谢。

谢:《影子》写得有意思。逼婚的现状是社会问题,所以甲乙丙丁的出现也好玩。像这样的戏有着大戏的坯子和基础,这一批人白骨精,就是白领、骨干、精英,这些被逼婚的人真是很优秀,但是她认为不是所有男的都比她更优秀。另外就是还有人说我根本不需要结婚,我可以有一个孩子,未必需要结婚。作为小品承载得太多,今后可以延伸成一个大戏。

您刚才讲的婚介所中,大部分是婚托,包括孟非他们的那一些节目在内,也有好多表演者在内。这个题材写出这个社会的阵痛,“不在相亲,就在相亲的路上”,紧接着就是“不在懊丧,就在懊丧的过程中”。相亲之前有憧憬,相亲之后有失望,失望之后有煎熬,煎熬之后有痛苦,但是结婚之后也会有遗憾,这就是舞台上的《警世通言》《喻世明言》和《醒世恒言》。

学员(王秋霞):《安庆公主》这个题材是因为它历史上真有朱元璋杀了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龙的真实记载,我们当地有座山,山洞里有一千多平方米的空地,里面有石床、石灶、石磨等设施,当地群众将这个山洞叫五徵窑,是个佛教寺院遗址,残砖破壁上留有记载。传说是朱元璋的四姑娘安庆公主在这里出家居住过。历史事实是欧阳伦走私违禁物品而犯法,朱元璋为振朝纲杀了驸马欧阳龙。我选用这个故事想塑造一个反腐题材,塑造安庆公主只顾个人情感,与父母产生矛盾,执意出家,与皇权抗争的悲剧。想表现安庆公主只想到个人情感和生活享乐,当她与皇权抗争,执拗出家后看到民众苦难的生活,才知道自己的小我与民间的现实有很多差距,她醒悟后决意出家修行,为驸马赎罪。我感觉这个故事还是有点单薄。安庆公主这个人物我塑造得有点套路了。

谢:一、剧本取材角度巧,选材没有写安庆公主的驸马欧阳伦贪腐被斩的套路故事,而你重点放在安庆公主身上,这个点好,但是,人物塑造不够。不写事件,注重写人物个性。二、目前看,你选取安庆公主与欧阳伦婚前的错位矛盾、婚中的生活差距矛盾,欧阳伦被斩后与父母的抗争,来刻画一个帝王家的女儿形象。要挖掘出有戏剧性的细节,主要纠葛应是安庆公主与父皇、母后的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及由此引发的悲剧结局。你写欧阳伦事发被斩,安庆欲救不能,情感上已视皇上母后为仇寇,把一切罪过都集中在皇权之上,决定出家为尼,与皇室割断联系。就按这个点写,写人性,写现实生活她受的苦难,只能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但是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可能了,只有心里面的最终的认识。我建议这个戏跟海云老师的戏一样,下午我们单独探讨好不好?

学员(王秋霞):好,谢谢。

谢:各位,我们上午大致地把大部分同学的剧本都评点了一番,有一个总体的评价,第一,品格不俗,题材丰富,内容广泛,追求多元,亮点纷繁。第二点,在技术上都相对比较成熟。有的同学比方说戈丹特别讲究文辞的典雅,有的同学讲究本色,讲究符合戏情。当然有的同学在押韵押在仄声上,也可更加考究一些。第三点,好多戏都有民间情怀,有好多种风土民情的展示,有不同的戏剧样式的追求,都有各自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品位。

上午我又提出了一些小的建议,就是怎么样把散点透视变为集中聚焦,怎么把外在的戏剧情景变成内在戏情。我更多的是看内容,看人物,看冲突,看的是您的戏核和亮点,看您聚焦的清晰度。比方说儿童木偶剧怎么调整得更好?建清的《半斤书记》,剧名从哪里来?进展如何加速?比方说西北的戏跨度很大,我要求它具备基本的时代话语体系。小陈的那个小戏,完全有可能扩充为中等或者大型题材的戏。再比方说花鼓戏《书房调叔》多好玩,但是这个戏的前后它又缺乏,我们就要整旧如旧,整小为大,有可能扩充为大戏。好的喜剧的内核,佯狂的情调,在外面那么狂,到太太面前又是驯服的羔羊,但是最后他体现出自己的人格取向,最初那些笑他的那些大人物统统投降了,统统剃发了,我即便没有网巾,我还画一个东西出来,那体现出自己的尊严,哪怕死之前也要佯狂一把。

每个同学的戏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怎么做到极致呢?为把这个小牛犊给找回来,我来偷钱,那还不够。前面一开始人跟动物的这么一些交流,骑牛的或者这种叫牛的感觉,或者抱着小牛犊的那种哪怕虚拟的那样一种喜爱,一定要铺垫好。所以最后才有非常之举措,反常之事。

包括戈丹写的戏,你这个就是康熙是一个残暴的统治者,那也未必,他的心里也有他的柔软的地方,像那些宫女,那些人都讨好他,他反而没有意义,只有这一个人,人家桀骜不驯,人家永远有自己的才学,他佩服;人家永远有自己的情感的指向,他感动;那么他又反过来更为这种细节才情而感动,所以各位要注意情节和情绪的反转。人家都这样写,我也这样写,肯定没有意思。人家都这样看,我接下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那这个戏才好玩,才耐看,大家看起来更有这种震动和震撼。

大家写戏,还要找泪点、痛点和笑点。不然,人家怎么为你而感动?写出最普通的人的最真挚的情感,写他的丰富性、完整性与多元性,这才真是感人。

尽管今天上午还有三个大戏没有点评,但我对大家真是信心满满,期望值很高。希望各位在今后的戏剧创作当中写好自己的戏,希望在戏剧创作当中比照名家,突出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创造和创新,希望各位在写唱词的时候,设计戏剧情节的时候,不要扁平化,不要简单化,注意意境的深化和格局的互转。希望各位在今后有了新的创作成果的时候,不要忘了我们湖南曲词班对各位的陶铸,希望我们共同把中国戏剧的天空装点得更加瑰丽,更加亮丽,更加美丽。祝福各位,谢谢!

猜你喜欢
安庆
安庆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特殊教育系简介
鱼殇
安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思考
安庆市森林旅游业发展潜力的调研分析
拖拉机司机的“网络艳遇”
明中后期安庆地区建置考述
从黄梅戏经典剧目看安庆世俗文化
从黄梅戏经典剧目看安庆世俗文化
安庆民歌音乐的现状研究
安庆民歌音乐的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