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2019-11-20 08:10
剧影月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微课程舞蹈院校

在互联网+飞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代化信息技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寸步不离的手机到航天航空科技领域均有涉猎,从农村到城市全方位覆盖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开发和发展,推动了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的不断改革,促使了“微课程”的诞生。依托“微课程”平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得到改进,此是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融合产生的教学软件,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输入新能量,适应了新时代新需求。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强化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育学生艺术素养。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中应用“微课程”,使教学方式由单一转为多样化,为课堂教学增色添彩,让课堂气氛生动活跃,让知识结构逻辑有序,积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意识,开辟了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研究的新领域,形成了理论知识、技能训练、素质养成的“三位一体”的学习链。

一、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高职公共艺术教学是面向所有非艺术专业学生实施艺术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文件指导精神,全国高等院校已全面深入地进行公共艺术教学改革,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的特点所致,公共艺术教学实施的过程,在广度、深度、效应上存在诸多不足,缺乏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设计,方式简单化,层次平面化,致使教育教学方式跟不上“互联网+教育”的时代步伐,教育教学水平滞后。

二、“微课程”教学

(一)“微课程”定义

在信息化普及的当下,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衍生了微视屏、微剧目、微电商、微平台、微公众、微课程……,以小见大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微课程”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学过程,以简明扼要的特点,让学生在10分钟内了解单个或者单元的知识点并化解学习问题。它包括知识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视频、PPT课件、教学解答、评学评教,它以知识和技能横向纵向的交接构建具有知识主题的学生资源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微课程”特点

微课程教学时间短,以5至10分钟较为合适,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观察力与记忆力。课堂教学内容精致,集中讲授某个知识点,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让学生掌握最困难的知识。视频容量小,依托移动终端服务,能迅速地传递知识。微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且独立,即可反映某个单元的知识,也可以体现某课的知识,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精致,且富有逻辑性,设计情景化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自主学习。

微课程教学过程设计多化,它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以互联网为平台,汇集文字、图像、声效为一体,形成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视觉、听觉、感觉中感受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信息化教学,实现学生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微课程教学效果佳,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已经不适应当今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枯燥无味的教学过程不再引起学生兴趣,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应用微课程教学必然点燃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有效开展自主研究学习,为培养学生无意识学习转化为有意识学习搭建平台,为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提供优质教学资源,为激发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建立良好的团队互助学习体系,创建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库。

微课程教学实效性强,常规的40分钟课堂教学以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布置作业为课堂教学模式,通常忽略学生课余再学习的环节,影响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教学缺乏深入浅出,“填鸭式”的教学现象。如何让学生“吃透”知识,有效地让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微课堂教学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微课堂以篇幅短、思路清的特点将知识要点融入计算机技术,依托传播神速的网络平台向学生传递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求知欲望,形成教师与学生角色互变、学生与学生之间评价、分组讨论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知识与技能。

三、“微课程”在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是在非艺术专业学生中开展审美教育,它以审美教育为核心,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鉴赏、艺术批判能力,养成艺术修养,以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微课程”应用到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中,让强烈的视觉、逼真的画面、立体声效融为一体,实现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氛围,让学生快速了解艺术鉴赏课程内容,感受艺术鉴赏课程的艺术魅力;在艺术技能课程中模仿教师的技能示范,掌握唱、弹、跳、写、画、吹、剪的技能。以“微课堂”为媒介,让学生迅速理解知识技能,为课前与课后牢固知识,提供有力帮助,为学生在情感体验、培养审美、塑造品格中提供最有利的辅助。

(一)“微课程”与高职院校“艺术鉴赏”课程模块教学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艺术鉴赏”课程模块包括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经典名画鉴赏、室内设计剖析。这些课程涉及了音乐、舞蹈、美术、书法领域,它将使学生在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使学生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学习艺术理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学生空间构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其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

“微课程”应用在高职院校“艺术鉴赏”课程中,让教学实现无教师教授也能通过微课学习掌握知识。教师可以结合各课程特点设计微课,比如《音乐鉴赏》课程中欣赏各时期音乐风格,可以设计代表巴洛克时期音乐—巴赫、古典时期音乐—莫扎特、浪漫时期音乐—肖邦、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物场景、配合音乐声效,让学生在十分钟内了解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并能达到听到音乐即能分辨音乐风格。教师以“巴赫小步舞曲”的音乐风格表达为例制作微课,解析巴赫小步舞曲风格类型,教师以“感于物而动”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通过学习模仿小步舞的舞步节奏,感受音乐韵律,在舞蹈中辨别轻快地、平稳地、活跃地、沉着地音乐风格,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巴赫小步舞曲风格类型,挖掘学生音乐想象能力,提高学生音乐感受能力,提升学生们对巴赫音乐的鉴赏和提高人文素质修养。如《舞蹈鉴赏》课程中欣赏不同民族的舞蹈,可以设计藏族、蒙族、壮族、瑶族、傣族、苗族等舞蹈场景,配有各族舞蹈音乐,并重点讲解舞步,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内观赏不同民族舞蹈的舞步,让视频中的音像画面渗入学生记忆库中,使学生了解各族舞蹈、分辨各族舞蹈,感受各民族舞蹈的韵律美。如《书法鉴赏》课程教学,教师设计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的撰写特点,通过微课设计,重点描述四种字体的运笔方式,让学生在微课辅助学习中,切实掌握书写特点。

(二)“微课程”与高职院校“技能训练”课程模块教学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模块包括声乐基础、合唱与指挥、器乐(口风琴、葫芦丝、牧童笛、陶笛、吉他弹唱、古琴等)、舞蹈、书法、手工、水彩、简笔画、板报设计。这些课程的开设目的是提高学生艺术实践技能,强化学生艺术特长。让学生初步掌握音乐、舞蹈、书法、美术基础技能,培养良好的艺术素质,达到实践操作动作符合标准,具备表现艺术形象的基本条件。

“微课程”应用在高职院校“技能训练”课程中,教师通过设计各种艺术技能操作步骤,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地画面展示,熟记各种艺术技能操作步骤,辅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达到良好效果。如《古琴》课程中教学难点是学生缺乏空间构造力与想象力,把握音准与音高能力薄弱,音乐素养单薄,教师可以设计古琴演奏技法与表演于微课中,通过试听感受古琴散音方刚、厚重、共鸣性强、余音长的琴音,“吟、猱、绰、注”技法得出人声一般的腔调,泛音轻盈、空灵、清脆、透亮的特点,释放古琴悠远、苍古的音色。如《葫芦丝》课程中的难点教学连音与吐音吹奏、用舌吐音力量的控制,教师可以把自己示范操作的图像设计到微课中,让学生跟随者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同时学生能在教学中以小组形式互相学习观摩、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对提高音乐综合素质和学习兴趣起到很大作用。如《吉他弹唱》课程中教学难点和弦的连接,横按和弦的运用以及节奏的运用,教师设计弹奏和弦把位的要领,以分解与慢动作的画面让学生深刻理解弹奏要领。如《舞蹈》课程中,本土音乐舞蹈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可以依据学生情况,采集桂北民族歌舞素材制作微课,把桂北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要领,以画面的形式让学生一一掌握,在微课制作中融入桂北不同民族民间舞蹈,让学生了解其不同的艺术风格,提到学生审美修养。

(三)“微课程”与高职院校“艺术实践”模块教学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艺术实践”模块包括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校内外演出活动及比赛、美术、书法、绘画展览等。这些多层次、多样化课外艺术实践活动的实施,让学生所学的艺术鉴赏与艺术技能得以实践与展示,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心理素质。

“微课程”应用在高职院校“艺术实践”模块中,教师通过录制学生多次参加艺术实践活动的过程,及教师对学生艺术实践活动的点评,让学生及时了解每次实践的不足,建立艺术展示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为打造艺术展示效果好、艺术展示水平高的艺术成果展提供实效性辅助。

(四)推动信息化美育教学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充分应利用教育信息手段,通过建立“微课程库”扩大优质美育资源覆盖域,发挥传递微课堂作用,形成各个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开发与课程教材配套的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微课程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束语

“微课程”以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中,辅助教学,实施教学改革,让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步入“信息化+教育”的崭新时代,开创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新模式,开启学生研究性学习,促使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有效地实现艺术育人的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微课程舞蹈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舞蹈课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