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提琴技术问题以及在乐队中的作用

2019-11-20 08:10
剧影月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低音提琴拉琴重音

低音提琴又称倍大提琴,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大、发音最低的弓弦乐器。它是乐队中音响的支柱,基本节奏的基础。低音提琴约有180~220厘米高,下端有一支柱,形似大提琴。随着时间的推移,低音提琴越来越被大家认知,本文介绍低音提琴的一些技术问题,和在乐队中的作用。

一、技术问题

(一)持弓

低音提琴弓子一共分为两种、第一类持弓方式,是因琴弓的尾库较宽,而用手掌握住尾库来演奏,被称为德国弓,也称大弓。第二类持弓方式,是因琴弓的尾库较窄,而用手指捏住弓杆来演奏,被称为法国弓,也称小弓。

在德式持弓法中,一共还分2种不同的持弓方法。第一种是将弓杆尾枕放在右手虎口偏向掌关节处,这种方法,拿法自然,容易掌握,能较好地发挥手指关节与手腕的小动作,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多的一种方法。第二种是将弓杆尾枕用食指压住、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手腕比较灵活。两种方法都有利有弊,个人觉得第一种音量更大,第二种相对来说更灵活。

法式持弓方法中,同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持弓方式,第一种与大提琴的持弓方法基本相同。主要用于拉独奏,弓子非常灵活,音色柔美。当需要拉乐队的时候、食指会深深的勾住弓杆、这样音色会比较扎实、第二种持弓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的区别是,拇指不捏在弓杆上,而是放在尾库下面。

持弓方法不同,对于演奏风格具有一定影响。关于这两类持弓的演奏特点,普遍概括为:“德国弓”演奏粗犷,声音扎实,像德国战车一样;“法国弓”声音细腻,灵活性好,个人感觉适合独奏。

(二)右手演奏上的一些技巧

右手和左手,个人感觉是右手比较难,主要是控制节奏型,力度,和音色。所以我现在说一下低音提琴右手常见的一些技巧。

1.长音

首先保持弓子与琴弦是程直角,弓毛与琴弦的接触点叫做发音点,尽量保持发音点不会乱动,不然拉弓的时候会有很多杂音。长音是最基础的技术问题,需要每天都练习。当你可以轻易的将低音提琴振动后,试着用弓子靠近琴码,那样会增加低音提琴振动的难度。

2.跳弓

在乐队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技术,跳弓可以让你的音型更干净。在一个乐队里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巧。每根弓子都会有一个自己的弹跳点,就是你用手指放在弓杆和弓毛的中间,当两边平行后不会倾斜与一边,那么那个点就是你这跟弓子的跳音点,也是拉琴最舒服的地方。当你完全可以掌握低音提琴的长音后,你可以逐渐将弓子与琴弦的接触面越来越少,最后用你的跳音点短暂的接触琴弦,然后自然跳起,注意,不是上下的跳,是前后的跳,如果说动作放慢看的话,其实还是在用弓子的跳音点去拉琴,而不是用跳音点去砸琴。

3.重音

重音也是在乐队里很常见的技巧,有的重音会在音的上面有一个>符号,这就是说明后面会有很多连续的重音,或者是在乐章刚开始、或乐句刚开始的时候会在音的下面写上Sf。下面我来讲解一下重音的演奏方法,重音的演奏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靠攻速去做重音,就比如你拉长音的时候,弓子的速度突然增快,就回做出重音的感觉,但感觉这种重音的方法不是很常见。第二种就是当你准备拉长音的时候,需要将你的弓毛咬住琴弦,然后自然去拉长弓,每一次运弓都必须要有咬住琴弦的感觉,然后找到你的跳音点,去找这种咬住琴弦的感觉。

(三)左手的常见问题

相对来说左手其实比较简单,好控制些,初学者左手会无力,按弦会按不下去,导致音色听起来不扎实,换把速度不够快,听起来有滑音,下面我来说一下左手需要注意的问题。

1.演奏姿势

首先,我觉得站着拉琴和坐着拉琴完全是两种感觉,同样两种姿势都有利有弊,站着拉琴,由于站起来后琴靠在你身上的面积小,那么会习惯用你的左手托起的力量去托起琴脖,导致你的左手不够放松,利就是,站着拉琴可以更生动的表现音乐,让人在视觉感有种很好的享受。个人感觉拉独奏适合站着拉。坐着拉琴,琴接触身体的面积大,支点够了,左手不放在琴上,也可以轻松掌握琴,所以这样左手会很放松,坐着拉琴比较适合坐乐队,也有一些大师拉solo的是大提琴的坐法,就是凳子比较矮,低音提琴在正前方,那样下高把位会比较舒服。

2.指力

低音提琴的琴弦和所有的弦乐比,都要粗的太多,所以很多初学者刚学习左手的时候会有按不下去琴弦的问题,简单来说,可以教练手的力量,买一个握力器,每天都握10到20次,会对你的手无力有一些帮助。还有就是,每当你按1指2指4指(拇指把位以上)的时候,一定要想别的手指要去帮助,打个比方,按2指的时候,1指和2指一起按下去,按4指的时候1指2指4指都要按下去,这样别的手指会帮助你分担一根手指的压力。然后练习击弦,假如你的手1指放在G弦的一把位A音上、抬起手指落下可以听到手指击出来的A音就可以了,这个也对你的指力有帮助的。

3.换把

在建立起放松的手以后,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把手臂、手和手指作为一个整体移动。所谓换把,切记不是手跳起来到另一个把位,那叫做跳把,在低音提琴里是不存在的,手一定要跟着琴弦走。换把时一定要放松,上行或下行时用大臂带动手腕,保持标准的左手手型,以拇指为中心点,放松自然的串到自己想到的把位,注意,拇指不要发力太多,那样音色不会自然。每次换把一定要注意左右手的配合,当左手换的同时,右手弓子会有一瞬间的停顿,这个一定要配合好,否则拉出的音就回有滑音。另外,在换把时要事先判断好使用什么速度及两个把位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减少和消除换把痕迹。此外,要注意在移动时每个手指的正确位置的改变。一些演奏者在弦上把手指向后伸得太开,还有的则在移动之前把手指张大或缩小,这样会影响音准,要保证一个固定不变的手型,这种练习的方法可以将弓子放下,就看着你的左手去串把,感觉左手手型不会变了,加入右手。

4.揉弦

揉弦这个技巧真的常用,也分很多种揉法,有表现柔美的揉弦,也有表现狂野的揉弦,并且揉弦从来都没有一个老师去认真的教过,包括我认识的海外回来的朋友,全靠自己的悟性。下面我说一下揉弦的技巧。揉弦,顾名思义,用手去揉搓琴弦,之前所有的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腕,在这里没有用的,揉弦保持大臂不动,小臂带动手腕,手腕锁死,靠着小臂与手指的力量上下去揉,打个放慢速度的比方1指放在G弦的C音上去揉弦,向上揉会听到C音偏低,向下揉会听到C音偏高,慢练,然后加快揉弦的频率,从而找到揉弦的感觉。每个作品的揉弦感觉不同,比较柔美的可以将揉弦的速度慢下来,比如一些慢版的乐章,若是比较激昂的就加快揉弦的频率,比如柴可夫斯基的一些作品。

在练习演奏时,应扬长避短,克服和战胜所存在的弱点。使肢体与音乐形象形成完美的统一,从而使自己的演奏水平和艺术表现力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二、低音提琴在乐队中的作用

本人现在工作于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之前有过六年的交响乐团的乐队经验,下面我来说说交响乐团与民族乐团的不同和相同,还有就是低音提琴在里面的作用。

首先交响乐团,低音提琴主要是演奏乐队声部的根音,和基本的节奏型,也有些作品会根据低音提琴的音色写一些solo部分,比如马勒1开始的部分,动物狂欢节中的大象,布里顿管弦乐队指南,低音提琴solo部分,还有马勒2一乐章开始一直都是大提贝斯的旋律,这些旋律都可以展现低音提琴真正的魅力,听起来辉煌,不可动摇。其次是附旋律部分,如莫扎特40,小提琴主旋律后,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重复旋律,使旋律更有层次。而却拨弦在乐队里经常用到,由于低音提琴的琴弦长,琴箱大,振动时间长,所以经常会写到拨弦,拨弦会使音乐更饱满,更有层次。

其次是在民族乐团中低音提琴的作用,跟交响乐团一样,民族乐团中,提琴同样是演奏根音和基本节奏型,只不过少了很多旋律性的东西,民族乐团,由于高胡、二胡、中胡、拉弦乐器的音色不干净的问题,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会美化他们这些问题,从而使音色更动听。在民族乐队里,低音提琴更注重的是节奏型,后半拍的节奏型与拨弦,大家常听到的,花好月圆、金蛇狂舞、喜洋洋,这些都是靠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去托起整个乐队的低音和节奏,但现在民族乐队不是70年代80年代的民族乐团了,低音提琴也不是只拉一些后半拍的节奏型和拨弦了,民族乐队一直都在进步,当今的中国作曲家写的曲子也有很多技术很难的东西,北京作曲教授,刘长远先生写的未来的希望,可谓是民族管弦乐团的一部伟作,对低音提琴的要求是难上加难,用低音提琴演奏不规则的重音以及快速而多的十六分音符,生动的体现出战争的画面。而且民族乐团中的低音提琴是不可动摇的低音,交响乐团中可以有长号,大号。而民族乐团低音声部只有低音提琴和倍低音笙,笙这种乐器至今还未改良完成,所以可见低音提琴在民族乐团中的重要性。

猜你喜欢
低音提琴拉琴重音
特长
阿基与乌龟之重音
单词重音
重音和语调
对称
母爱
低音提琴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重音朗读,让朗读更有韵味
低音提琴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