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水资源禀赋条件及开发利用总体思路

2019-11-22 08:48张翠清
陕西水利 2019年10期
关键词:水网天水市供水

张翠清

(甘肃甘兰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00)

1 基本市情

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位于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中间,是丝绸之路经济发展重要节点城市,根据2018年天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全市总人口335.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9.7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1.65%;农村人口195.7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8.35%。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614.96亿元,其中第一、二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91.07亿元、200.04亿元和360.9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0∶30.7∶55.3。

2 水资源禀赋条件及特点

2.1 河流水系

嘉陵江和渭河水系是天水境内的两大主流水系。渭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渭源县壑壑山。渭河干流由武山县桦林乡天局村进入天水境内,由西向东先后流经武山、甘谷、麦积区三县(区),至麦积区北峪村入陕西境,天水境内流长约280 km,面积11695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2%。多年平均径流量大于1.0亿m3的支流有榜沙河、大南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市域内嘉陵江水系大都在分水岭附近,为西秦岭山地,总面积为2622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18.3%,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大于1000万m3的河流有白家河、花庙河、红崖河、西汉水、苏城河[1]。

2.2 水资源总量

根据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天水市当地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总量为16.3000亿m3(地表水15.3899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地下水资源量0.9101亿m3),地表水量中渭河水系10.3亿m3,占全市自产地表水资源量的63%,嘉陵江水系5.9998亿m3, 占37%[2]。外调客水主要是目前实施的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引洮二期配套城乡供水工程,水源取自洮河九甸峡水库的洮河和由曲溪水库供给的嘉陵江。

2.3 水资源禀赋特点

1)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

天水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477 m3,不足全省的1/3、全国的1/5,属于人均占有量小于500 m3的严重缺水地区;当地自产水资源总量仅占全省的5.69%左右[3],但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却分别占全省的13%、11%和10%左右[3~4]。

2)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区域经济状况与水资源禀赋条件不协调,主要经济社会布局和用水消耗区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渭河流域,水资源支撑能力不足,地下水等不合理用水占比较大,今后一个时期,即使充分考虑高强节水措施和有效增加中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到2025年、2035年一般年水资源缺口仍然较大。

3)水资源年际年内变化剧烈,连丰、连枯和旱涝急转

天水市市域内年际最大与最小降水量相差一倍以上,正常年份与特殊干旱年份水资源量相差近2.8倍,渭河北岸的部分县区属于十年九旱地区。全年降水量的2/3集中在汛期特别是7月、8月,区域内地表水泥沙含量高,水资源利用困难,现状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不足18%。

4)客水依赖程度高

正常年份,天水市大部分县区绝大部分农村饮水工程主要依赖于地下水,地下水利用量占全市用水量的40%以上,秦州、麦积中心城区用水全部由地下水供给,供水单一,地下水超采已引发严重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干旱年份,更加依赖重大跨流域调水工程[3~4]。

3 供水安全保障情况

3.1 供用水现状

根据《2018年度天水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自查报告》,2018年天水市用水总量为3.89亿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2.53亿m3,地下水供水量1.36亿m3。分行业:农业用水2.73亿m3,工业用水0.34亿m3,生活用水0.69亿m3,生态环境补水量0.042亿m3。

3.2 节水现状

2018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实际用水量为65.57 m3/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5.19 m3/万元,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4[5~6]。各县情况见图1和图2。

图1 天水市各县区分水源供水结构图

图2 天水市各县区分行业供水结构图

4 面临的形势及主要问题

近年来,天水市水资源调配保障能力、公共服务能力、水旱灾害防控能力、水污染防治能力显著提升,但在水安全保障方面,既面临一些无法改变的自然客观因素,更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短板问题:

1)近年来,随着水利设施的不断健全,区域内供水保障能力显著提高,但资源型缺水问题依然是天水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6]。

主要表现为:①水资源配置欠优、可利用指标少、发展受限;②极端气候突发频发,水资源保障难度加大[5];③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6,8,10]。

2)节水水平在国内、省内不高,节水型社会尚未完全构建[5]。区域内尚未全面形成节水型生产方式,节水型消费模式尚未真正构建。节水管理制度尚待健全,“自律式”节水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尚未完全建成,有利于提高水资源使用效率和效益的阶梯水价制度尚未建立。全社会对节水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节水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5,7]。

3)建设中的骨干“T”型水网初雉成型,但功能无法实现空间均衡。目前在建和计划修建的天水城区引洮供水工程、引洮二期配套工程、曲溪水库工程虽然已构成“T”型骨干水网调引洮河水、嘉陵江水,在抵御供水危机、保证城乡供水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鉴于当时的规划背景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建设条件、工程引水量等限制,无法覆盖市域内其它缺水地区的用水需要,也无法满足现有受水区经济社会刚性增长需求。利用当地水资源形成的水网不完整且分散,加之当地水资源利用困难和可供水量十分有限,当遭遇连续枯水年及特枯水年份时,无法实现水网间的联调联控调剂使用,空间不均衡和水资源配置欠优问题突出。骨干水网工程虽已在建设实施中,建成通水后,受水价、地下水压采政策等因素影响,这些引调水工程功能、效益得到充分发挥面临着管理层面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基于现代水网的水资源优化调配体系亟待形成。

4)水生态文明建设滞后。水资源严重短缺问题导致水资源供给不足,水生态产品成为提升城市品位最短缺的重要产品,天水市与先进地区的水生态差距日益增大。“十三五”乃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随着区域社会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8],人民群众奔康致富对良好水生态的迫切要求、经济文化强市建设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目标的逐步实现,对水资源供给保障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更广泛要求。

5)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倒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布局、园区开发、城市建设等缺乏系统性、有序性,尚未充分考虑到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难以有效发挥[3]。

6)现代水管理体制机制尚不完善[8]。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强大合力难以形成促进。水资源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布局、园区开发、城市建设等尚未充分考虑到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能力,以水定城、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以水定发展长远规划尚未落到实处[4,7,8,9]。

5 水安全保障总体思路

依据《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省、市、县区关于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保护、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中长期发展规划、政策等,在全面分析天水市水资源禀赋、开发利用现状及供需平衡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确定水安全规划总布局,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三大建设、提升四种能力、健全四个体系,加快天水市现代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一个目标”,以全面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对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为总体目标。

“两大建设”,突出骨干水网、防洪安全和水生态建设。水网工程:在现有河湖水系、城乡供水工程等基础上,分期先行水资源配置工程,逐步构建集跨河湖联通的区域调水网络、防洪调度通道、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市、县级骨干水网。远期在论证和实施白龙江调水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市、县(区)级区域水网的联通,逐步扩展完善各级骨干水网的功能,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生态良好、丰枯调剂、循环通畅、高效利用的现代水安全保障体系。水生态:强化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实行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制度;加强区域内水土流失防治;按照海绵城市和低影响开发建设的要求,完善城市雨水利用等蓄水保土措施,推进重要湿地与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能力;保证供给河湖基本生态用水需求。

“四种能力”,全面提升天水市、县(区)范围内的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防洪保安能力、水污染防治能力、公共服务能力。

“四个体系”,健全完善水资源节约体系、开发利用体系、保护体系、现代管理体系。

6 结论

天水市应力争通过5年~15年的努力实现三纵(引洮城区供水、引洮二期配套、白龙江调水工程)、一横(曲溪水库供水工程)、多库、多干(当地水供水工程)、多水源(地表、地下、非常规水)覆盖天水市两区五县的当地水、外调水、非常规水循环通畅。

优化配置水资源供给网络,缓解天水市可用水资源匮乏、时空分布不平衡的瓶颈制约,基本扭转水资源区域性、季节性保障不足的现状。构建“节约优先、保护有效、配置优化、开发合理、利用高效、管理科学”的水资源支撑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水网天水市供水
三个好朋友
水网藻生长及铀对其生长影响的模型构建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基于水环境的污染控制研究
精彩童年“玩”味无穷——天水市新华门小学社团活动走笔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代表议案编织安全“水网”
谈“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思考——以天水市为例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山西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配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