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

2019-11-22 07:07卞瑞鹤盛素芬闫利娜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内生先进典型乡贤

卞瑞鹤 盛素芬 闫利娜

以“一名党员或乡贤”为纽带联系贫困户,以教育培训会、德行评议会“两会”为载体培育贫困户,以贤能榜、先进榜、后进榜“三榜”亮德为手段激励贫困户,持续助推贫困户成为有理想、有志气、有能力、有成效的“四有”脱贫户。

“脱贫不能只靠政府帮,关键还得自己干!”河南省封丘县留光乡北侯村38岁的村民刘松锋曾因家庭变故一度颓废到“啥也不想干”。后来,经过分包联系他的乡贤刘松海(村里的老教师)的不断劝说教育,刘松锋逐渐放下思想包袱,利用县里的金融扶贫贷款养殖生猪,终于光荣脱贫,还盖起了两层小楼。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封丘县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布局,在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为贫困群众“输血”的根上发力,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造血”的本上使劲。全县1187个党组织,33596名党员,扎根基层、深入一线,打响了既注重外部的真心帮扶,又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双轮驱动”的主动仗;打响了重物质脱贫,更重精神脱贫“双轨并行”的主动仗,创新探索了党建引领下的“1234”扶志扶智工作模式。

所谓的“1234”扶贫扶志模式,就是“一联二会三榜四有”工作模式,即以“一名党员或乡贤”为纽带联系贫困户,以教育培训会、德行评议会“两会”为载体培育贫困户,以贤能榜、先进榜、后进榜“三榜”亮德为手段激励贫困户,持续助推贫困户成为有理想、有志气、有能力、有成效的“四有”脱贫户。

选定党员、乡贤构建综合载体

党员、乡贤有能力有威望,是贫困户的乡里乡亲,既熟悉贫困户情况,又容易被贫困户接受,做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具有独特优势。

封丘县7638名乡贤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土生土长,熟悉村里的情况,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可以说是村里的“活档案”和“活地图”。他们是精准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教导员、政策的宣传员、民情的调查员、困难群众的服务员和政策措施落实的督查员。

各村按照“公道正派、威望较高、敢于直言、热心公益”的标准,在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红白理事会”成员、村民代表中评出乡贤,每个党员、乡贤根据实际情况(亲戚、同姓、近邻等)分包联系3~5户贫困户,负责思想教育、鼓舞干劲。在乡贤的鼓励引导下,有的贫困户摆脱了好吃懒做的陋习,有的开始从事公益岗位劳动脱贫,有的着手发展种植养殖。

弹好“三部曲”

身贫好扶,心贫难治。封丘县通过组织开展感恩励志演讲、脱贫典型巡回宣讲、第一书记巡回宣讲、脱贫誓师大会等活动,提升贫困户的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转变贫困户思想观念,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目前,封丘县已召开誓师大会605次,宣讲团宣讲400余场次,第一书记巡回宣讲150场次。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封丘县整合人社、教育、农牧等部门培训资源,针对贫困户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年龄跨度大等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进行分阶段、分层次培训,努力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掌握一项就业本领,并促进贫困户尽快就业创业。目前,封丘县共举办技能培训500余场次。同时,对优秀务工人员进行大力奖励,用政策调动贫困群众创业就业的积极性,增加贫困群众务工收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封丘县为让贫困人口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投入近2亿元资金,建设148个村级就业点和19个乡镇扶贫车间,引进毛绒玩具、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吸收4000多人就业。

“今年以来,封丘县正是通过弹好‘教育引导,转变思想观念;培训技能,提高致富能力;搭建平台,助力创业就业三部曲,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的顺利进行。”新乡市政协副主席、封丘县委书记李晖告诉记者。

推动扶志工作做实走深

封丘县王村乡小城村的郭文省过去是全村公认的“最懒的人”,上过村里的“后进榜”,通过乡贤帮教转化和教育培训,现在转变为凡事争在前、抢着干、肯吃亏的“勤快人”,经过“德行评议会”评议进入了“先进榜”,被群众喻为“千年铁树开了花”。脱贫后的郭文省在自己家墙上用粉笔写下“共产党万岁!”每隔几天颜色褪色了,就再用粉笔重新描写,把党的恩情刻在了心里。

农村是熟人社会,约定俗成的规矩和道德舆论对村民具有十分重要的约束作用。封丘县充分发挥农村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隆重表彰进入“先进榜”的贫困户,正面引导和营造勤劳致富、勤俭节约的氛围;悬挂张贴“后进榜”,对好吃懒做、等靠要思想严重的贫困户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压力;对德行评议工作中认真负责、有突出成效的乡贤通过“贤能榜”张榜表扬,激励乡贤积极开展工作。

在实践中,各村都定期将“德行评议会”评议出的先进典型的光荣事迹配以文字说明和图片张贴到“先进榜”予以表彰,同时奖励发放积分卡到爱心超市兑换所需商品;对后进对象予以曝光,纳入重点帮扶“后进榜”,确定帮教责任人,制定帮教方案,通过思想疏导、叩问良知、解决实际困难等方式进行一对一帮扶转化。

每年,封丘县都从各乡镇推选的先进典型中评选出“四有”脱贫户进行隆重表彰、现金奖励,进一步营造勤劳致富、自主脱贫的浓厚氛围,鼓励贫困户成为有理想、有志气、有能力、有成效的“四有”脱贫户。通过开展“德行评议”大会及“三榜亮德”,激发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难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内生原动力。

思想教育有没有效果,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能力有没有提高,都要通过公开评议来检验和评判。封丘县统一制定《贫困户脱贫公约》,为评议贫困群众提供标准。每个村都成立由村干部、驻村工作隊员、党员和乡贤担任委员的“德行评议委员会”,委员根据日常表现和入户走访、谈心谈话情况给贫困户打分,初步拟定先进典型和后进对象,提交德行评议会进行评议,乡镇干部作为观察员列席会议。

“被评议的贫困户进行先行陈述、摆事实、谈认识,委员会进行集中评议,最后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确定先进典型、后进对象。目前,全县通过德行评议大会决议出2869个先进典型、350个后进贫困户。”李晖说,“这样的措施,极大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大家都不甘落后,纷纷主动寻求就业岗位。现在在封丘,勤劳致富的理念深入人心,干事创业的激情蔚然成风。”

猜你喜欢
内生先进典型乡贤
新乡贤是乡村振兴重要力量
立人:语文教育的内生指向
“支部+”乡贤护航乡村治理
植入式广告的新创意
靠大多数,还是靠“乡贤”
民办高职获得生机的必由之路
浅议如何培树先进典型
别让“乡贤”成“乡党”
先进典型发现与宣传思考
以先进典型为镜